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被秦淮茹套路结婚 > 第163章 不缺街道这笔单子

王富贵心里一算,100斤白薯换25斤白面,这才1:4的比例,可不划算。

他总共就200斤白面,要是按这比例换,到时候肯定凑不够自己想要的白薯数量。

于是他摇摇头:

“算了吧,25斤白面换100斤白薯,不太划算。”

中年人一听,挺惊讶,赶忙劝道:

“小伙子,这年头可不像以前了,你还想一斤面粉换5斤白薯?

那根本不可能!

咱左家庄这几年产量好,村里库房都堆满了,各家各户也有存货。

我这是急着出手,才按4斤的比例给你。”

王富贵笑着回应:

“您也别把话说得这么好听,私下这么换属于投机倒把,我可是正规兑换,有手续的。”

中年人张了张嘴,心里暗自感叹这年轻人年纪不大,懂得还挺多。

王富贵接着说:

“要是您能按1:5的比例跟我换,我肯定没意见。”

中年人连忙摇头:

“那可不行,我再急也不能这么换。

我大不了在村口守着,来一个换一点,慢慢换总能换完。”

王富贵也没再强求,这年头粮食都金贵,人家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他接着问:

“行吧,买卖不成仁义在。

您再给我说说,村委到底在哪?”

中年人有点不耐烦地指了指街头中央的位置:

“就在那拐角处。”

王富贵点点头,朝着村委走去。

中年人看着他的背影,往地上吐了口唾沫,嘟囔道:

“还想1:5的比例,等你去了村委就知道厉害了,到时候看我还会不会给你1:4 。”

说完,又蹲回村口,盯着来来往往换东西的人。

没一会儿,王富贵就到了村委楼下。

只见这是一栋三层楼,左右两边的房子连在一起,比秦家村的大队部气派多了。

王富贵走进一楼大厅,里面挤满了人,大多背着或扛着麻袋,像是在等着什么。他刚进去,就有个村委队员过来问:

“你是来干啥的?”

王富贵看这人年纪和自己差不多,直接说:

“我来换白薯的。”

队员似乎对这回答习以为常,点点头,指了个方向:

“去那边拿排队号。”

王富贵皱了皱眉,心说换个白薯还得排队。

不过每个村子有每个村子的规矩,左家庄虽然也是集体制,但是制度比别的村严格不少。

他领了号码牌,上面写着24,知道前面还有23个人。

反正今天就是先来摸摸情况,他也不着急,找了个角落坐下,耐心等着,心里琢磨着这左家庄到底啥情况,自己这200斤白面到底咋换,才能换到足够的白薯完成任务 。

本以为排24号,还得等好一会儿,王富贵都琢磨着先去食堂垫垫肚子再回来接着等,结果才过了一个多小时就轮到他了,这可真让他有些意外。

在一位大队部队员的带领下,王富贵往二楼走去。

一路上,他瞧见不少外来置换的人从楼上下来,这些人原本背着的粮食都没了踪影,手里拿着一张单子,估摸着是准备去换白薯了。

可看他们那表情,个个都愁眉苦脸的,王富贵心里明白,这次兑换恐怕不太合他们的心意。

很快,王富贵被带到二楼右侧的会议室。

这会议室空间不小,大概有60多平,看来左家庄的大队部规模还挺像回事儿。

屋里摆着张大圆桌,两边放着凳子,有两个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老头坐在中间。

王富贵被安排在他们对面坐下。

还没等王富贵开口,其中一个老头就发问了:

“你是来换白薯的吧?”

王富贵点点头。

老头接着直截了当地问:

“带啥粮食啦?”

王富贵回答:

“精白面。”

俩老头一听,互相看了一眼,精白面在这左家庄可是稀罕的好东西,来换东西的人虽然多,但能用精白面换的可没几个。

另一个老头紧接着问:

“带了多少斤白面?”

王富贵没犹豫:

“200斤。”

这数字一说出口,俩老头惊得差点没坐稳。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年轻后生居然能拿出200斤精白面来换东西。

一个老头满脸诧异:

“你是哪个单位的?”

平常来置换的,大多是附近村子的村民,能拿出手的粮食撑死也就20来斤,像几百斤这种量级的,一般都是城里的大单位来置换。

王富贵心里倒是挺意外这俩老头,反应还挺快,一下就往单位上猜了。

王富贵也是直接说:

“四九城南区街道的。”

听到街道俩字,俩老头恍然大悟。

一个老头笑着说道:

“哟,原来是街道的同志啊,你们街道过来换东西咋不提前打个招呼呢?

还跟着排队,搞得我们村委怠慢你们了似的。”

王富贵一听就懂了,敢情街道来置换有特殊通道,可贾主任和小李压根没跟他提这茬儿。

他心里明白,贾主任和小李肯定觉得他办不成这事儿,所以没把这事儿当回事儿。

王富贵看着他们问道:

“按照现在左家庄的规矩,200斤白面能换多少白薯?”

俩老头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冲王富贵比了个6的手势。

王富贵立马明白:

“600斤白薯?”

俩老头同时点头。

王富贵皱起眉头:

“1:3的比例,这也太不合理了吧?”

俩老头听了,呵呵笑了起来。

一个老头解释道:

“没办法呀,今年收成不好,土地产量低,我们自己上交的份额都快凑不齐了,还得给你们换。

这比例要是还按以前的,我们村子可咋整?

都不用吃饭啦?”

王富贵一听就知道他们在瞎掰,村口那中年人还说今年村子大丰收,家家户户都存了不少白薯,那中年人自己家里都囤了100斤呢。

王富贵还没开口,另一个老头又开口了:

“街道同志,你也得体谅体谅我们村委的难处。

前几年左家庄收成好,确实按1:5的比例跟你们换过。

但你们不能总想着还能按老价钱来换啊。

去年就跟你们街道打过招呼了,今年绝不可能再1:5换了。”

另一个老头也在旁边帮腔:

“小伙子,看你像是刚到街道工作的,可能不太清楚情况。

要不你回去跟上面的领导说一声,让他们亲自来换,你看行不?”

王富贵听着他俩你一言我一语,心里清楚再纠缠下去也没意义,直接站起身来。

俩老头一下子愣住了,他们本以为这年轻人会跟他们讨价还价,连应对的说辞都想好了,结果王富贵说走就走,这可把他们弄懵了。

王富贵没给他们挽留的机会,扭头就走。

俩老头看着王富贵离去的背影,一时间都没说话。一个老头对另一个说:

“老陈,现在街道的工作人员都这么干脆?

一点商量的余地都不留。”

被叫做老陈的老头也一脸诧异:

“还真是,这年轻人说走就走。

也不知道现在街道都招些什么人。”

不过他们也就是惊讶一下,倒也没太在意。

毕竟来左家庄置换的人多着呢,街道的单子虽然大,但按1:5的价格换,村里要付出不少。

今年气候好,地窖里的白薯能存很久,慢慢置换能赚得更多,也不缺街道这一单生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