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6章 钱庄账房的铁算盘——"四柱清册"里的阴阳账本

一、算盘珠子上的乾坤

道光年间,太谷曹家钱庄的东家查账,瞧着\"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柱笔笔清楚,捋着胡子直夸掌柜能干。谁承想年底分红时,库房里的银子竟短了三成!原来账房先生早把\"旧管\"虚增两成,\"新收\"里掺了五分假账,\"开除\"项下塞满虚报损耗,最后\"实在\"数目倒是分毫不差。

这就好比现在某些公司财报,明面上营收增长20%,细看全是\"应收账款\"。街坊王婶说得俏:\"这账本比我家腌菜缸还深,萝卜白菜都能给你泡成海参!\"

二、四柱清册的三窟窿

第一窟:旧管掺陈粮

\"旧管\"本指上期结存,到了黑心账房手里就成了聚宝盆。光绪八年,祁县乔家查账,发现二十年前的陈年旧账突然多出五千两。账房面不改色:\"当年老太爷存的窖银,如今重见天日。\"后来才知是拿新铸的官银做旧充数。

就像现在某些古董行当,把上周的瓷瓶埋后院三年,挖出来就敢说是康熙年间的。茶馆赵掌柜调侃:\"这旧管要能生崽,老母猪都得拜师学艺。\"

第二窟:新收养虚胖

\"新收\"本该记录当期进项,奸商却在数字上玩花样。平遥日升昌票号出过一档子事:某月明明只收存银八万两,账上却写成十万。多出的两万两,原是拿空头汇票充数,等汇票到期再拆东墙补西墙。

《白银谷》里写西帮票号的把戏:\"十成汇票三成水,全凭掌柜一张嘴。\"这招现在叫\"财务杠杆\",听着高大上,实则是\"十个锅盖盖九口锅\"的把戏。

第三窟:开除藏猫腻

\"开除\"项下最易藏污纳垢。某年榆次常家修祖宅,账上记着\"采买金丝楠木十根,耗银三千两\"。后来木匠发现全是杨木刷金漆,实际开支不过三百两。伙计还振振有词:\"'金丝'说的是漆线,'楠木'乃南方运来的木头。\"

如今某些工程报价也是这个套路:\"进口大理石\"实为本地石材,\"智能系统\"就是个遥控开关。老石匠说得好:\"开除开除,专除东家的钱财。\"

三、破账本的三板斧

第一斧:顺藤摸瓜查旧账

介休侯家有祖训:查账必带三样东西——老账本、秤砣、吸铁石。某次查\"旧管\"中的生铁库存,拿吸铁石一吸,账上记着五千斤,库房实存却不到三千斤。原来伙计在铁锭里掺了铅块,吸铁石\"咬\"不住的尽是假货。

现在对付虚增资产,也得学这招:他说存了百吨茅台,你就问\"酒窖编号多少\";他说买了万亩林地,你就要\"卫星定位图\"。

第二斧:新收对牌验真身

晋商老规矩:每笔\"新收\"必有对应的汇票对牌。某年太谷王家查账,发现某日\"收苏州汇票五万两\"却无对牌。账房狡辩\"对牌遗失\",结果在赌场找到当票——原来早被他典当换钱。

这招放现在叫\"凭证链核查\",他说完成百万订单,你就查物流单、发票、银行流水。就像菜场刘叔买肉:\"你说这是黑猪肉,把检疫票拿来瞅瞅!\"

第三斧:开除项下挖地雷

祁县乔家的老东家发明\"三问法\":一问损耗何人所见?二问余料去向何方?三问市价是否相符?某次查出\"开除\"项下\"霉变陈米三千石\",粮仓老鼠都比别家肥。后来才知霉米被伙计转手卖给酒坊酿醋,钱进了私人腰包。

现在看公司年报,他说\"资产减值\",您就问\"减值物资拍卖给谁了\";他说\"研发投入\",您就查\"专利证书在哪呢\"。

四、算盘珠外的活法

《乔家大院》里乔致庸查账有绝招:让各地掌柜互查账本。太原掌柜查包头账目,西安掌柜核苏州流水,谁查出问题赏谁半成利。这招逼得账房们不敢做手脚——同行的眼睛比东家还毒。

如今小商户也学精了:雇两个会计,一个做账,一个核账。早点铺张老板说得好:\"一个管和面,一个管数饼,月底对着箩筐算芝麻。\"

老辈晋商传下句话:\"千两银子不过手,万两白银要对牌。\"现在街坊取钱都懂这理儿:Atm吐钞要当场数,柜台转账要核对户名。任你账本做得天衣无缝,真金白银不会说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