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8章 西游记谣言劫——取经路上的八十一重信息迷雾

一、六耳乱禅心

火焰山的余烬未冷,取经队伍行至紫云山下。孙悟空化斋未归,忽见另一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从天而降,手中金箍棒直指唐僧:\"师父怎将紧箍咒传了这妖精!\"沙僧的水磨禅杖哐当坠地,八戒的钉耙在半空僵住——这世上竟有两只齐天大圣!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六耳猕猴深谙此道。他先化作悟空模样打伤唐僧,又在花果山水帘洞复刻五百猴精。当真假悟空扭打至南海,观音的净瓶竟照不出端倪;闹到森罗殿,阎王的生死簿也难辨真伪。最毒的是他在天宫大喊:\"玉帝老儿!当年俺老孙偷桃盗丹,可都是你暗中指使!\"此言一出,凌霄殿的朝笏落地声此起彼伏。

二、迷雾九重天

这场三界最诡谲的谣言战,暗合《孙子兵法》\"兵以诈立\"之要。

第一重:李代桃僵。六耳猕猴拔毫毛变作唐僧八戒,在宝象国散播\"取经人强索供奉\"的谣言。待真师徒进城时,百姓闭门泼秽,恰应《鬼谷子》\"反忤之术\"。

第二重:移花接木。他故意在观音院留下\"孙悟空盗佛衣\"的假线索,让黑熊精作证:\"那毛脸和尚说,要拿锦襕袈裟当聘礼娶亲!\"

第三重:惑乱阴阳。真假悟空闯入地府时,六耳猕猴暗中篡改谛听的神识:\"你若说破,幽冥血海将倒灌人间!\"这招\"挟天地以令鬼神\",连地藏菩萨的经卷都蒙了尘。

最绝的是他当着如来的面,将金箍棒化作《法华经》,厉声喝道:\"佛法本是空,何须取真经!\"三千诸佛的莲座竟微微震颤,灵山的晨钟突然哑了声。

三、照妖镜难明

唐僧攥着断裂的佛珠,念及悟空被逐时的眼神:\"师父赶我走,可认得紧箍咒?\"那日六耳猕猴顶着渗血的箍儿跪地痛哭,他竟辨不出真假。《楞严经》有云:\"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可当人心蒙尘时,照妖镜也成了哈哈镜。

如来轻弹指尖,钵盂扣住六耳猕猴的刹那,三界忽起罡风。那妖猴狂笑:\"若无猜忌心,何来六耳劫!\"原来这劫数早埋在五庄观——悟空推倒人参果树时,镇元子那句\"纵有神通,难逃口业\"的叹息,已在师徒间种下疑种。

四、无字真言破

灵山脚下,悟空棒杀六耳猕猴时,佛经忽化作漫天金蝶。如来叹道:\"汝等皆见二心竞斗而来。\"原来这妖猴竟是悟空的心魔所化,恰如《坛经》\"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禅机。

唐僧摩挲着重新接续的佛珠,每颗檀木珠上都多了道裂痕。流沙河畔,他忽问悟空:\"若再见六耳猕猴当如何?\"猴王摘朵野菊簪在八戒耳畔,笑道:\"念紧箍咒便是,真的疼不死。\"众人大笑中,通天河的浪头送来《心经》残页:\"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五、人间犹说猴

大唐芙蓉园的瓦舍里,说书人醒木一拍:\"且说那六耳猕猴葬身钵盂时,化作四万八千只瞌睡虫!\"孩童们尖叫着拍手,却不知长安城的深宅大院中,多少\"六耳猕猴\"正在挑拨父子、离间君臣。

今人读《西游记》,当悟吴承恩在第五十八回埋下的镜子:真假美猴王过处,女儿国主疑驸马,朱紫国医信妖方,比丘国丈散童谣。原来八十一难中最险恶的,从来不是白骨画皮,而是舌底龙泉。

暮色染红雷音寺的残垣时,一只猕猴蹲在如来的掌纹间。它的影子投射在《金刚经》石刻上,恰似\"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偈语。山风穿过空荡荡的佛龛,仿佛六耳猕猴在嗤笑:\"你瞧这西天路上,何时少过我的子孙?\"

忽有牧童吹笛而过,笛孔里飘出玄奘译经时的低语:\"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真假之辩,终究要化作大雄宝殿檐角的风铃,在因果的风中叮当作响。那铃声渡了千年光阴,仍在提醒世人:破谣言的终极法器,从来不在凌霄殿的照妖镜,而在灵台方寸间的清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