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32章 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时代19

春秋时代的第二位大政治家是郑相子产。

子产(?——公元前522年),姓名叫公孙侨,春秋时期的郑国人,是当时和齐国管仲齐名的政治家。

郑国是一个小国,正处在春秋列国的中心。当时国内的情况是:商业已经比较发达,新兴地主逐渐抬头,但旧的贵族领主的势力也还相当强大,因此,社会内部矛盾正在发展,政治局面很不稳定;

同时,晋国和楚国互相争霸,郑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经常受到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使国内政局更加动荡。

这时候,郑国非常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出来掌管国政,一面缓和国内矛盾,稳定内部,保持安宁;一面妥善地处理外交关系,维护国家的独立地位。

子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担任了郑国的正卿(相当于宰相的官职)。他在应付郑国国内外的局势上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子产出身于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是郑国第九世国君缪公,父亲子国做过“司马”,并且和他的七个兄弟先后掌握过国家政权,号称“七缪”

子产从小受到父辈的熏陶,很聪敏,也很有远见。公元前565年,子产的父亲子国率兵进攻蔡国,蔡国也是一个小国,又没有防备,因此郑国打了胜仗,子国也有些飘飘然了。

子产却不以为然,就对父亲说:“郑国作为一个小国,自己的内政没有搞好,还要对外用兵,这是最大的祸根。何况蔡国是楚国的属国,楚国就要来讨伐我们,我们能抵抗得住吗?如果我们服从了楚国,晋国又必定要来问罪。看来今后四、五年内,郑国的人民是不会有安宁的日子了。”

子国听了很生气地说:“国家大事,自有正卿做主,小孩子随便插嘴是要杀头的。”

他用父亲的身份压住了子产,但是以后的事实,却证明了子产的话是正确的。就在这一年的冬天,楚国大将子囊率兵进攻郑国。

由于形势所迫,郑国对楚国屈服了。可是第二年冬天,晋国又来进攻郑国,郑国也打不过他们,只得赶紧求和。晋**队走了,楚**队又来了。反复多次,郑国受到很大损失。

公元前543年,子产做了郑国的正卿。他第一步就着手进行政治改革,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旧的贵族领主和新兴地主之间的斗争。

子产采取了限制旧的贵族领主势力,而对新兴地主支持与让步的开明政策,以便缓和并解决这个矛盾。

比如:规定了城市和乡村的各种制度,利用田边界和沟渠划分田地,用五家互保的办法组织居民,等等。

这些改革基本上限制了旧的贵族领主的兼并掠夺,承认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和政治地位,使紊乱的郑国有了较好的秩序。

在整顿内政方面,子产还对忠于国事、生活朴素的贵族给以奖励,对荒唐浪费、骄纵不法的贵族加以惩罚,严重的甚至处以死刑。

有一次贵族丰卷要祭祀祖宗,请求打一次猎,用野味作祭品。子产没有答应,并且说:“根据制度,只有国君才能用猎获的野兽献祭。臣子们用一般的家畜就行了。”

丰卷很生气,想要暗害子产,结果没有得逞,逃到晋国去了。

子产为了加强国家力量,在公元前536年,又制定了一套国家法律——刑书,并且把它刻在铁器上。

这样就大大加强了法制,使旧的贵族领主不能按照传统习惯任意解释法律而逃避罪责;新兴的地主阶级也就得到了法律的保障。这对当时的生产发展是有一定作用的。

这些政治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旧的贵族领主的权势,在子产执政的第一年,他们就编了一首歌谣来咒骂子产。其大意是:

硬逼我把好的衣帽收藏在家,

还硬要把我的田地左编右查。

谁去杀子产啊,

我一定参加!

子产听到以后,不但毫不动摇,反而更加坚决地推行自己的政治措施。

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我个人的生死算不了什么。”

这时候,乡村里还常有人聚集在学校里议论国家政治,批评掌权人物。有人就劝子产把乡校毁掉。

子产却说:“应该叫大家批评执政者的好坏。他们说好的,我就做下去;他们说不好的,我就纠正过来。

他们正是我的老师啊,怎么可以把乡校毁掉呢?只有仁爱才可以减少怨恨,威吓是没有用处的。

把人家的嘴堵住,不让人家讲话,就像筑堤防洪一样,一但河水决口,危害就打了,倒不如留个小道让水流出来。所以我听到批评,总当做医治自己毛病的良药。”

在子产执政的第三年,郑国人民中间流行起另一首歌谣,大意是:

我家有子弟啊,子产来教育开导;

我家有田地啊,子产使产量提高。

要是子产去世嘛,谁能像他一样好。

这时候,子产在内政上的各种改革措施,已经巩固地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拥护了。

子产在外交方面,经过他的努力,也得到了不少的成功。他根据郑国处在大国中间的特殊环境,提出了“不斗争就不得安宁”的口号,在外交上进行了敢于说理的斗争,因而保持了郑国比较独立自主的地位。

有一次,子产陪国君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国国君晋平公故意拖延接见的时间,叫他们一直呆在宾馆里。并且连个接见的日子也不告诉。

子产就吩咐自己的随从人员,把晋国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掉,让自己的车马能进去。

晋国大夫士文伯知道了,责问子产说:“晋国的治安搞得不够好,盗贼很多,为了保障各国诸侯和使者在晋国的安全,我们修了宾馆招待他们。现在你把围墙拆掉了,叫我们怎么保障大家的安全呢?”

子产从容地回答说:“此次,敝国国君亲自带来财物访问贵国,不料贵国国君没有工夫接见,我们既没有得到什么指示,也不知道会见的确实日期。我们带来的许多财物,既不敢冒昧送呈,又不敢让它在露天里放着,只怕雨淋日晒有所损坏,加重敝国的不是。

我听说从前晋文公做诸侯盟主的时候,他自己住的屋子简单矮小,可是招待诸侯的宾馆却建筑得富丽堂皇;

晋文公也从不耽搁外国宾客的时间,总是很快地接见他们。而且仪式十分隆重;

晋文公还能和各国诸侯同忧共乐,宾客来到晋国,好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现在,贵国国君的别墅占了几里地的面积,招待诸侯的宾馆却简陋得像奴仆的住所。大门矮小得连车辆也不能通过。

同时晋国国内又是盗贼横行,天灾难防,甚至接见宾客也没有一定的时间。要是我们不把围墙拆掉,让车马进入宾馆,那么带来的财物就无法收藏保存。我请教你,你说该怎么办呢?”

士文伯禀告了执政大臣赵文子,赵文子听了以后,觉得有理,让士文伯马上去赔罪,承认自己不明事理。

接着,晋平公就用了十分隆重的仪式接见了郑简公,还举行了盛大友好的宴会,欢送他们回国。不久,晋国还新建了招待诸侯的宽敞的宾馆。

公元前547年,陈国充当楚国的帮凶攻进了郑国国境,一路上砍树塞井,烧杀抢掠。

郑国人民一面抵抗,一面在后方经过几个月的准备,由子产带领七百乘兵车反攻,不但把陈兵赶出了国境线,一夜工夫就打到了陈国的京城,降服了陈国。

按照春秋时候的规定,小国打了胜仗要向盟主国献俘虏、报胜利。郑国取得了胜利,子产就去向晋国报捷,不料晋国国君摆着大国的架子,竟指责郑国侵略小国。

子产就用事实说明陈国是帮着楚国来打郑国的,陈国遭到郑国的反攻,是应得的惩罚。

子产还说:“如果郑国是侵略了小国,那么从前天子所辖的地方不过一千平方里,诸侯国家不过一百平方里。而现在大的诸侯国家起码几千平方里,要不是侵略小国,又是哪里来的呢?”

晋平公被问得哑口无言。

在子产执政的二十几年间,郑国的内政外交政策,都取得了成功。对内加强了团结,促进了经济发展;对外维护了一个独立国家的尊严,保持了比较独立自主的地位,赢得了郑国的安宁和繁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