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63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31

诸子百家散文(23)

9、《荀子》

荀子的主要着作:

2)《天论》—3

注释:

1、天:自然或自然界。行:运行,变化。常:常规,这里指客观规律。

2、为:因为。尧:古代传说中的贤君。

3、桀:夏朝的末代君主,传说中的暴君。

4、应(ying硬音):适应,对待。之:代词,这里指“天”,自然界。以:用。治:这里指符合规律的正确措施。

下句“乱”意义相反。“应之以治(乱)”等于说“以治(乱)应之”。

5、凶:不吉利,危险。

6、疆:同强,加强。 本:指农业生产。 节用:节约费用。

7、贫:使……贫穷。

8、养:给养,指衣食等生活资料。 备:完备,充足。 动时:活动适时。

9、病:害。指对人类的健康有所损害。

10、修道:—应作“循道”。即遵循规律(办事)。 不贰:应作“不忒(te特音)”,即没有差错。 忒:差错。

11、祸:使……遭受祸害。

12、水旱:水灾、旱灾。 之:代词,这里指人。

13、袄:同“妖”。 妖怪:指自然灾异。

14、荒:荒废。侈:奢侈浪费。

15、略:简略,不充足。 养略:指衣食不足。 罕:稀少。 动罕:行动消极、懒散,指不积极从事生产劳动。

16、倍:同“背”,违反。 妄行:胡作非为。

17、薄:迫近,侵袭。

18、受时:遇到的天时。 治世:太平时代。

19、道:指办法、措施。 其道:即其所由之道,指人们在乱世所采取的措施。 然:这样。这里是使得这样的意思。

20、分:区分。

21、至人:最高明的人。

22、为:作为。 不为:不用人为。

23、夫(fu扶音):发语词。 是:指示代词,这。 天职:自然的职能。

24、如是者:象这一类的事情,指自然界发生的属于“天职”的事情。这是承上启下的句子。下文同。

25、深:深远。 其人:这里指“明于天人之分”的“至人”。 虑:思虑,测度。

26、大:广大。 能:致力。

27、精:精微。 察:体察。

28、不与天争职:不和自然界争职能。

29、时:指四时的自然顺序和变化。

30、财:指地面上生长的动植物及地下蕴藏的矿物等。

31、治:修治,恰当的措施。

32、参:天、地、人三者互相配合叫做参。能参:能与天地互相配合。意思是人能采取恰当的措施,顺应自然规律去利用“天时”、“地财”等自然条件。

33、舍:同“舍”,放弃。 所以参:用以配合天地的人为的努力。

34、愿:指望、空想。 所参:被配合的对象,指天时和自然资源。 惑:迷惑,糊涂。

35、列星:众星。 随:相随。 旋:旋转。

36、递:交替。 炤:同“照”。

37、代:交替。 御:运行。

38、大化:变化万物。

39、博施:普遍地施及(万物)。

40、和:指阴阳的调和。 养:指风雨的滋养。

41、事:作为,指有意识的活动。 功:功效。 神:神妙,指自然力。

42、其:指自然界。 莫:没有人。形:形迹。

43、天:自然现象。 不求知天:但修人事以制驭自然,而不冥想自然的究竟。

44、天职:天功,自然界的职能和功效。

45、形:人的身体。 神:精神。 臧:同“藏”。 焉:于此。

46、天情:等于说“天性”,指人的性情是受之于天的。

47、形:身体。

48、能:前一“能”字指职能。 接:接触。 相能:互相代替。

49、天官:指人类生理上自然具有的感觉器官。

50、中虚:指胸腔之内。 治:管理,统帅。 天君:指思维器官“心”,心是管理“天官”的,所以叫“天君”。古人不知道脑是思维器官,错误地认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称心为天君。

51、财:通“裁”,即制裁。引申有“改造”的意思。 非其类:指非人类的动、植、矿物等。

52、养:奉养。 其类:指人类。

53、天养:自然的供养。

54、顺:顺适。其类者:指人类生理需要的。

55、天政:自然的“政令”,自然界对人类生活的制约。

56、天功:自然的功能。

57、大凶:巨大的灾祸。

58、清:保持清醒。 正:正确发挥功能。 备:完备。 顺:顺应。 养:保养。 全:保全。

59、所为:指人所能做到的事。指“清其天君”至“养其天情”一段。

60、所不为:指人所做不到的事。指“天职”“天功”等。

61、官:尽其职分。 役:被役使。 万物役:使万物都为人类所利用。

62、曲:周遍。 治:有条理。 适:舒适。生:生命。 不伤:不受危害。

63、知天:认识自然界的规律。

64、大巧:最灵巧的人。 在:在于,表现在。 所不为:不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

65、大智:最聪明的人。 不虑:指“不求知天”。意思是不脱离自然条件去空想。

66、志:作“知”字解,即认识的意思。 已:同“以”,因为。 见:同“现”,表现。 象:天象。古人称日月星辰为天象。期:期望。这里引申作动词用,有“预测”、“观察”的意思。

67、宜:土宜,指宜于生长某植物的土质。 息:指生长、繁殖。

68、数:指四季节气变化的次序、规律。 事:指顺应季节处理农事。

69、和:指阴阳调和。 治:治理,调理万物。

70、官人:指掌管天文、历象方面的官员。 守天:研究、掌握自然现象与规律,即上文所说的“象”、“宜”、“数”、“和”等。 自为:人们自己应做的事。 守道:遵循自然规律,即上文说的“可以期”、“可以息”、“可以事”、“可以治”等。

以上第一大段:提出天行有常,而事在人为,必须明于天人之分;人类应利用自然而不应依赖自然、迷信天命。

71、邪:同“耶”,疑问词,相当于“吗”。

72、瑞:祥瑞。 瑞历:指历象,即关于天文岁时的自然现象。古人重视历象,所以称为“瑞历”。

73、是:此,这(是)。 “是”是代词,不同于现代语来判断的“是”。下文“是何也”“是天地之变”“是无世而不尝有之”里的“是”,用法相同。

74、 以:因,凭借。

75、繁:繁多。 启:萌芽。蕃:茂盛。

76、畜:同“蓄”。 臧:同“藏”。

77、得地:指农作物得到适宜生长的土地。

78、《诗》曰:见《诗经?周颂?天作》。

79、天作:天生。 高山:指岐山,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 大王:即太王,也称古公亶父,是周文王的祖父。 荒:大,这里指开辟。 彼:太王。 作:创业。 康:安定,引申为发展、巩固。

80、恶(wu误音):厌,憎。 辍:停止。

81、匈匈:同“汹汹”,喧哗,形容吵闹声音。 行:正义行动。

82、常道:一定的规律。 常数:一定的次序、法则。 常体:一定的行为准则。

83、道:遵循。 计:计较。 功:指目前的、一时的利害。

84、《诗》曰:现存的《诗经》没有这二句。

85、愆(qian千音):差错。 恤:顾虑。

86、后车:侍从车。 知:同“智”。

87、啜(chuo辍音):吃。 菽:原指豆类,这里泛指粗粮。

88、节然:适然,偶然。

89、若夫:发语词,等于“至于”。 修:美好,高尚。 在我者:经过自己努力可以做到的。

90、敬:严肃对待。 慕:羡慕,指望。

91、错:同“措”,搁置,放弃。

92、一:都是同一个原因,即都是由对待人和自然的态度所决定。

93、县:同“悬”,悬殊。

第二大段提要:说明治乱不由于天地四时,都是由于人事,因此君子应努力尽人事而不依靠天命。

94、队:同“坠”。 星队:指陨星落地。 木鸣:就是“社鸣”。古代社(祀神的庙)旁有树木,鸟在树上叫,迷信的人就认为是鬼神作祟,因而惊异。又一说:树木因干燥而爆裂作响。

95、无何:没有什么。

96、罕:稀少。 至:出现,发生。

97、党:同“傥”,偶然。

98、政平:政治清明。

99、并世起:在同一个时代内全都出现。

100、政险:政治险恶。

101、已至者:已见于事实的。

102、楛:粗劣。 枯耕:耕田粗恶不精。

103、据考证:耘耨失萝,应作“枯耘失岁”。 耘:锄草。 岁:一年的收成。

104、岁:同“秽”,荒芜。

105、籴(di敌音):买进粮食。 籴贵:粮价昂贵。 民饥:百姓挨饿。

106、举:兴办。 错:同“措”,措施。 举措:指国家的各种措施。 不时:不合时宜。

107、本事:指从事农业生产。

108、内外:指男女,古时以为男主外事,女主内事。

109、寇:指外患。 难:指内乱。 并至:同时并起。

110、错:交错发生。

111、尔:同“迩”,浅近的意思。

112、菑:同“灾”。

113、勉力:力役。六畜:指马、牛、羊、鸡、犬、猪。

第三大段提要:说明对自然灾异不必畏惧,而应注意有关人事的妖异现象。

114、雩(yu鱼音):古代天旱时为求雨举行的一种祭神仪式。 雨:这里作动词用,下雨。犹:如同……一样。

115、卜筮(shi是音):即占卜,古人测定吉凶的一种迷信活动。用龟甲占卜叫卜,用蓍(shi师音)草占卜叫筮。

116、得求:即得其所求,这是说求而有所得。

117、文:文饰,指利用宗教迷信作为政事上的一种文饰,以欺骗人民。

第四段提要:说明求雨、卜筮之类的举动并非真是有求于天。

118、大:尊敬。 思:仰慕。 孰与:何如,何不,哪里比得上……呢!用在比较句,比较两件事情的得失。 物畜:把天当成物质看待。制:控制,掌握。

119、从:顺从。 天命:指自然的规律。

120、时:四时。

121、因:听任。 骋(cheng逞音):施展,发挥。

122、前一“物”指自然物,后一“物”作动词用,企图得到的意思。 理:治理,整理。 也:同“耶”。

123、愿:希望。有:通“佑”,帮助,促进。

124、错:同“措”,放弃。 情:事物的实际情况。

最后一段提要:总括全篇,归结到实践,强调“人定胜天”的重要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