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39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7

《战国策》6

5、狐假虎威

原文: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 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战国策?楚策》一

释义:

这篇文章写江一回答楚宣王时,运用“狐假虎威”这个寓言,说明北方诸国的畏惧昭奚恤,其实是畏惧楚王的百万大军。(按:《战国策?楚策》一记载,江一曾几次在楚王面前诋毁昭奚恤。)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它原来用来讽刺那种假借别人的权势吓唬弱小者的卑劣行为,和那些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昏瞆的权势者。现在用这一成语,常常采取前一种意思。

译文(参考):

荆(即楚)宣王问群臣:“我听闻北方(中原)一些诸侯国家害怕昭奚恤(楚国的大将),是真的吗?” 群臣没有谁回答。

江一答道:“老虎寻找百兽而食(当食物),一天遇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可(敢)吃我!因为天帝让我做百兽之王,所以你如果吃我,就违背了天命。

你以为我说的话不可靠(在说谎),那么我在你前面走,你跟在我后边走,看百兽见到我谁敢不逃跑?’

老虎认为狐狸说的话可能是对的,便跟在他后边走;百兽见了他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百兽是惧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惧怕狐狸才逃跑的。

现今楚国方圆五千里,拥军百万,由昭奚恤一人集中指挥。因此北方各国都惧怕昭奚恤,其实是惧怕你的(百万)大军——就像百兽惧怕老虎一样。

注释:

1、题目或写作《江一对荆宣王》。

2、荆宣王:就是楚宣王,因楚又称荆。宣王名良夫(公元前370年——公元前340年)。

3、北方:指中原一些诸侯国家。昭奚恤(xu序音),楚国的贵族,名将。之:助词。

4、“果”和“诚”是同义词,都作“真实”解。

5、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没有谁”或“没有人”。

6、江一:或作江乙,魏国人,多智谋。他为魏出使于楚,后在楚国做官。

7、求:寻找。

8、无敢:不敢。

9、长(zhang掌音):主管者,这里作动词用,是做(百兽的)首领的意思。

10、不信:指说谎。这句意思是:你(如果)以为我(的话)不可靠。

11、为(wei位音):介词。这句说:我为你在前面走。

12、走:跑,这里是说逃跑。

13、然:对,不错。这句说:老虎认为(狐的话)是对的。

14、“地”和“方”不是一个词,读到“地”时应略停一下。方五千里:五千里见方,不是五千方里。

15、带甲:披铠甲,这里指披铠甲的战士。

16、专:单独,专一。

属(zhu主音):通“嘱”,委托。

这句意思是:(把百万军队)专托给昭奚恤。意即让他一人集中指挥。

17、“北方之畏昭奚恤”是主语,“畏王之甲兵”是谓语。“其实”(这件事的实情):是壮语。

甲兵:指军队。

这两句说:北方畏惧昭奚恤这件事的实情,是畏惧你的(百万)大军。

18、犹:好象。

6、鹬蚌相持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战国策?燕策》二

释义:这篇文章记叙了策士苏代为燕国向赵惠王游说,用鹬蚌相持这个寓言劝阻了赵王伐燕。它阐明了两者争持不下,必致两败俱伤,为第三者所乘的道理。

鹬蚌相持是着名的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和“渔利”这个词,都是从这里来的。

译文(参考):

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策士)为燕国对赵惠王说:“今日我来时经过易水河,见到蚌刚出来晒太阳,鹬就啄它的肉吃,蚌马上把殻合起来,箝住了鹬的嘴(喙)。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蚌就死了。’

蚌也对鹬说:’我夹着你,今天你出不去,明天你也出不去,你鹬就死了。’

两者谁也不肯放掉谁,捕鱼者见到把两者一起都捉走了。

现今赵将伐燕,如果燕、赵两国久久相持不下,民众疲劳时,恐怕强大的秦国会象那个渔夫一样得利。因此愿赵王深思熟虑!”

赵惠王说:“好的”。便停止了攻打燕国。

注释:

1、且:将。

2、惠王:即赵惠文王。

3、易水:水名,源出河北易县。

4、曝(pu铺音):本字“暴”,晒。

5、鹬(yu域音):水鸟名,长喙灰背,栖田泽间,喜食小鱼。

6、喙(hui诲音):咀,指鸟兽的咀。

7、即有死蚌:即“蚌将为脯”。

8、舍:同“舍”,舍弃,放掉。

9、禽:通“擒”。

10、久相支:久久相持不下。

11、獘(bi必音):“弊”的异体字,疲劳。作动词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