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快穿之反派也想做个好人 > 第177章 最强大师兄正的发邪25

清末民初,天地间弥漫着一股浊气,仿佛预示着这个时代的动荡与不安。在这混沌的氛围中,各种奇异的现象层出不穷,而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便是那些千年都难以形成的僵尸鬼怪,竟然在短短十几年间集中爆发。

这些僵尸鬼怪的出现,让人们惊恐万分。它们或是面目狰狞、行动诡异的僵尸,或是阴森恐怖、飘忽不定的鬼魂,给人们的生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而与此同时,与之相对的道门力量却显得相对薄弱。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邪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然而,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道门在整个清庭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压。由于种种原因,朝廷对道门持有偏见,认为道门是汉人的道门,这使得正道力量在与邪恶势力的对抗中处于劣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朝廷被民间称为“清妖”,社会秩序混乱不堪,乱象频发。不仅如此,民间更是流传着一种说法:只要有人死去,不是闹鬼就是起尸。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僵尸鬼怪的恐惧和无奈。

石坚现在虽然将境界压制到天师三重境,但他的实力堪比九重境。在灭了几处千年大凶之地后,在道门一时间名声大噪。就连那些快入土的老家伙都不得不正视这个后辈。

茅山这次可算是在道门雄起了,在几个长老的商量下,并且利用特殊道法联系了天上地下的师叔祖,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后,立刻推举石坚为新任茅山掌门。

林凤娇得知这些消息后也带着秋生文才等弟子去茅山总坛见证石坚的接任大礼。

当石坚再次与林凤娇师徒相遇时,他惊讶地发现他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嚣张跋扈、桀骜不驯。这一变化让石坚意识到,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因素。

当一个人的实力仅仅比别人稍强一些时,别人依然有一定的可能性战胜他,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实力稍逊一筹的人可能会找到各种理由和借口不将对方当回事。

然而,当一个人的实力与他人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时,对方在他面前就如同蝼蚁一般微不足道。在如此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所有的傲气都会瞬间消散,因为他们深知自己与强者之间的差距是无法逾越的。

天师和地师之间的差距就是如此明显。根据祖师爷传递下来的信息,自从清朝灭亡、皇帝消失之后,末法时代进一步加剧,天地间的灵气已经枯竭到了极致,几乎不可能再诞生新的天师。

而其他门派的那几位老一辈天师,都是在清朝尚未灭亡之前就成功晋级的。在这样一个灵气匮乏的时代,能够突破成为天师已经是极为罕见的事情,更别说像石坚这样一举突破到天师三重境了。

有人甚至怀疑过石坚是不是被妖物所侵蚀,但在祖师爷塑像面前,经过祖师爷的灵魂探查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石坚一开始还很担心,不过系统说过,它们系统都是来自更高级的世界,在这些地方,完全不会被人发现。

这次石坚不但在茅山站稳了脚跟,也成为了整个道门的领军人物。趁此时机,他成立了除魔大军,各门各派都派出了人手加入。

整个除魔大军的主力都有上千人,林凤娇跟其弟子也加入其中。像林凤娇这种地师后期的都有上百人。道门各地分散人员,就算没有直接加入,也积极提供情报。

在石坚的领导下,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将全国各地飞僵及以上的凶物消灭的消灭,封印的封印。

石坚站在高处,俯瞰着这片被黑暗笼罩的天地,心中涌起一股无奈和焦虑。尽管经过上一次的扫荡,天地间的浑浊已经不再增多,但那无尽的黑暗却依旧如墨,丝毫没有透出一丝光明的迹象。

他深知,若不彻底根除这些魑魅魍魉,这片世界将永远被阴霾所笼罩。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再次率领大军展开一次全面的扫荡。

这一次,他的目标更加明确——凡是绿僵实力以上的僵尸,全部消灭,一个不留!

在石坚的指挥下,大军如狂风般席卷而过,所到之处,僵尸们纷纷被消灭。而那些实力较弱的僵尸,则在恐惧中四散搬家。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终于,天地间稍微有点实力的僵尸鬼怪被清除殆尽。石坚松了一口气,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

接下来,他重新划分了各道长的镇守范围,确保每一处都有足够的力量来抵御可能出现的僵尸和鬼怪。

经过这两次荡魔行动,石坚相信,现在就算有僵尸鬼怪出现,也不足为惧。新生的僵尸,如果不是身怀怨气,或是特殊之地养成。哪怕是像秋生和文才那样的废物,只要他们不故意找死,凭借所学的道法,也完全能够将其消灭。

道门对于这两年的活动也非常满意,他们看到天地间的浊气已经消散了七八成,这意味着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这次的王朝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这个王朝不仅会镇压一切妖邪,还会给这片世界带来真正的光明与安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两年已逝。在这两年里,石坚成功地处理好了玄学界的诸多事务,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而在他的提前谋划下,石少坚所领导的军队在普城也得到了稳步发展。借助着军阀混战的契机,他们不仅成功地吞并了周边的三个城市,还将自身的规模扩充到了五六万人之众。

然而,对于大规模的征伐行动,石少坚却兴趣缺缺。当然偶尔也会出去练练兵。他始终牢记着老爹石坚的嘱托,选择了一种相对稳健的发展策略——苟着发展。

为了更好地管理两界之间的交易,石坚特意在系统商城中租用了一个生化人管家。这个生化人管家不仅聪明伶俐,而且效率极高,专门负责处理各种交易事宜,使得石少坚能够拥有足够的资金和装备来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

石少坚心中其实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凭借自己现有的实力,杀出去与其他势力一决雌雄,争夺天下。但每当他向老爹石坚提及此事时,得到的回应总是时机未到,让他再等等。

面对老爹的坚持,石少坚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地埋头发展。他明白老爹的顾虑不无道理,毕竟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值得一提的是,石坚并没有过度追求发展那些超强的科技。他深知以石少坚目前的实力,恐怕难以守住这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因此,他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只有两件事:一是练兵,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二是囤积武器,以备不时之需。

而且,这些武器并非来自本世界,而是通过系统商城从另一个世界获取。他们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准备好足够的资金即可。

虽然石少坚不太理解他父亲的做法,但好在他听话,他也只是以为他父亲是跟某个洋人合作,或者是哪里有秘密兵工厂。根本想不到这些武器和售卖的商品都是来自另一个世界。

\"爹,你回来了,我可是听说了,您现在可是道门第一人,实在太威风了。\"

\"你做这大帅不威风吗?我说过你天赋有限,在道门发展没啥前途,现在是乱世,从军才是你的出路!\"

石少坚杉杉一笑,他也理解他爹的苦心,他的性格就不合适做道士,现在当了大帅,要权有权,要钱有钱,老婆也娶了。这不比当个破道士有意思多了。原本他还想让他爹来当大帅,可是被他爹拒绝了。他爹现在是道门第一人,还是想发展茅山。

\"爹,最近南方革命军在闹北伐,还派人来跟我谈判,想让我加入革命军。您有什么意见?\"

此时此刻,时间尚早,国内局势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正处于风起云涌的洗牌阶段。石坚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目前并非过早涉足其中的恰当时机。尽管他深知北伐战争虽未完全取得胜利,但也可算得上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那位孙先生已然离世。石坚对孙先生的理念深表赞同,他认为孙先生的想法无疑是正确且具有前瞻性的。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那些所谓的南方革命军,不过是一群利用孙先生思想进行虚假革命的人罢了。

说白了,这无非就是一个军阀打倒另一个军阀的权力更迭游戏。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并非因为他们的理念更为先进,或者他们的革命更为彻底,而仅仅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南方资本家更多、更富有。这些财阀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手段之狠辣,令人咋舌。

\"少坚,我们可以加入南方革命军阵营,但我们不会出兵,同意就谈,不同意就打。\"

尽管心中充满疑惑,但石少坚还是毫不犹豫地听从了老爹的吩咐。这个条件看起来似乎有些蛮不讲理,但他心里清楚,南方军绝对不会轻易拒绝。毕竟,他们能够顺利北伐已经实属不易,而石少坚所率领的军队更是声名远扬,既神秘又强大,南方军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地去招惹这样一支劲旅。

用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无疑是更为明智的选择。事实上,早期的北伐战争并未取得彻底的胜利,最终的结局不过是各方相互妥协的产物罢了。

正如石少坚所预料的那样,谈判人员对他们的到来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并欢迎他们加入革命军。更让人意外的是,对方并没有要求他们一同参与北伐。

眼看着北伐已经进行了大半,石坚不禁陷入了沉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最终决定还是将这封信转交给那位子任先生。至于这封信是否能起到作用,他心里也没底。毕竟,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所代表的赤党在这次事件中可是遭受了惨重的屠戮。

几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从报纸以及他们自己安插的密探那里,他了解到这次事件依旧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然而,让他感到些许欣慰的是,不久之后他收到了子任先生的回信。在信中,子任先生对他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尽管他的地位卑微、人微言轻,得知消息后也无人相信他,但他还是成功地救出了自己的几位好友,对此子任先生深感感激。

确实如此,此时此刻的子任先生在党内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更确切地说,此时的赤党与其说是我国的政党,不如说是E国在中国的办事处,凡事都得听从E国的指示。而党内唯一掌握实权的那几个人,也不过是E国的忠实追随者罢了。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石坚心中明白,现在的赤党内部成分太过混杂,他实在不想过早地卷入其中。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始终保持着中立的态度,安心发展自己的势力,对其他事情一概不掺和。无论是武器、粮食还是军饷,他们都能够自给自足,完全形成了一个独立于国家之外的小天地。

洋人一直对这位石大帅虎视眈眈,企图从内部进行渗透,而南方革命军也同样渴望能够完全掌控这支军阀军队。就在中原大战爆发之际,他们抓住了这个绝佳的机会,将石少坚卷入了这场混乱的战局之中。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南方军在南北两个战场上都表现出色,眼看着胜利在望,但却在石少坚这里遭遇了惨败。

二十万大军在这场战斗中损失惨重,死伤人数高达五六万,而剩下的士兵则全部被敌方俘虏。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几乎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南北两处战场上的冯李二人原本处于劣势,眼见南方军在石少坚处遭受重创,他们差点就实现了反败为胜。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江队长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不能迅速采取措施,这场好不容易取得的胜利很可能会功亏一篑。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滑跪,向敌人求和。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终于成功稳住了局势,保住了中原大战的胜利果实。

尽管如此,石少坚对于这一切似乎毫不关心,依旧保持着他一贯的不管不问的态度。不仅如此,为了平息敌人的怒火,南方军还不得不私下里支付了高达一千万大洋的巨额赔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