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兄弟们蹭饭的时候,赫然发现,除了病号之外,根本没有开小灶的情况。
士兵吃的是什么?那些军官吃的就是什么,小米饭管饱,还配了一些杂粮,
最后,每人还给撕了一条腊肉放在碗里面。
战士们有的拿钢盔吃饭,有的都是拿帽子。
吃着饭,舔一口腊肉,等到最后一口的时候,就着这口饭把腊肉整块吃进去。
脸上露出幸福满足的笑容,然后打了一个饱嗝。
在**战士这边也享受到了这种待遇,吃着新一团的饭,大家心中五味杂陈。
和尚也端着碗凑到了老爷子身边,目光瞥见大家都吃的一样,就连老爷子也不例外。
甚至他碗中的肉,还比老爷子还肥一些呢。
“长官,俺都没听说过你们八路还有肉吃啊。”
老爷子笑着要去夹他碗中的肉,
“不好意思,差点忘记你是和尚了,得守着清规戒律啊。”
这和尚到底是身手敏捷,没让老爷子得逞,
“别别别,俺早还俗了,俺这人呢就爱吃肉,无肉不欢,无酒不欢…嘿嘿嘿。”
老爷子一脸平静的解释道,
“你倒是实在,不过,我们八路军哪里有条件吃肉啊,
全靠老天爷赏饭吃,也全靠敌人的运输大队长给不给力。”
和尚敬佩的看着老爷子他们,惊讶的开口,
“全都是缴获的?”
老爷子笑着点头,
“有的是打土匪缴获的,有的是打小鬼子缴获的,
平常我们也只能吃些红米饭南瓜汤,要不就是喝点小米粥,碰到年景不好的时候,只能去挖野菜啃树皮。
现在打小鬼子,打的是国战,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不能让我们的战士饥一顿荒一顿,起码得让大家做个饱死鬼。”
听着老爷子的话,
魏和尚扒拉着帽子里面的饭,把自己嘴巴塞得鼓鼓囊囊的,甩了一句,
“老爷子,您是一个好长官。”
看着这货毫无吃相,老爷子微微一笑,想起了那个吃花生米的名场面,
和尚还真是个粗鲁人,也是真性情。
“你们救了俺们的命,还管俺们的饭,俺都不好意思了。”
老爷子笑着说了句,
“我们八路的饭可没那么好吃,得跟着我们打小鬼子,不然凭啥给你们白吃。”
“中,打小鬼子俺最在行了,
长官,俺跟着你杀小鬼子。”
接下来的几天,新一团就像是一辆逆流而上的轿车,一直在后面捅小鬼子的屁股,也不恋战。
超过一个中队的小鬼子,咱们理都不理,主要打击鬼子的小队,侦查小队和搜索小队。
在老爷子的外观帮助下,几乎是把游击战发挥到了极致。
打战时,**战士们惊讶的发现,八路军的长官从来不喊什么给我上的口号。
基本上都是亲自带队,然后大喊着跟我上。
身先士卒,老爷子带出来的兵个个勇猛无比,这是无数场胜利练出来的精锐,
新一团的勇士个个如同猛虎出笼,将小鬼子咬的支离破碎,经常打出惊人的伤亡比。
魏和尚把这一幕都看在眼里,他很纳闷,他实在是想不明白。
八路打仗打的好顺啊,八路的军官好生猛啊,八路的士兵枪法好准啊……而且,这边好公平。
战斗的时候,也出过一次意外。
最惊险的一次是跟日军的一个师团擦肩而过,距离最近的时候,鬼子撒泡尿都能尿到侦察排的头上去。
幸好被老爷子紧急喊停,不然他们差点“歼灭一个日军师团”。
咳咳咳……好像说反了。
那个日军师团是日本鬼子抽调的察哈尔派遣兵团,他们的任务是配合第五师团进攻太原。
警卫员马甲和魏大勇陪着老爷子在观察对面这个师团。
和尚都忍不住感慨道,
“俺滴娘咧,这得多少个小鬼子啊,就是站着不动让俺杀,俺杀个几天几夜都杀不完啊!”
老爷子感慨道,
“小鬼子下了血本,这一次为了进攻太原,准备了十万大军。”
十万!
听到这个数字,和尚都忍不住心头一震,按照战场上**一换五的表现,他们这边起码得准备50万大军啊!
可是,整个山西哪来的这么多兵马,晋绥军加上中央军都不够啊。
在和尚加入老爷子队伍之后,新一团这边虽然努力出击,也才干掉了150个鬼子,
自己这边也损失了三四十人。
老爷子发现这和尚确实能打,其中有8个鬼子是和尚杀的。
而魏和尚也是惊为天人,他不是第一次打鬼子。
但是,他跟着老爷子打鬼子太舒服了,老是能够抓住小鬼子的七寸,然后稀里糊涂的打赢了好几波遭遇战。
三天的功夫内,干掉了大半个中队的鬼子,看起来很多。
但对于这偌大的战场而言,似乎有些杯水车薪的感觉,这次战役的规模达到了几十万人。
趴在山坡上的老爷子心中感慨,
在历史上,忻口会战中,**方面想要“以险制骑。”
用天险来对抗日军的机动化部队,虽然这是最无奈的办法,
但,他们过分高估了这一战术,又没有准备好充足的反制手段。
忻口防线依山傍河,本可利用地形优势阻击日军装甲部队,但中**队过度依赖固定阵地防御。
日军第5师团配备89式重炮和坦克集群,首日即轰平20余公里战壕,暴露出“山地防御无纵深”的致命弱点。
中国将士唯一的反制手段是什么?
浑身绑着集束手榴弹,然后爬到坦克下面去,用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洪流。
再好的电影,也演不出他们万分之一的悲壮。
就在这时,一连连长郭伟带着一个人过来了,他小声说道,
“营长,师部的通讯员过来了。”
通讯员来到老爷子面前打开皮包,拿出了一份文件,他转述了师部的命令,
“姜营长,延安总部命令需要我军策应**的忻口会战,
刚刚师长下达了命令,让我咱们在外游击的部队迅速归建,有重要任务布置。
所有部队都通知到了,就差你们这支部队了,因为你们深入敌后,我们最后才通知到。”
老爷子只能道了一句辛苦,
“辛苦了。”
他们的编号虽然是新一团,但只是个营级单位。
再加上八路这边实在是太穷了,基本上通讯和命令全部都是靠骑兵来通知。
只有到旅级才配备电台,总共三个师,哪轮得到他们这个加强营?
老爷子又忍不住问了一句,
“对了,还有什么最新消息没有,最近好久没跟师部联系了,咱们的部队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新的战报?”
这些联络员的信息最灵通,问他们这些也不算坏规矩,他们有义务和责任传播消息。
面对老爷子的问题,联络员赶紧说道,
“平型关大捷之后,几个主力团在休整,然后,其他部队都郑师长调出去打游击去了。
取得了一些小战果,没吃什么大亏,不过,现在咱们有一个大问题,
今年山西大旱,粮食收成减了一半,现在部队征粮有些征不上。
三天炒面,两天树皮,战士们实在是扛不住,枪都拿不稳了。”
老爷子瞬间陷入沉默,
缺粮食,他系统空间里面还有一些,
再拿国战积分兑换一些粮食,先支援一批给师部那边再说。
联络员又忍不住提了一句,
“对了,姜营长,还有一个好消息。
您的老部队也来山西了,998师和997师都来到了山西,说不定,到时候咱们还能一起打鬼子呢。”
老爷子有些惊喜,
“太好了,程部和李云龙都过来了?”
“是的,现在我军主力都在山西了,配合第二战区作战。”
是啊,是要配合呀……就怕人家严老扣不这么想,关键时候又玩保存实力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