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部队具备多次改编的经验,别说上官政委和龙参谋长都没想到,就算是老爷子都大吃一惊。
仅仅不到半个月的功夫,整个旅就完成了改编工作,并且战斗力好像很强的样子。
3000老部队打底,3000全国最优秀的新兵,再加上3000陆陆续续招募的士兵和后勤部队。
居然在成立之时,就展露出强悍的战力,他们就是站在那里就给人一种精兵的感觉,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
这种状态老爷子看过,就像是后世的中国参与阅兵的那些部队,仅仅是站在那里,就给人一种无法匹敌的感觉。
老爷子评价:
这支部队的军魂已经凝聚,已经成了强军的气象,宝剑该出鞘试一下锋芒了。
完成整编之后,老爷子立刻向山西总部和西北总部打了报告,请求批准进入徐州作战。
山西总部和西北总部回复很快:
允许老爷子立即开拔,前往支援徐州战场。
于是,后勤部门和炮兵团开始率先调动,集中了全旅的汽车和马车,开始进行调动。
并且,所有的重装备,一半由他们自己携带,负责送到战场。
另一半则是被托运了,老爷子故意对众人说道,
“第五战区这边会安排火车送,咱们又可以省不少功夫。”
实际上武汉政府才给了几个火车皮而已,根本不够用。
但是咱们老爷子有办法呀,一半的装备放进了自己系统空间里面,大部分的武器弹药也放进了他的系统空间里面。
咱们独立旅出行几乎就是“轻装简行”,即便如此,他们的装备也比国内主力旅强了不少,就连**主力看到他们也会掉口水呀!
最后,就是离别之前的安排了。
如今的山西战区,八路军可谓实力强悍。
军区总部医院,经过老爷子的多次关照,再加上海内外华侨的鼎力相助,
规模发展到相当之大,救治救活的人员多达几千人。
临别之际,老爷子特地去看望了一下自己两个大闺女。
留下了不少东西,含泪告别了两个大妹子。
南寒远和叶茹非常懂事,给老爷子一声加油打气,
小姑娘还带着叶院长许了一堆愿望,那场面别提多搞笑了。
再有就是黄崖洞兵工厂,经过老爷子的努力。
还有总部经常的搜罗人才,收集机器,居然做到了有太原兵工厂鼎盛时期1\/3的产能了。
太原兵工厂一个月可以生产3000支步枪,黄崖洞兵工厂差不多一个月生产1100支步枪。
可是由于日军的大力封锁,在生产火炮方面就大大不如了。
一个月可以生产七十五毫米山炮10门,迫击炮大概60门左右,轻重机枪100挺。
各类炮弹4000余发,原装子弹100万发一个月,复装子弹300万一个月。
(要是有条件的话,八路军也不想用复装子弹,可没办法,实在是太穷了呀)
看起来非常多,可真要是打起来的话,生产远远跟不上消耗啊。
一个月才能装备两个营,确实有些遗憾,不过跟历史上相比,产能已经提高了两倍有余已经算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尤其是步枪方面,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作为黄崖洞的股东,老爷子非常的高兴,
赶紧从黄岩洞这边带走了一批仿制的“晋造”捷克式轻机枪,实在是太爽了!
黄崖洞那边那个师部首长知道了,只能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吩咐过了,
“以后老爷子的部队有需求的话,就尽量先补充给他们,事后我再补个条子也没关系。”
可以看出来,总部对于老爷子是多么的厚爱了。
然后,老爷子还去跟首长们联络一下感情,交谈了好一会儿。
最后,老爷子把自己写的一些东西交给了总部首长。
总部首长纳闷的问道,
“这是什么东西?”
老爷子笑着说道,
“首长,这是我之前的一些战斗总结,以及对当前局势的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帮助到西北总部。”
总部首长笑着说道,
“好,我会抽出时间去看的。”
老爷子笑着点头,跟众人打完招呼之后大步离去。
这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
自然是上次跟上官政委和龙参谋长讨论之后,老爷子这才想起,一直到六月份那一位才会提出:
论持久作战的观点。
老爷子可不敢占据别人的功劳,就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得进去,
重点阐述了一下咱们就是要跟小日本鬼子打持久战,抗日战争快不得中心思想。
一些专业名词老爷子没敢写出来,只需要引起主观意识上的共鸣就行了。
总部首长当晚就抽时间看了老爷子的想法,当场就惊呼这是神作呀!
好,实在是太好了,他要把老爷子写的文章赶紧转交给西北。
很快,西北这边也看到了老爷子的文章,西北这边也很快有了动静。
西北甚至还有人将老爷子引为知己,在澎湃的心情下,
他又完善了一下百里先生的思想,再结合了一下老爷子的想法,顿时开辟出了一条新的赛道。
在亡国论和速胜论之后,一篇名为持久论的文章登上了中央日报。
……
徐州战场,中央军和地方部队开始云集。
要说最凄惨的,莫过于那一支“叫花子”部队。
不远万里迢迢,一部分川军奔赴淞沪战场,几乎损失殆尽。
另一部分川军奔赴了徐州战场。
身上穿的是破烂,冬天也没有多少冬装,很多人脚上穿的都是草鞋,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冻掉了脚趾头。
川人只是硬气的说道,
“自从出川以来,被中央军看不起,被地方部队看不起,不存在!
老子出川是抗日救国来的,不是过来耍嘴皮子的。”
一支身披死字旗的队伍,也在艰难行军中,连长王建堂嘴唇干涩,抿嘴对着身后的人说道,
“第五战区的长官要了咱们,还给咱们发放武器弹药,这份恩情咱们要记住,
咱们啊,要好好的打小日本鬼子,以报家国,以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更要对得起咱们家乡父老的殷切希望!”
“川人不负国!!”
除了川军之外,剩下的就是西北军和桂军。
西北愣娃耐苦战,敢打敢拼,硬是要的。
桂军子弟,名震天下,同样是家国中流砥柱。
日军第13师团从安徽蚌埠北进,企图强渡淮河。
中国第51军、第59军依托淮河地形层层阻击,战斗异常激烈,中国将士艰难阻击。
【感谢开心消消了请喝的奶茶,感谢喜欢海鲢的柳承打赏的催更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