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105章 星火长明:跨越山海的希望传递

1999年10月19日,深秋的寒风掠过黄土高原的沟壑,甘肃省会宁县郭城驿镇初级中学的教室里,16岁的周明远正缩在靠窗的位置做题。突然,班主任抱着一摞文件快步走进来:“明远!你被星火助学基金选中了!每个月有6000元生活费,一直到大学毕业!”

少年手中的铅笔“啪嗒”掉在地上。他想起三个月前那个深夜,自己趴在煤油灯下填写申请表的场景。窗外呼啸的风声中,他曾写下:“我想考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家乡的模样。”此刻,泪水模糊了视线,他颤抖着翻开信封,里面除了资助协议,还有一张手写卡片:“知识是穿越黑暗的光,愿你成为照亮他人的星火。——沈知意”

同一时刻,星火未来实验室的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受助学生的信息地图。二十个红点分布在全国八个省份,每个点都标注着学生的姓名、学校和学习进度。沈知意站在白板前,用红笔圈出新增的资助名单:“这些孩子不仅是受助者,更要成为未来的改变者。”

林婉清推了推眼镜,展示新开发的助学管理系统:“我们可以通过AI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匹配适合的导师。”她点开周明远的档案,“这个孩子物理成绩突出,或许能联系物理系的教授指导。”陈默立刻接话:“我来编写智能提醒程序,定期督促他们提交学习报告。”

资助行动的消息很快在校园里传开。某天清晨,实验室门口来了一群学生,为首的女生抱着募捐箱:“沈学姐,我们想加入助学计划!这是大家凑的零花钱。”沈知意看着箱子里的硬币和纸币,眼眶微热:“把钱收回去,你们可以用专业知识做更有意义的事。”

三天后,“星火助教团”正式成立。计算机系的学生开发线上辅导平台,外语系的学生录制多语种课程,艺术系的学生设计励志海报。沈知意的笔记本电脑里,存满了助教团的创意方案:“VR支教系统”“方言版数理化教程”“贫困地区职业规划课”。

10月下旬,沈知意带着团队前往会宁县。黄土坡上,她见到了周明远——少年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眼神却亮得惊人。“我想去清华学计算机。”周明远攥着皱巴巴的成绩单,“这样就能开发软件,帮乡亲们解决灌溉难题。”沈知意将二叔留下的笔记本电脑递给他:“这台电脑送给你,记住,代码能改变世界。”

回程的车上,苏睛红着眼眶说:“咱们资助的不只是学费,更是一个未来。”沈知意打开bb机,收到沈宁的消息:星辰肉夹馍的员工自发成立“馍香助学队”,认领了另外十名学生。她回复:“让善意像面团一样,越揉越有力量。”

11月初,星火实验室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分享会。大屏幕上,二十名受助学生依次亮相:云南山区的女孩用资助金买了显微镜,观测到家乡的水质数据;贵州的少年自学编程,设计出简易的农产品销售小程序。“他们正在用行动诠释星火精神。”沈知意指着墙上的标语,“从今天起,助学基金增设‘星火传承奖’,奖励那些反哺社会的受助者。”

深夜,沈知意独自坐在实验室露台。远处,中关村的霓虹与乡村小学的灯光遥相呼应。她翻开日记本,写道:“20名学生,每月12万元的资助,这些数字背后是20种人生的可能性。当知识的火种在贫瘠的土地上点燃,当善意的链条在代际间传递,我们终于明白:真正的成功,是让更多人有机会触摸到梦想。”

此时,手机震动,是周明远发来的邮件。附件里,他用新学的编程知识写了一个灌溉提醒程序。邮件末尾写道:“沈姐姐,我想成为像你们一样的人,让更多人相信——只要心中有火,就能照亮远方。” 沈知意望向星空,点点繁星仿佛化作无数跳动的代码,在夜空中编织出璀璨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