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14章 山乡少年与科技星火的碰撞

1992年7月14日,湘城的蝉鸣在热浪中愈发聒噪。星辰大海分工作室的玻璃门被推开,裹挟着溽热的风涌进冷气充足的室内。一个皮肤黝黑、背着褪色蓝布书包的少年局促地站在门口,衣角被汗水浸湿,他攥着从湘西老家带来的推荐信,指节泛白——这是宿华,一个刚满12岁却已饱经生活磨砺的孩子。

“你就是从湘西来的小宿?”分店长陈浩从堆积如山的酱板鸭包装设计图中抬起头,目光扫过少年补丁摞补丁的布鞋,“跟我来,先安排你在数据录入组。”他领着宿华穿过忙碌的工作区,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打印机的嗡鸣与员工们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让宿华看得目瞪口呆。

角落里,一台二叔寄来的崭新电脑泛着冷光。宿华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书包侧袋里的笔记本——那上面密密麻麻抄满了他从县城图书馆翻到的电脑知识,尽管连真正的键盘都没摸过。“这台电脑归你用。”陈浩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得先学会基础操作,沈知意总店长特意交代,每个来星火计划的孩子都要学真本事。”

当天深夜,工作室其他人都已离开,宿华却仍坐在电脑前。屏幕蓝光映照着他专注的脸庞,他对照着培训手册,笨拙地练习指法。突然,身后传来脚步声,他慌忙转身,却见沈知意端着两杯凉茶,微笑着递来一杯:“当年我第一次碰电脑,比你还紧张。”她在宿华身边坐下,调出简单的绘图软件,“想学点更有意思的?我教你用这个画湘西吊脚楼。”

接下来的日子,宿华像块海绵般疯狂吸收知识。白天,他高效完成数据录入工作,赚到的工资让他寄回家里的汇款单金额不断增加;夜晚,他跟着工作室的前辈学习编程基础,沈知意寄来的《少年计算机入门》被他翻得卷了边。有次暴雨突至,他冒雨跑回工作室抢救未保存的文件,浑身湿透却紧紧护着怀里的软盘,这份执拗让所有员工为之动容。

一个月后,宿华迎来了人生第一次“高光时刻”。湘城分工作室承接了一笔海外订单——为新加坡旅游局设计苗族文化主题的文创产品。他鼓起勇气向陈浩展示自己用课余时间绘制的草图:以湘西苗绣纹样为底,融入动态光影效果的书签设计。“这……这简直是天才!”陈浩盯着电脑屏幕,声音都在发抖,“立刻把方案发给总部!”

沈知意收到方案时正在杭城开会。当全息投影中跃出宿华设计的苗族银饰书签,镂空部分竟能通过光折射出动态的百鸟朝凤图案,全场鸦雀无声。“这个设计,让传统活过来了。”她轻声道,眼底泛起欣慰的笑意,“通知湘城,让宿华来总部参与最终设计。”

宿华抵达杭城那天,沈宁带着他参观总部的“新星培训中心”。看着少年盯着3d打印机出神的模样,沈宁塞给他一台闲置的bb机:“以后你就是我们重点培养的苗子,有任何创意随时联系我。”宿华摩挲着银色机身,突然想起老家母亲生病时,他却因凑不出医药费而彻夜难眠的夜晚。此刻,掌心的科技产物仿佛带着温度,悄然改变着他的命运。

在总部的日子里,宿华的天赋彻底爆发。他与技术组合作开发出“民族文化数据库”,将湘西的傩戏、织锦等非遗元素转化为数字资源;又改良了酱板鸭的包装生产线程序,让效率提升了30%。沈知意看着他在工作室熬夜画的设计图,突然想起大伯爷说的“星火燎原”——这个从湘西深山走出的少年,不正是最鲜活的注脚?

当宿华带着奖金和荣誉回到湘西时,整个村庄都轰动了。他用赚到的钱翻新了自家的木屋,还在村里办起了免费的计算机扫盲班。黑板上,“0”和“1”的二进制代码与湘西的山水壁画并列,前来听课的不仅有孩子,还有背着竹篓的村民。“等我再赚些钱,就给村里拉网线。”宿华在给沈知意的信中写道,“这里的风景这么美,我要用电脑让全世界都看见。”

而在杭城,沈知意将宿华的故事写进了星火计划的宣传册。扉页上,少年专注敲键盘的照片旁,印着一行烫金小字: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科技照亮。窗外,钱塘江的浪潮奔涌不息,正如星宁工作室播撒的火种,在时代的风口上,正以不可阻挡之势,点燃更多人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