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20章 薪火相传:专利之光下的风味突围

1992年8月10日,杭城的热浪被一场雷阵雨浇得偃旗息鼓,但星辰大海工作室与传统肉饼店铺内却涌动着比盛夏更炽热的氛围。发薪日的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堆叠整齐的工资信封与印有“星辰传统肉饼”字样的油纸包上,折射出细碎的金光。

沈知意站在总部大厅中央,望着眼前排成蜿蜒长队的员工,手中握着专利证书的边角微微发烫。那是三天前刚从专利局取回的成果——从梅菜肉饼的制作工艺到醋鱼夹饼的馅料配方,共计十七项专利,红绸包裹的证书上,“专利号”几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下一位!”财务室窗口传来沈宁清亮的声音。她戴着圆框眼镜,面前的量子计算器快速跳动,身旁的纸箱里堆满了用红绳捆扎的工资袋。当湘城分店的店长陈浩接过信封时,指尖触到袋中硬物,拆开一看,除了两万元现金,还有一小包梅干菜种子——正是制作梅菜肉饼的核心原料。“这是总部培育的改良品种,产量更高、香气更浓。”沈知意走上前解释,“每家分店都能分到独家种子,这也是我们的‘秘密武器’。”

宿华作为技术骨干,领到的工资袋里还多了一份特殊奖励——印有“专利研发先锋”的铜质勋章。他摩挲着勋章上凸起的齿轮纹路,想起那些在实验室里与老师傅们反复调试火候的日夜。“沈姐,这些专利……真能让我们超过汉堡?”他望着墙上贴着的肯德基宣传画,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忐忑。

沈知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着众人来到新品展示区。全息投影中,旋转的肉饼模型旁标注着详细的专利说明,一旁的电子屏实时更新着全球快餐市场数据。“专利不仅是技术壁垒,更是文化自信。”她调出巴黎某美食杂志的报道,画面中,金发碧眼的食客咬下一口醋鱼夹饼,瞪大的双眼满是惊艳,“当我们把西湖醋鱼、湘西腊肉这些文化符号融入美食,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

颁奖仪式结束后,员工们拎着装满奖金和种子的包裹,三三两两地聚在休息区讨论。有人计划用奖金在家乡盖新房,有人打算购买专业烹饪书籍,还有几个年轻员工围在宿华身边,请教如何将专利技术应用到新品研发中。角落里,沈舒踮着脚给大家分发肉饼,油纸包上的“专利配方”字样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当天下午,沈知意带着团队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室的白板上,“全球扩张计划”几个大字占据了整面墙。“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开分店。”她将专利证书投影到屏幕上,“这些技术是打开国际市场的钥匙。接下来,我们要在纽约、东京开设旗舰店,让中国传统美食站上世界舞台。”

话音未落,苏睛举手提出疑问:“可是国外对食品工艺要求严苛,我们的专利真能顺利通过审核?”沈知意早有准备,她调出与二叔跨国连线的视频录像:“二叔在硅谷联系了食品工程专家,他们对我们的专利很感兴趣。”画面中,白发苍苍的外国教授举着梅菜肉饼竖起大拇指,“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简直是食品工业的奇迹!”

散会后,沈知意独自来到实验室。老师傅们正在测试新研发的“智能烤炉”——这是结合专利技术与二叔寄来的传感器设备打造的黑科技,能通过AI算法精准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每一张肉饼都达到“外酥里嫩、百层起酥”的标准。炉内飘出的香气勾起她的回忆,仿佛又看到初创时,自己带着团队在简陋厨房里反复试验的场景。

深夜,沈知意坐在办公室,给大伯爷写了封信。信中除了汇报专利成果,还附上了海外旗舰店的设计草图——中式飞檐搭配玻璃幕墙,传统纹样与LEd屏幕交相辉映。她知道,大伯爷在战场上保家卫国,而她要用美食和专利,在商业战场上为中国文化正名。

窗外,杭城的灯火渐次亮起,星辰大海工作室的霓虹招牌与远处肯德基的灯光遥遥相对。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风味较量,而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庄严宣告——当传统美食披上专利的铠甲,属于中国快餐的时代,正在悄然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