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3日,杭城税务局大厅被烈日晒得发烫,瓷砖地面蒸腾着热浪。沈知意抱着厚厚的纳税申报材料,校服领口别着的“星火计划”徽章在阳光下微微反光。她刚将装满现金的牛皮纸袋递进窗口,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知意?”
转身望去,堂叔沈明远穿着笔挺的藏青色中山装,胸前的工作牌在空调风口轻轻晃动。作为新任杭城区长,他常来税务局调研,但此刻盯着柜台里的税单,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惊讶——申报企业名称赫然写着“星辰传统肉饼食品有限公司”,应纳税额栏的数字末尾缀着一串零,总额高达800万元。
“这是你……”堂叔的声音不自觉提高,引得大厅里排队的市民纷纷侧目。沈知意将申报回执小心叠好,放进帆布书包:“堂叔,是我们公司的税。上个月刚完成品牌升级,全国分店扩张到47家。”她从包里掏出企业年报,翻到纳税贡献页,“去年全年纳税额才300万,今年预计能突破2000万。”
堂叔接过报告,指尖抚过“非遗工艺现代化改造”“乡村振兴供应链”等项目介绍,喉咙有些发紧。他想起两年前在家族聚会上,这个扎着马尾辫的侄女还在讨论奥数题,如今却以少年之姿,在商界掀起惊涛骇浪。“知意,你知道这笔税意味着什么吗?”他指着窗外正在修缮的道路,“能修好三条主干道,或者建两所希望小学。”
沈知意望向大厅墙上的“依法纳税,利国利民”标语,突然想起创业初期的艰难。那时她蹲在工作室核对账目,为几毛钱的差额反复计算,如今却能以千万级的税额反哺社会。“堂叔,我想和您聊聊。”她从书包夹层抽出计划书,“星辰肉饼想和区政府合作,把老街的老字号纳入供应链,用我们的渠道帮他们打开市场。”
两人移步到税务局会议室。沈知意展开全息投影,老街的青石板路、雕花木门在光影中流转,最终化作数字化的商业版图。“我们可以建立统一的中央厨房,培训传统匠人使用智能设备,再通过直播带货推广。”她调出数据模型,“初步估算,能带动5000人就业,让老街年产值翻十倍。”
堂叔的手指无意识敲击着桌面,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作为区长,他见过太多企业的宏伟蓝图,但从一个14岁少女口中说出,震撼程度截然不同。“知意,你的方案需要政府协调工商、城建、文旅多个部门。”他沉吟道,“而且投入巨大,风险……”
“风险我们来担。”沈知意立即接口,“星火计划的少年们已经开发出智能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控成本和品控。”她翻开bb机,展示宿华从湘西发来的技术支援承诺,“只要政府开放政策试点,我们有信心三个月内看到成效。”
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清晰,堂叔望着少女坚定的眼神,想起大哥说过的话:“知意这孩子,心里装着一团火。”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杭城车水马龙的街道——这里既有现代化的写字楼,也藏着亟待复兴的老街巷。“好,我代表区政府,和你们签这份合作协议。”他转身时,嘴角扬起欣慰的笑,“但你得答应我,不许耽误学业。”
当天下午,沈知意带着合作意向书回到星宁工作室。会议室里,王思博、陈浩等骨干早已严阵以待。“沈姐,听说您和区长谈成了?”王思博推了推眼镜,兴奋得声音发颤。沈知意将文件拍在桌上:“不仅谈成了,我们要干票大的!”她指着墙上的中国地图,“三个月后,让全国都看到杭城老街的新生!”
夜幕降临时,沈知意站在工作室顶楼,看着杭城的灯火渐次亮起。bb机震动,是堂叔发来的消息:“已召开专项会议,政策绿色通道明日开通。” 她回复完消息,目光落在远处星辰肉饼门店的霓虹招牌上——那个曾经不起眼的小店,如今正以税收为笔,以创新为墨,在城市发展的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属于少年商才的传奇,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