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55章 少年担当:公益与责任的双重答卷

1995年7月13日,杭城的阳光炙烤着柏油马路,蝉鸣在梧桐树上扯着嗓子嘶叫。沈知意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背着褪色的帆布书包,站在市慈善总会的台阶前。书包侧袋里,那张50万元的转账支票被叠得整整齐齐,边角微微发烫——这是她从星辰肉饼上个月利润中抽出的款项。

推开玻璃门,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愣住了。眼前扎着马尾辫的少女,稚气未脱的脸上却带着超越年龄的沉稳。“您好,我想为山区希望小学和孤寡老人捐款。”沈知意将支票放在桌上,“一部分用于购置电脑和图书,一部分给老人们改善生活。”负责人反复核对支票上的签名,难以置信地问:“这是你……个人的捐款?”

沈知意想起两年前在湘西看到的场景:孩子们在漏雨的教室里学习,老人蜷缩在破旧的木屋里。那时她就暗下决心,等企业稳定,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公益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她轻声说,“哪怕力量微薄,也能汇聚成光。”离开时,工作人员执意要给她颁发捐赠证书,被她婉拒:“比起证书,我更想看到孩子们用上新电脑的笑脸。”

从慈善总会出来,沈知意直奔税务局。路上,她的bb机不停震动——王思博发来分店促销方案,宿华分享了湘西新开发的非遗数字化项目,就连李强也在询问公益食堂的扩建计划。这些消息让她脚步愈发坚定:赚钱不是终点,回馈社会才是商业的终极意义。

在税务局大厅,沈知意刚完成850万元的纳税申报,堂叔沈明远匆匆赶来。作为杭城区长,他早就从税务系统得知了这笔巨额税款,但亲眼看到侄女站在缴税窗口,依然红了眼眶。“知意,”他拍着少女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你让很多成年人都自愧不如。”

沈知意将完税证明小心收好,认真道:“堂叔,您总说税收是城市发展的血液。我现在才明白,每一分税款都能变成路灯、学校和桥梁。”她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参观市政工程,那些用税收建起的图书馆、公园,曾是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当天下午,沈知意马不停蹄地回到星宁工作室。会议室里,团队成员正为互联网项目组的启动争论不休。“沈姐,我们的资金要优先投入技术研发!”王思博急得直跺脚。陈浩却摇头:“但市场推广也刻不容缓!”沈知意示意大家安静,翻开笔记本:“我们可以划出一部分预算,开发公益性质的线上非遗课堂。既推广传统文化,又能提升品牌影响力。”

这个提议得到了热烈响应。当晚,沈知意通过bb机联系宿华,两人一拍即合。三天后,“星火非遗云课堂”上线试运行。屏幕里,湘西的苗绣传承人对着摄像头演示针法,屏幕外,全国各地的孩子们通过留言区提问互动。看着后台不断攀升的访问量,沈知意给宿华发消息:“这或许就是互联网最温暖的打开方式。”

与此同时,李强的“新生助学基金”也正式成立。首批资助的20名辍学少年走进厂区,白天跟着老师傅学做肉饼,晚上在“星火夜校”读书。其中一个染着蓝头发的少年在周记里写道:“原来不做混混,也能活得这么踏实。”这句话被李强贴在食堂墙上,激励着更多人。

1995年的夏天,注定不平凡。沈知意白天穿梭在教室与工作室之间,夜晚挑灯复习功课到凌晨。她的笔记本上,数学公式与商业计划交错,bb机的提示音与翻书声共鸣。每当疲惫时,她就会想起慈善总会收到的感谢信,想起缴税时大厅墙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标语。

某个深夜,沈知意完成一套高考模拟卷后,打开日记本写道:“有人说,十几岁该是追梦的年纪。但我觉得,追梦的同时,更要成为别人的光。公益与纳税,不仅是义务,更是少年对这个世界的温柔回应。” 窗外,星辰肉饼的霓虹灯在夜色中闪烁,与天上的星光遥相呼应,照亮了这个怀揣大爱的少女前行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