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95章 荣光返乡:财富背后的蝴蝶效应

1998年11月17日,北方的寒风卷着枯叶掠过陈默老家的乡镇小道。村口的老槐树下,陈默的父亲戴着老花镜,反复摩挲着儿子寄来的存折,1258万港币的数字在阳光下泛着烫金的光泽。邻居王婶凑过来,惊得手里的簸箕差点落地:“老陈,这...这得是多少钱?”

“够盖十栋小洋楼!”陈默父亲声音发颤,眼角泛起泪花。他想起三年前送儿子去清华时,陈默背着塞满咸菜的布包,发誓要“混出个人样”。而此刻,儿子不仅寄回巨款,还在信里说要给村里修公路、建小学。

同样的场景也在周雨薇的家乡上演。当她把崭新的存折递给母亲时,这位一辈子务农的妇人摸着存折上的烫金字,突然捂住脸哭了起来:“我的闺女,真的出息了...”第二天,周雨薇带着施工队回到村里,规划中的养老院、电商服务站蓝图在土墙上展开,围观的乡亲们眼里满是憧憬。

林婉清的老家在西南山区。她用存款成立了“星火助学基金”,不仅资助了二十名贫困学生,还把自家老宅改造成了乡村图书馆。开学那天,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们排着队走进摆满电脑的阅览室,带队的老师哽咽着说:“这些孩子,终于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了。”

这些消息很快在校园里传开。每天都有学生抱着计划书堵在星火实验室门口,其中不乏来自偏远地区的年轻人。“沈姐,我老家的特产卖不出去...”“我想开发一个帮助留守儿童的App...”面对这些热切的面孔,沈知意决定启动“星火燎原计划”——开放创业资源,为更多年轻人提供平台。

在一次分享会上,沈知意展示了室友们的故事。大屏幕上,陈默老家的新公路通车剪彩,周雨薇母亲在养老院里教老人们用bb机,林婉清的图书馆里孩子们正跟着视频学编程。“我们证明了一件事,”沈知意的声音响彻礼堂,“知识不仅能改变个人命运,更能照亮一整个家乡。”

这天傍晚,沈知意收到小姑的邮件,附件是阿深市新落成的星火大厦设计图。她打开二叔留下的笔记本电脑,开始撰写新的商业计划书。窗外,暮色渐浓,实验室里依旧灯火通明,新加入的成员们正在热烈讨论着项目。

突然,bb机震动起来。是沈宁发来的消息:星辰肉夹馍在港城的智能门店大获成功,分店扩张计划提前启动。沈知意嘴角上扬,回复道:“告诉沈舒,她设计的虚拟肉饼代言人已经圈粉无数。”

夜深了,沈知意独自坐在露台。远处,中关村的霓虹与乡镇新亮起的路灯遥相呼应。她翻开日记本,写道:“1258万港币的意义,不在于数字本身,而在于它像一颗石子,在平静的水面激起层层涟漪。当一个人的成功,能带动一群人的改变,这才是真正的价值。”

此时,实验室里传来陈默调试新程序的声音,周雨薇正和新成员讨论着助农项目,苏睛在设计“星火燎原计划”的宣传海报。沈知意望向星空,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正在一个个变成现实。而星火的光芒,也将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