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9日,清华园图书馆的木质桌椅上散落着社会学、金融学与计算机交叉学科的书籍。沈知意戴着细框眼镜,指尖划过《组织行为学前沿理论》的书页,忽然在“代际传承与企业社会责任”章节处停下。窗外蝉鸣阵阵,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在她的笔记本电脑上,屏幕右下角显示着星宁金融的实时数据——这台见证过无数代码诞生的设备,此刻正安静地接收着来自全球的商业动态。
“学姐!”清脆的喊声从书架间传来。几个学弟学妹抱着书本围过来,眼神中满是敬仰,“听说您20岁就完成本科学业了?社会学课程真的能应用到商业里吗?”沈知意合上书本,露出温和的笑容:“当然。就像星火的成功,不仅依赖技术,更需要理解人的需求、社会的趋势。”她从包里掏出一叠名片,“毕业后若愿意加入,星宁金融和星火孵化园永远欢迎你们。”
此时,bb机震动,是沈宁发来的消息:“星辰文化传媒签下港城顶流明星,沈舒设计的虚拟形象成了广告主角!” 沈知意嘴角上扬,想起远在杭城的妹妹们。16岁的沈宁已是高三年级的传奇,一边备战高考,一边将星辰文化传媒的市值推至新高度;12岁的沈舒刚小学毕业,正拿着全省奥数冠军的奖状,纠结该选择哪所重点中学。
傍晚时分,沈知意回到星火实验室。陈默正在调试新一代的智能投顾系统,苏睛则与澳城分公司视频会议,讨论葡语系市场的拓展计划。“沈姐,杭城传来好消息!”林婉清匆匆跑来,手中拿着厚厚的报表,“咱们帮扶的传统企业里,有三家年营收突破十亿大关,其中一家纺织厂用AI设计的旗袍在欧洲卖断货了!”
沈知意打开大屏幕,调出全国中小企业转型地图。红色光点如燎原之火遍布各地,每个光点都代表着一家因星火技术重获新生的企业。她想起前几日与父母的通话——曾经经营小生意的他们,如今已成为杭城商业协会的领军人物,用星火的模式帮助更多创业者。而爷爷奶奶更是成了社区的“创业导师”,常给年轻人讲述“从300平工作室到百亿帝国”的故事。
深夜,沈知意接到沈舒的电话。电话那头,小女孩兴奋得声音都在颤抖:“姐!我收到三所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了!其中杭城实验中学愿意为我开设编程特长班!”沈知意靠在办公室的落地窗上,望着三环内灯火通明的星宁大厦,轻声说:“小舒,不管选哪所学校,记住要像星火一样,永远保持好奇与热情。”
挂断电话,沈知意翻开日记本,钢笔尖悬在纸面许久。最终,她写道:“提前完成学业、创立企业帝国、帮助无数人实现梦想……这些成就背后,是知识的力量,更是责任的重量。当我的学弟学妹们走进星火,当沈宁与沈舒在各自的领域绽放光芒,我知道,我们沈家传承的不仅是财富,更是改变世界的信念。”
此时,实验室的方向传来陈默的欢呼——新系统测试成功。沈知意合上本子,快步走向那片明亮的灯火。在代码与知识的交织中,在家族与梦想的传承里,星火的故事,正书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