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117章 代际碰撞:传统财富观的震荡与觉醒

2004年7月27日,京城顶级私人会所“聚宝阁”的紫檀木包厢内,水晶吊灯将鎏金茶具照得熠熠生辉。六位传统行业的地产大亨围坐在雕花圆桌旁,红木烟灰缸里积压的烟头与满桌未动的珍馐,映衬着他们紧锁的眉头。

“老周,你听说了吗?那个沈知意才24岁,带着学生创业就搞出百亿市值的公司!”身着唐装的李老板将茶杯重重一放,杯中的普洱溅出几滴,“我那儿子在国外读了七年书,回来连份像样的商业计划书都写不出来!”

周董捏着翡翠扳指,盯着手机里星宁金融的新闻报道,冷哼道:“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赶上互联网风口。我们当年白手起家盖楼时,哪有这么多投机取巧的机会?”他话音未落,包厢门突然被推开——沈知意身着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带着星火团队的核心成员鱼贯而入。

“各位前辈好。”沈知意微笑着环视众人,目光扫过桌上未拆封的茅台,“听说几位对我们的创业模式颇有疑虑,特意来讨教。”她示意苏睛打开投影仪,星宁金融的实时数据在墙面上流淌,“这是我们用四年时间搭建的金融科技生态,从底层算法到顶层应用,每一步都凝结着团队的心血。”

陈默上前调出对比图:“传统企业的平均资产回报率是8%,而我们孵化的企业能达到35%。区别在于——”他点击屏幕,画面切换成某老字号布鞋厂的转型案例,“我们用AI设计系统优化生产流程,用区块链溯源提升品牌溢价,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

包厢内陷入死寂。做纺织生意的赵董突然开口:“年轻人,你说带着学生创业,那些毛头小子能懂什么商业?”沈知意轻笑,播放了一段视频:清华校园里,学生们在实验室调试智能仓储机器人;星火孵化园的路演现场,满脸稚气的创业者正用流利的英语向投资人阐述跨境电商方案。

“商业从来不分年龄。”沈知意将二叔留下的笔记本电脑放在桌上,泛黄的代码手稿与最新的商业计划书交相辉映,“我创业时也只是个学生,但知识、创新与执行力,才是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她转向李老板,“令郎或许缺的不是学历,而是敢于试错的勇气。”

这时,林婉清递上一份文件:“我们为传统企业定制了数字化转型方案,包括智能管理系统、线上营销渠道和人才培训计划。”她指着数据模型,“如果全面落地,三年内企业运营成本能降低40%。”

周董摩挲着扳指,突然冷笑:“说得好听,代价是什么?”沈知意翻开合作协议:“星火只需象征性的技术入股,更多利润仍归企业所有。但我们有个条件——”她目光扫过众人,“必须让家族后辈参与项目,在实战中学习。”

包厢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赵董起身踱步:“让我儿子跟一群学生混?传出去让人笑话!”沈知意却打开手机,展示沈宁在星辰文媒的工作日常:20岁的少女站在虚拟摄影棚,指挥团队制作千万级播放量的短视频;沈舒则戴着护目镜,调试脑机接口设备。

“看看我的妹妹们。”沈知意轻声道,“她们没有把家族财富当保护伞,而是将其化作攀登的阶梯。”她调出星火公益基金的资料,“我们资助的贫困学生中,有人用编程改变了家乡的灌溉系统,有人用设计让非遗走向世界。财富的意义,不该只是存折上的数字。”

夜幕降临时,会所外的霓虹渐次亮起。六位大亨沉默着送走沈知意,桌上的茅台依旧未开,但多了几份合作意向书。李老板捏着女儿发来的消息——她刚加入星火孵化园的创业项目,配图是团队熬夜写代码的合影。他盯着照片里年轻人明亮的眼睛,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第一次拿下工地时的热血。

三天后,星火孵化园迎来一批特殊的学员。周董的儿子穿着白衬衫,局促地站在学生中间;赵董的女儿抱着笔记本,认真记录智能供应链课程。沈知意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新旧面孔交织的场景,在白板上写下:“时代从不淘汰努力的人,只淘汰拒绝改变的思维。”

深夜,沈知意收到小姑的消息:“阿深市的传统企业家们也坐不住了,吵着要和星火合作。” 她望向窗外星宁金融大厦的璀璨灯火,翻开日记本写道:“今天的对话,不是一场说服,而是一次观念的碰撞。当传统财富遇上创新思维,或许会诞生更震撼的商业奇迹。” 此时,星火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新的代码正在编写,新的传奇,也正在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中悄然孕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