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0日,京城的寒风裹挟着初雪掠过星火科技园区。沈知意裹紧羊绒大衣,踩着积雪走进星达科技的无尘车间。透过双层防爆玻璃,全自动生产线正以肉眼难辨的速度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芯片,纳米级喷涂设备在手机背板勾勒出精密纹路,AGV小车载着成品穿梭于立体仓库之间,整个车间仅有零星技术人员监控着全息操作界面。
“沈总,最新测试数据出来了!”陈默匆匆赶来,眼镜片上蒙着一层白雾,“我们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智能组装系统,定位精度达到0.001毫米,是行业标准的十倍!”他调出对比画面,某海外代工厂的机械臂在组装精密部件时出现0.01毫米的误差,而星达的设备却分毫不差。
沈知意的指尖划过监控屏幕,生产线上的每道工序数据实时跳动。“通知杭城园区,启动‘双基地协同计划’。”她的声音冷静而坚定,“让京城与杭城的生产线共享AI调度系统,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陈默立即操作平板,地图上的两个红点瞬间亮起,开始进行数据同步。
当天下午,雷军的直升机降落在星火科技园区。他快步走进星达的样品展示厅,目光被展台上的手机主板吸引——线路板上的焊点如艺术品般规整,芯片与元件的贴合严丝合缝。“沈总,这工艺……”他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比我见过的任何代工厂都要精细。”
沈知意微笑着示意技术人员演示。大屏幕上,星达的生产流程与某国际知名代工厂的画面分屏对比:海外工厂需要人工校准三次的工序,在星达的智能系统下一次完成;对方耗时48小时的质检环节,星达的AI视觉检测仅需10分钟。“成本方面,”她调出财务报表,“我们的能耗比他们低35%,人力成本减少60%,但良品率高达99.99%。”
雷军的手机突然震动,是供应商发来的消息:“朱雀新机的订单暴增,但海外代工厂产能不足,交货期要推迟两个月!” 他抬头时,沈知意已经递上合作方案:“雷总,把全部订单转给星达。我们承诺——”她加重语气,“生产周期缩短一半,成本降低40%,质量提升十倍。”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片刻。雷军摩挲着下巴,想起半年前台积电断供时,星火的芯片生产线如何力挽狂澜。“沈总,你这是要颠覆整个代工行业。”他轻笑一声,“但我喜欢。”双方当场签署协议,星达科技正式成为朱雀手机的独家代工厂。
消息传开后,全球代工巨头坐不住了。富士康召开紧急会议,负责人盯着星达的技术参数直摇头:“这根本不是传统制造,而是智能制造的降维打击!”三星派出专家团暗访星火园区,却在门口被智能安保系统拦住——所有核心技术都被星火自研的量子加密系统层层保护。
一个月后,首批由星达代工的朱雀折叠屏手机上市。开箱视频在网络疯传,网友用显微镜拍摄手机内部结构,惊叹于焊点的完美与线路的精密。“这做工,简直是艺术品!”数码博主的评测视频播放量破亿,“而且价格比同配置的海外品牌低了三分之一!”
深夜,沈知意站在星达园区的观景台上,望着杭城与京城的生产线在夜空中连成璀璨的光带。手机震动,小姑发来消息:“阿深市的电子厂商都想接入星达的代工系统!” 她回复:“告诉他们,星火要制定的不是代工标准,而是全球智造的规则。” 此时,星达车间的机械臂仍在不知疲倦地运作,它们正在书写的,是中国制造业从“代工大国”迈向“智造强国”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