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184章 导演转型:科技影视帝国的利益重构

2007年7月16日,杭城星宁影视总部b座80层,沈知意坐在智能调节的悬浮椅上,指尖在星达笔记本电脑的触控屏上滑动。电脑开机时,虹膜识别与脑电波验证双重加密程序自动启动——这是星火科技专为影视公司定制的“星盾”系统,能抵御任何形式的黑客攻击,甚至连演员的**数据都采用量子加密存储。

“影视人才数据库已接入。”电脑的AI助手以温和的女声提醒。沈知意调出界面,屏幕上立即呈现出全球知名演员的动态档案:从演技评分、票房号召力,到社交媒体影响力,每个维度都被量化成可视化图表。当她将筛选条件设定为“未签约且具备商业潜力”时,系统瞬间锁定了十二位目标人物——既有蛰伏多年的实力派,也有崭露头角的流量新星。

电话拨通时,冯小刚正在“艺科纪元”子公司的虚拟摄影棚调试新喜剧的AI剧本。“冯导,先放下手里的活儿。”沈知意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魄力,“从今天起,你不再只是导演,而是要以总经理的身份操盘项目。”冯小刚握着电话愣住:“沈总,我拍了半辈子戏,当领导能行吗?”

“恰恰是因为你懂创作,才更适合掌控全局。”沈知意调出子公司的财务模型,“看看这个数据——去年星宁的导演转型管理层后,项目利润率平均提升42%。因为你们知道如何在艺术与商业间找到平衡点。”她加重语气,“年底分红、奖金加上工资,总收入至少是单纯当导演的三倍。”

冯小刚沉默片刻,突然笑出声:“沈总,你这是要把我们这些老骨头榨干啊!行,我接了!”挂断电话后,他立刻召开全员会议,宣布转型决定。会议室里,年轻导演们既惊讶又兴奋——在传统影视公司,导演往往只负责拍摄,而在星宁,他们将拥有项目策划、资源调配甚至资本运作的决策权。

与此同时,沈知意启动了“星耀签约计划”。她亲自致电目标演员,展示的不仅是天价片酬:“张译老师,我们为您量身定制了一个悬疑Ip,AI分析显示您的戏路与角色匹配度高达98%。”她调出虚拟场景,“而且拍摄全程采用脑机接口,您的表演细节会被100%还原,后期连配音都无需重新录制。”面对刚凭借文艺片崭露头角的周冬雨,她则抛出另一套方案:“我们将为您打造元宇宙偶像矩阵,粉丝能通过VR与您的数字分身互动,商业价值不可估量。”

在星宁的谈判桌上,传统的签约模式被彻底颠覆。演员不仅能获得高额片酬,还能以“创意合伙人”的身份参与项目分成。某位一线女星原本对转型科技影视心存疑虑,直到看到星宁为其设计的AI选角系统——系统能根据她的微表情数据,自动匹配最适合的角色,甚至预测该角色可能获得的奖项。“这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职业规划师!”她当场签约。

随着十二位明星陆续加入,星宁的人才储备库愈发耀眼。但沈知意的布局远不止于此。她在集团内部推行“导演-演员共生计划”:让转型管理层的导演与签约明星组成创作共同体,共享收益与风险。例如,冯小刚将与新签约的喜剧演员共同开发系列Ip,从剧本创作到衍生产品开发,全程深度绑定。

这场变革在影视圈引发强烈震动。传统经纪公司惊呼“狼来了”,因为星宁不仅抢走了优质艺人,更改变了行业的利益分配规则。某老牌经纪人在论坛上抱怨:“现在演员都想去星宁,人家给的不只是钱,还有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度!”

2007年的盛夏,星宁影视的签约新闻持续霸屏。当观众还在惊叹新剧的豪华阵容时,业内人士已经意识到:沈知意正在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影视生态——在这里,导演不再是单一的创作者,演员也不仅是表演者,每个人都是掌握命运的商业操盘手。而星达电脑的屏幕背后,那些精密的算法与数据,正悄然推动着整个行业向新的纪元迈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