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219章 技术虹吸:全球人才奔涌下的创新风暴

2009年10月19日,A国加州硅谷的咖啡馆里,技术论坛的热议声此起彼伏。戴着黑框眼镜的程序员们盯着手机屏幕,眉头紧皱——论坛首页置顶帖赫然写着:\"中国星宁集团wi-Fi革命!免费网络覆盖1.2亿用户,设备仅售299元!\"评论区里,无数网友晒出自己高昂的流量账单,有人愤怒留言:\"每月300美元网费,却连高清视频都不敢看,这合理吗?\"

消息如野火般迅速蔓延至全美。纽约曼哈顿的写字楼里,白领们在茶水间讨论着星宁wi-Fi的智能切换技术;德州农场主抱怨着网络信号差,羡慕中国农村都能免费上网;而在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华裔学生李然激动地拨通越洋电话:\"沈总,我研发的wi-Fi信号增强算法,能让星宁设备在沙漠地区也保持满格!\"

A国的资本巨头们坐不住了。某科技公司cEo在董事会上拍案而起:\"我们必须阻止星宁的技术渗透!立刻启动'极光计划',砸20亿美元研发本土wi-Fi设备!\"然而,三个月过去,实验室里的样品要么功耗过高,要么成本突破5000美元,根本无法与星宁的高性价比产品竞争。

与此同时,星宁集团官网的招聘页面却迎来前所未有的流量高峰。\"底薪2万美元起,配私人实验室解决全球顶尖人才移民落户项目成功奖励千万股权\"的标语下,每天涌入上万份简历。剑桥大学的量子通信博士、mIt的天线设计专家、谷歌的资深算法工程师,纷纷带着技术成果奔赴中国。

\"dr. Johnson,欢迎加入星宁。\"沈知意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迎接刚下飞机的A国通信泰斗,\"您提出的动态频谱共享方案,我们已经在雄安新区试点。\"这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望着接机大厅里流畅运行的全息导航系统,感慨道:\"在A国,我的研究被资本束之高阁,在这里,我看到了技术改变世界的可能。\"

随着全球人才的涌入,星宁的研发速度呈指数级增长。2009年年底,他们推出第二代wi-Fi设备\"星耀x2\",不仅将覆盖半径扩大至3公里,还创新性地加入环境监测功能——设备能实时检测pm2.5、温湿度,数据自动上传至城市管理平台。更令人震撼的是,设备价格不升反降,仅售199元。

A国市场彻底沸腾了。电商平台上,星宁设备的代购价炒到原价五倍,仍供不应求;社交网络上,\"#FreewiFiFromchina\"的话题阅读量突破10亿,无数民众发起抗议,要求政府打破通信巨头的垄断。面对汹涌民意,A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不得不紧急召开听证会,某议员在会议上展示星宁设备:\"为什么一家中国企业能做到普惠,而我们的运营商却在吸血?\"

而在星宁集团的全球研发中心,不同肤色的工程师们正在协作攻克新难题。沈知意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前,看着实时跳动的项目进度——与欧洲团队合作的卫星wi-Fi计划、和非洲实验室共同开发的太阳能基站,还有针对A国市场定制的\"反屏蔽系统\"。她转头对助理说:\"通知法务部,加快在A国的专利布局,这场技术战争,我们要掌握主动权。\"

当新年钟声敲响,星宁wi-Fi的海外用户突破5000万,其中A国用户占比高达40%。在A国某小镇的广场上,居民们自发举行\"断网派对\",将高价购买的本土运营商设备扔进垃圾桶,换上了从中国寄来的星宁wi-Fi。这场由技术引发的蝴蝶效应,正在重新定义全球通信产业的格局,而星宁集团,已然成为数字时代的新灯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