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229章 智建狂潮:科技重塑地产行业新秩序

2010年3月18日,京城三环内星宁集团办公室,沈知意的指尖在触控屏上飞速滑动,全息投影中长辈们执掌的地产集团财务数据如金色瀑布倾泻而下——总资产突破870亿,净利润环比增长213%。她的目光锁定在“建造周期”一栏:普通楼盘3个月竣工,别墅区4个月交付,这样的速度让传统房企望尘莫及。

“沈总,智能建造系统又升级了!”技术总监抱着平板电脑疾步而入,屏幕上的3d模型正在自动生成建筑蓝图,“新算法能将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8%,还能根据气象数据动态调整施工方案。”沈知意调出施工现场的实时画面,无人机群在空中编织出银色矩阵,机械臂精准地拼接预制构件,地面上的磁悬浮运输车无声地穿梭,将建筑材料运送至指定位置。

杭城的一处楼盘工地上,施工场景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认知。没有漫天的尘土与刺耳的轰鸣,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智能设备。AI测绘仪每秒钟扫描数千次,确保每一块墙体的误差不超过1毫米;智能混凝土浇筑机器人根据预设程序,将纳米级复合材料均匀铺设,形成坚不可摧的结构层。围观的市民举起手机拍摄,惊呼:“这哪里是盖房子,简直像在组装巨型乐高!”

在星宁地产的数字化展厅里,潜在购房者戴着VR眼镜“漫步”在尚未建成的别墅区。他们不仅能自由切换房屋风格、调整内部布局,甚至能通过AI系统模拟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光照效果。“这套别墅我要了!”一位客户摘下VR设备,兴奋地说,“从选房到定制,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太不可思议了!”

然而,速度与效率的背后,是无数次技术突破。沈知意记得两个月前,某别墅区的智能建造系统突然出现参数异常。她连夜带领团队进驻工地,发现是量子传感器受到电磁干扰。经过72小时的攻坚,他们研发出抗干扰芯片,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量子加密升级。“现在,就算是黑客攻击,系统也能在0.01秒内启动自我修复程序。”技术总监的话语中充满自豪。

星宁地产的崛起引发了行业地震。传统房企纷纷派人“偷师”,却发现智能建造的核心技术如同铜墙铁壁。某知名房企老板在行业论坛上感慨:“我们还在为工期延误焦头烂额,星宁已经把建造变成了艺术。”更令竞争对手震惊的是,星宁地产宣布开放部分智能建造技术接口,前提是合作方必须承诺将房屋售价降低15%。“我们要让更多人住得起好房子。”沈知意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随着智能建造技术的普及,房地产市场的格局被彻底改写。二手房市场遇冷,因为新建的智能住宅在品质、价格和交付速度上都形成了降维打击;家居装修行业迎来变革,智能建造系统预留的标准化接口,让家具家电实现即插即用;甚至城市规划也因此焕发生机,星宁与政府合作推出“48小时城中村改造计划”,利用智能建造快速解决住房难题。

夜幕降临,沈知意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俯瞰着京城灯火。远处,星宁地产的新项目正在智能设备的运作下拔地而起,蓝光闪烁的机械如同未来战士,在夜空中勾勒出科技与建筑的完美融合。她打开星达笔记本电脑,给长辈们发送了一条消息:“科技建造的时代才刚刚开始,下一个目标——让房子会‘思考’。”而此刻,一场关于居住革命的风暴,正以星宁为中心,席卷整个地产行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