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262章 造星新势力:科技帝国的人才虹吸战

2011年2月27日清晨,九龙贰号别墅的智能窗帘缓缓拉开,晨光透过量子镀膜玻璃洒进书房。沈知意坐在悬浮转椅上,面前的全息投影正滚动播放着京城艺术学院的学生论坛。“星宁影视实习月入十万?”“听说群演都有2万底薪!”一条条热议帖不断刷新,讨论热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飙升。

“沈总,艺术院校的咨询电话已经被打爆了。”助理匆匆推门而入,平板电脑上的通话记录密密麻麻,“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都发来合作邀约,连美国茱莉亚学院都询问海外实习项目。”沈知意轻点桌面,调取星宁影视的人才储备数据:“通知王晶和冯导,启动‘未来之星’计划,这次我们要从源头改写娱乐圈的人才格局。”

两小时后,京城艺术学院的礼堂座无虚席。冯小刚戴着标志性的墨镜走上舞台,身后的大屏幕突然切换成星宁影视基地的全息影像:量子动捕棚里,演员的动作被实时转化为虚拟角色;AI编剧室中,剧本在数据洪流中自动优化;全息摄影棚内,虚拟场景与真人表演完美融合。“在这里,你们不是跑龙套的工具,”冯导的声音通过量子音响响彻全场,“而是站在科技与艺术最前沿的创作者。”

台下,90后学生张一山和杨紫对视一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早已听说星宁影视的传奇——新人演员三个月片酬破千万,群演都能住智能公寓。当听到“底薪2万 奖金3万,在校实习即可领取”时,礼堂瞬间沸腾。杨紫举起手提问:“如果我们签约,能参与哪些项目?”冯导笑着调出即将开机的科幻巨制《量子纪元》:“这部剧的女主角,将从在座各位中诞生。”

消息如同风暴般席卷全国艺术院校。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们连夜修改简历,某大二学生在社交平台晒出星宁的面试通知:“传统剧组还在为盒饭发愁,星宁直接给我发五位数月薪!”更有甚者,有学生自费从国外飞回,只为争夺一个试镜机会。某经纪人感慨:“以前是剧组挑演员,现在倒好,学生们开始挑剧组了。”

星宁的人才筛选机制堪称严苛却又充满科技感。学生们进入智能面试舱,AI考官通过微表情分析、声音波形检测,甚至脑电波扫描,评估其表演潜力;量子选角系统则根据大数据预测,匹配最适合的角色类型。张一山在试镜时,系统突然生成一段即兴剧本——要求他在虚拟的末日场景中演绎父子诀别。当他饱含热泪完成表演,AI考官当场给出A 评级,并生成专属演技提升方案。

随着首批300名学生签约,星宁影视的拍摄现场彻底焕新。在《量子纪元》片场,杨紫戴着脑机接口设备,与虚拟角色的情感互动细腻入微;张一山在量子动捕服的加持下,完成了以往需要专业武替的高难度动作。AI导演系统实时分析镜头,当发现某个表情不到位时,机械臂立即递上情绪参考视频。“这哪是拍戏,简直像在玩沉浸式人生!”张一山在采访中笑道。

传统影视公司则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某老牌剧组因招不到合适演员,被迫延期拍摄;某知名导演在新闻发布会上抱怨:“星宁把行业规则全打乱了!”但沈知意却在星宁总部的战略会议上展示数据:“这些学生带来的不仅是新鲜血液,他们的创意与科技适配度,让项目效率提升了400%。”她调出《量子纪元》的预告片,其中80%的特效镜头由学生团队独立完成。

更具前瞻性的是,星宁为签约学生量身打造“明星孵化生态”。智能培训系统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定制课程,区块链合约确保收益透明分配,甚至连社交媒体运营都有AI团队保驾护航。杨紫的第一个短视频作品,在星宁的流量扶持下,24小时内播放量破亿;张一山主演的网剧,AI预测其商业价值将在半年内超过一线明星。

2011年盛夏,当《量子纪元》在全球同步上映时,观众们惊讶地发现,主演名单中半数以上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但他们极具科技感的表演,配合星宁顶尖的特效制作,让影片首日票房突破10亿。沈知意站在庆功宴的舞台上,望着台下兴奋的年轻演员,对着镜头说道:“星宁不仅是影视公司,更是梦想的加速器。在这里,每个有才华的年轻人,都能触摸到属于自己的星辰。”而此时,全国艺术院校的教室里,又有无数双眼睛,正憧憬着那个被科技照亮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