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288章 未来之城:科技乌托邦的全球引力场

2012年6月11日,京城五环外的天际线再次被改写。继星宁环保大厦拔地而起后,三座同样高达120层的姊妹楼在朝阳下闪耀着量子晶体般的光泽。它们与主大厦通过悬浮式量子回廊相连,形成一个巨型的“科技矩阵”,每栋楼顶端的全息投影循环播放着“未来之城欢迎全球伙伴”的多国语言标语。

清晨,第一架来自硅谷的商务飞机降落在专属量子机场。智能导航系统引导飞机精准停靠,舱门打开的瞬间,身着银灰色制服的星宁员工已手持定制版星达平板等候——上面实时显示着企业入驻流程、能源使用方案,甚至连办公家具的3d设计图都已根据对方需求提前生成。“这效率,简直是科幻电影照进现实!”某科技公司cEo惊叹道。

地下80层的空间堪称人类工程学的奇迹。服务器集群如同银色的钢铁森林,液态氮冷却管道蜿蜒其中,量子计算机的嗡鸣声与智能运维机器人的机械运转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停车场内,自动驾驶车辆有序驶入磁悬浮车位,充电接口自动对接;更令人震撼的是,这里还设有“量子物流中枢”,无人机与地下胶囊运输系统24小时待命,确保任何物资能在15分钟内送达园区任意角落。

“沈总,微软亚太研发中心要求定制整层量子加密实验室。”助理的声音从量子通讯器传来。沈知意站在中央控制塔,俯瞰着三座新大厦的施工进度——外墙的光伏板正以每分钟100平方米的速度自动拼接,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调整角度以获取最佳光照。“同意他们的需求,”她轻点屏幕,“让星达信息科技团队对接,务必在48小时内完成方案设计。”

在入驻企业的欢迎仪式上,沈知意的演讲通过全息投影传至全球。“这里不是简单的写字楼集群,”她身后的虚拟城市模型不断生长,“是一座自给自足的未来之城。”数据面板弹出:整个区域的能源自给率已达102%,多余电力通过量子电网反哺京城;雨水收集系统与污水处理循环装置,让园区实现“零淡水消耗”;连建筑废料都被转化为3d打印材料,用于建造周边的公园长椅与景观雕塑。

海外企业的入驻热情超乎想象。日本索尼将其最新的虚拟现实实验室迁至此处,利用星宁的量子算力加速元宇宙内容开发;德国西门子在地下层设立智能电网研究中心,与星达科技共享能源数据;甚至沙特王室旗下的投资基金也在此设立办事处,计划联合打造中东版“未来之城”。某财经媒体评论:“五环外的这片区域,正在成为全球科技资本的新磁极。”

随着企业的涌入,配套生态迅速完善。由万达运营的“星际购物中心”内,AI导购机器人穿梭其中,量子试衣镜能瞬间模拟顾客试穿效果;住宅区的智能公寓配备“生活管家”系统,从饮食健康到社交娱乐全方位覆盖;医疗中心引入星宁研发的量子诊疗设备,实现疾病的纳米级精准检测。更具创意的是,园区内还开设了“未来学院”,清北教授与企业高管联合授课,培养既懂技术又擅商业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建设并非一帆风顺。环保组织曾质疑大规模光伏幕墙对鸟类的影响,沈知意当即召集专家团队,在大厦顶部加装“量子驱鸟系统”——通过特定频率的声波与光影,引导鸟类安全绕行;传统建筑行业协会则批评“智能建造抢走就业机会”,她却用数据反驳:新园区创造的程序员、AI运维师等岗位,数量是传统建筑工人的三倍。

当夜幕降临,未来之城区化作一片璀璨的星海。量子灯光在楼宇间交织成动态图案,无人机群组成各国企业的LoGo在空中闪烁。沈知意站在最高层的观景台,看着自动驾驶车辆在量子高速路上划出流光,地下80层的服务器集群如同沉睡的巨龙散发幽蓝光芒。手机震动,传来最新数据:三座新大厦的入驻率已达95%,园区日均经济流动量突破100亿。

“姐,迪拜那边的合作方想视频会议。”沈舒的全息投影突然出现,身后是沙漠中的城市规划图,“他们希望完全复制我们的‘未来之城’模式。”沈知意微笑着点头:“告诉他们,星宁的科技不是模板,而是火种。让每个城市,都能燃烧出自己的未来。”此时,她打开星动短视频,发布了一条新动态:“这里不仅是建筑的高度,更是人类想象力的边界。下一站,世界。”这条动态瞬间收获千万点赞,而星宁的未来之城,正以科技为笔,在全球版图上书写着属于中国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