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334章 抗震奇迹:科技守护下的安居梦想

2013年6月26日清晨,京城的阳光透过伍号别墅的纳米幕墙,洒在沈知意的办公桌上。她盯着量子地图上闪烁的红色预警区域——四川,这个地处地震频发带的省份,多年来饱受地震灾害的困扰。“是时候把星辰公寓的科技应用到抗震一线了。”沈知意喃喃自语,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

她迅速收拾好文件,坐进那辆黑色的奥迪车,引擎声轰鸣,向着四川进发。这是一场跨越千里的征途,高速路上的风景如幻灯片般闪过,沈知意的思绪却早已飘到了那片需要守护的土地。“12级抗震,一定要做到。”她在心中默默发誓。

经过近五十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沈知意终于抵达四川成都。这座城市依旧繁华,但她知道,在平静的表象下,隐藏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危机。星宁集团四川分公司的会议室里,当地的建筑专家、政府官员和工程师们早已等候多时。

“沈总,四川地处板块交界,地震活动频繁。”一位老专家忧心忡忡地说道,“传统建筑很难抵御高强度地震,你们真的有把握?”沈知意自信地微笑,轻点桌面,全息屏幕上立刻展示出星辰公寓的抗震设计方案。

“我们采用了纳米纤维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强度是钢铁的百倍,柔韧性却堪比橡胶。”沈知意指着模型讲解,“而且,建筑内部安装了量子智能减震系统。当地震波传来时,系统会在0.01秒内做出反应,通过反作用力抵消震动。”她调出模拟数据,“在12级地震模拟测试中,建筑结构完好无损,室内物品几乎没有晃动。”

与会人员纷纷惊叹。政府官员激动地握住沈知意的手:“沈总,如果这个技术能推广,将拯救无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沈知意点点头:“这正是星宁的使命。我们计划在四川选择几个地震高危区域,首先建设示范项目。”

选址工作迅速展开。最终,位于雅安和阿坝的两个地块被确定为首批示范项目地点。施工现场,量子塔吊和智能机器人有序作业,纳米建材被精准地拼接在一起。“这次的建筑,不仅要抗震,还要绿色环保。”沈知意对工程师们强调,“光伏板、无土栽培系统都要配备,让居民既能住得安全,又能享受科技生活。”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沈知意亲自驻扎在工地。她每天清晨都会检查施工进度,与工程师们讨论技术细节。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建筑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量子智能减震系统的安装尤为关键,工程师们反复测试,确保每一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无误地工作。

与此同时,星宁集团还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在当地的学校和社区,工作人员用生动的演示向居民介绍抗震知识和星辰公寓的科技亮点。“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模型在地震模拟中不会倒哦。”一位工作人员指着量子模型说道,孩子们兴奋地围在周围,眼中满是好奇和惊叹。

随着工程的推进,当地居民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地震了!”一位雅安的居民笑着说道,“而且还能种菜、发电,这房子简直太完美了。”星宁的“科技抗震”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这两个示范项目。

2013年的深秋,雅安和阿坝的星辰公寓示范项目终于竣工。沈知意站在建筑前,看着居民们开心地入住,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只是开始。”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我们要把这种科技推广到更多地震频发的地区,让更多人免受地震的威胁。”

不久后,星宁集团与四川省政府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计划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抗震智能住宅。沈知意的手机不断收到好消息:其他地震高危省份也纷纷发来合作邀请。她知道,一场科技抗震的革命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夜晚,沈知意站在雅安星辰公寓的楼顶上,望着远处的山峦。手机屏幕上闪烁着星动短视频的消息,网友们纷纷为星宁的抗震科技点赞。“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她在星动短视频上写下这句话,发布了一张公寓的夜景照片。评论区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星宁的感谢。而沈知意和她的团队,将继续在科技的道路上前行,为更多人守护安居的梦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