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336章 大地脉动中的静谧港湾

2013年8月3日清晨,四川雅安的天空飘着几朵薄云,星辰社区的量子鸟鸣器准时在7点播放着清脆的啼叫。王芳正在自家的无土栽培墙前采摘新鲜的生菜,两岁的女儿在智能爬行垫上玩着全息投影的积木,丈夫李然则坐在餐桌前,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查看手机上光伏板的收益数据。

突然,地板微微震颤了一下,就像远处驶过一辆重型卡车。王芳手中的剪刀顿了顿,下意识看向女儿——孩子依旧专注地搭着积木,智能爬行垫平稳如常。李然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抗震监测屏,绿色的指示灯依然明亮,“小地震,没事。”他淡定地说了一句,继续浏览新闻。

此时的星辰社区里,这样的对话在不同的家庭中上演。退休教师张建国正在教几个老人使用社区的量子菜市场App,地震发生时,货架上的商品纹丝未动,悬挂的装饰画也稳稳地挂在墙上。“瞧瞧,这就是星宁的科技!”张建国笑着拍了拍身旁的纳米复合墙面,“我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感受地震跟没事儿人一样。”

在社区的量子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项数据。值班工程师盯着监测系统,地震波的曲线短暂波动后迅速恢复平稳。“1.8级地震,智能减震系统启动了37组模块,反作用力完全抵消震动。”他对着对讲机汇报,声音里带着自豪,“建筑结构完好,居民生活未受任何影响。”

这场小地震,意外成了星辰社区抗震技术的最佳展示。住在隔壁小区的陈阿姨听说后,立刻拉着老伴赶来参观。“我家那老房子,上次2级地震,墙上都裂了缝。”她摸着星辰社区的墙面,惊叹道,“你们这儿连杯子里的水都没晃?”工作人员微笑着调出抗震原理的全息演示:“您看,这些纳米减震器就像无数只手,在地震来临时托住建筑,再把震动能量转化成电能。”

消息很快在星动短视频上传开。王芳拍摄的“地震时的日常”视频成了爆款:镜头里,她依旧悠闲地做着早餐,女儿开心地玩耍,窗外的智能遮阳板随着阳光角度自动调节。“住在12级抗震的房子里,连地震都没存在感!”她的配文获得了百万点赞,评论区里满是羡慕的留言:“求同款房子!”“这才是安全感拉满!”

更有甚者,地震监测机构也转发了相关数据:“星辰社区在1.8级地震中的表现堪称教科书级。传统建筑在同等震级下,室内物品移位率达43%,而该社区几乎为零。”某建筑专家在直播中分析:“这不仅是建筑材料的胜利,更是智能系统与结构设计的完美结合。纳米减震器、量子传感器、能量回收装置形成了一个动态防御网络。”

随着热度攀升,星辰社区的咨询电话被打爆。来自云南、西藏等地震带的居民组团考察,甚至有海外华人专程飞来体验。沈知意得知消息后,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加大产能,我们要让更多人住上这样的房子。”她同时宣布启动“地震带安居补贴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家庭提供贷款利率优惠和购房补贴。

在星辰社区,生活很快回归平静。傍晚时分,居民们像往常一样在社区花园散步。智能路灯感应到有人经过,自动亮起温暖的灯光;共享菜园里,机械臂正在为蔬菜喷洒生物肥料;量子健身区,老人们跟着AI教练打太极,完全看不出几小时前这里经历过一场地震。

张建国坐在自家阳台上,望着远处的山峦。他的无土栽培架上,新种下的草莓苗正在茁壮成长。手机突然收到一条消息,是孙子从国外发来的视频通话:“爷爷,我同学都羡慕死了,说你们住在‘地震免疫’的房子里!”张建国哈哈大笑:“等你放假回来,就知道这房子多神奇了!不仅抗震,还能种菜赚钱,传给你爸,再传给你,妥妥的‘三代房’!”

夜深了,星辰社区的光伏板在月光下泛着微光,智能安保系统无声地守护着这片宁静的港湾。而此时的网络世界,#住在抗震房里是什么体验#的话题仍在持续发酵,无数人在评论区许下心愿: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拥有这样一个不怕地震、充满科技温度的家。沈知意看着这些留言,在星动头条写下:“建筑的意义,不仅是遮风挡雨,更是在灾难来临时,给人们一个安心的港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