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47章 税单上的少年身影:商界新锐与城市治理者的对话

1994年8月3日,杭城税务局大厅被烈日晒得发烫,瓷砖地面蒸腾着热浪。沈知意抱着厚厚的纳税申报材料,校服领口别着的“星火计划”徽章在阳光下微微反光。她刚将装满现金的牛皮纸袋递进窗口,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知意?”

转身望去,堂叔沈明远穿着笔挺的藏青色中山装,胸前的工作牌在空调风口轻轻晃动。作为新任杭城区长,他常来税务局调研,但此刻盯着柜台里的税单,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惊讶——申报企业名称赫然写着“星辰传统肉饼食品有限公司”,应纳税额栏的数字末尾缀着一串零,总额高达800万元。

“这是你……”堂叔的声音不自觉提高,引得大厅里排队的市民纷纷侧目。沈知意将申报回执小心叠好,放进帆布书包:“堂叔,是我们公司的税。上个月刚完成品牌升级,全国分店扩张到47家。”她从包里掏出企业年报,翻到纳税贡献页,“去年全年纳税额才300万,今年预计能突破2000万。”

堂叔接过报告,指尖抚过“非遗工艺现代化改造”“乡村振兴供应链”等项目介绍,喉咙有些发紧。他想起两年前在家族聚会上,这个扎着马尾辫的侄女还在讨论奥数题,如今却以少年之姿,在商界掀起惊涛骇浪。“知意,你知道这笔税意味着什么吗?”他指着窗外正在修缮的道路,“能修好三条主干道,或者建两所希望小学。”

沈知意望向大厅墙上的“依法纳税,利国利民”标语,突然想起创业初期的艰难。那时她蹲在工作室核对账目,为几毛钱的差额反复计算,如今却能以千万级的税额反哺社会。“堂叔,我想和您聊聊。”她从书包夹层抽出计划书,“星辰肉饼想和区政府合作,把老街的老字号纳入供应链,用我们的渠道帮他们打开市场。”

两人移步到税务局会议室。沈知意展开全息投影,老街的青石板路、雕花木门在光影中流转,最终化作数字化的商业版图。“我们可以建立统一的中央厨房,培训传统匠人使用智能设备,再通过直播带货推广。”她调出数据模型,“初步估算,能带动5000人就业,让老街年产值翻十倍。”

堂叔的手指无意识敲击着桌面,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作为区长,他见过太多企业的宏伟蓝图,但从一个14岁少女口中说出,震撼程度截然不同。“知意,你的方案需要政府协调工商、城建、文旅多个部门。”他沉吟道,“而且投入巨大,风险……”

“风险我们来担。”沈知意立即接口,“星火计划的少年们已经开发出智能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控成本和品控。”她翻开bb机,展示宿华从湘西发来的技术支援承诺,“只要政府开放政策试点,我们有信心三个月内看到成效。”

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清晰,堂叔望着少女坚定的眼神,想起大哥说过的话:“知意这孩子,心里装着一团火。”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杭城车水马龙的街道——这里既有现代化的写字楼,也藏着亟待复兴的老街巷。“好,我代表区政府,和你们签这份合作协议。”他转身时,嘴角扬起欣慰的笑,“但你得答应我,不许耽误学业。”

当天下午,沈知意带着合作意向书回到星宁工作室。会议室里,王思博、陈浩等骨干早已严阵以待。“沈姐,听说您和区长谈成了?”王思博推了推眼镜,兴奋得声音发颤。沈知意将文件拍在桌上:“不仅谈成了,我们要干票大的!”她指着墙上的中国地图,“三个月后,让全国都看到杭城老街的新生!”

夜幕降临时,沈知意站在工作室顶楼,看着杭城的灯火渐次亮起。bb机震动,是堂叔发来的消息:“已召开专项会议,政策绿色通道明日开通。” 她回复完消息,目光落在远处星辰肉饼门店的霓虹招牌上——那个曾经不起眼的小店,如今正以税收为笔,以创新为墨,在城市发展的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属于少年商才的传奇,仍在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