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68章 宿舍灯下的创业星火:青春与梦想的碰撞

1997年8月1日,夏夜的蝉鸣依旧聒噪,北大宿舍楼的灯光在夜色中星星点点。沈知意坐在双人间的书桌前,台灯将她的身影投在墙上,电脑屏幕上闪烁着“星火创业工作室”的初步策划案。苏睛咬着笔杆,趴在另一张书桌上绘制工作室的logo草图,两人脚下的地板上散落着揉成团的废纸,见证着她们这一个月来的反复推敲。

“咚咚咚!”敲门声骤然响起,打破了深夜的宁静。同楼层的两位室友——戴着圆框眼镜的林婉清和扎着利落马尾的周雨薇抱着笔记本闯了进来。林婉清推了推眼镜,眼神中满是期待:“知意、苏睛,我们听说你们要创立工作室?能不能带上我们?”周雨薇则晃了晃手中的bb机:“我表哥在中关村做电脑配件生意,能拿到内部价!”

沈知意合上电脑,示意两人坐下。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宿舍的水泥地上,她从抽屉里拿出两个红包,分别塞到林婉清和周雨薇手中:“今年有缘,这是见面礼,每人一万块。不过先说好,加入工作室可不是为了轻松赚钱。”她翻开策划案,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市场分析、项目规划和风险预案,“我们要做的,是用知识和技术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林婉清颤抖着打开红包,指尖触到崭新的钞票时眼眶泛红:“我家在山区,弟弟妹妹的学费一直没着落……”她哽咽着说,“但我更想证明,靠自己的本事也能改变命运。”周雨薇则兴奋地掏出一叠资料:“我研究过了,现在高校里电脑维修和软件安装需求很大,我们可以从这里切入!”

苏睛举起画好的logo,草图上,一颗燃烧的星星托起书本与电脑:“我们就叫‘星火创研社’,既要做商业项目,也要搞技术研发。”她的目光扫过众人,“知意负责战略和财务,我主攻设计,婉清擅长编程,雨薇打通供应链……”

接下来的半个月,宿舍成了临时工作室。四人白天上课,晚上窝在书桌前讨论方案到凌晨。沈知意利用星辰肉饼的人脉资源,联系到杭城的王思博团队远程支援;林婉清编写的“校园报修小程序”已经完成内测,能通过bb机实现故障实时上报;周雨薇则跑遍了中关村,谈妥了三家配件供应商。

8月15日,星火创研社正式开张。她们在宿舍楼公告栏贴上海报:“电脑维修、软件安装、海报设计——知识变现,就从这里开始!” 第一天,工作室就接到了十单生意。沈知意戴着袖章,在临时搭建的工作台前给客户登记信息;苏睛坐在电脑前,飞快地修改着社团招新海报;林婉清蹲在地上,专注地拆卸一台故障电脑;周雨薇则在电话里与供应商讨价还价。

“同学,我电脑开不了机了!”一位男生抱着主机冲进来,急得满头大汗,“里面有我毕业论文的初稿!”林婉清接过电脑,熟练地检测硬件、重装系统,两个小时后,当屏幕重新亮起,男生激动地掏出钱包:“多少钱?我全给!”沈知意笑着摆摆手:“按市场价,另外,我们还提供免费的数据备份服务。”

随着口碑传开,星火创研社的业务越做越大。她们不仅承接校内订单,还通过bb机网络拓展到周边高校。沈知意制定了严格的分成制度:40%用于团队发展,30%作为成员收入,20%投入公益基金,10%预留应急。“赚钱不是目的,”她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我们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创业生态。”

9月的一个雨夜,林婉清接到了老家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里泣不成声:“婉清,你寄来的钱救了咱们家!你弟弟妹妹都能继续上学了!”姑娘挂掉电话,泪水滴在键盘上。沈知意默默递上纸巾,打开工作室的公益基金账目:“下个月,我们在你老家捐建一个电脑教室。”

三个月后,星火创研社的办公室从宿舍搬到了学校创业园。开业那天,宿华特意从清华赶来,带来了湘西团队开发的智能维修诊断系统;李强寄来了定制的“星火肉饼”礼盒;就连远在杭城的沈宁,也通过bb机发来了财务优化方案。沈知意站在挂着“星火创研社”牌匾的门前,看着忙碌的伙伴们,在日记本上写道:“原来创业真正的意义,是让每个平凡的梦想都能找到绽放的舞台。宿舍灯下的这点星火,终将照亮更多人的未来。” 此时,窗外的北京灯火璀璨,与工作室里跃动的电脑屏幕交相辉映,仿佛预示着无限可能的明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