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54章 鸿门分野:从霸上沛公到汉中汉王的韬晦之路

汉元年十一月的函谷关,寒风卷着黄沙拍打着关门。刘邦站在城楼上,望着关内整齐的军旗,心里直犯嘀咕 —— 他刚收编了秦地十万降卒,转头就听说项羽封章邯为雍王,要把他堵在关中。身边的张良咳了咳:“沛公,项羽四十万大军正在赶来,咱得赶紧堵门啊。” 刘邦一拍大腿:“快,让樊哙带三万人守关,把函谷关给我焊死!” 他不知道,这道关门即将成为楚汉相争的第一根导火索。

当探子回报 “项羽兵至新安,坑杀秦降卒二十万” 时,刘邦正在咸阳宫清点府库。他握着账本的手猛地一抖 —— 项羽这杀星,果然和自己玩的不是一个套路。此前他还想着 “怀王之约” 能保关中,现在才明白:项羽的字典里,从来没有 “规矩” 二字。

“沛公,函谷关快顶不住了!” 曹无伤的急报打断了他的思绪。刘邦盯着舆图上的 “戏下” 二字,突然想起郦食其的话:“秦地富甲天下,谁占了关中,谁就攥住了天下的粮袋子。” 他咬了咬牙:“传我命令,征发关中子弟三万,烧了所有通往关东的栈道!” 说是防备诸侯,其实是给项羽看 —— 我刘邦没野心,就想在关中当个土财主。

项羽抵达函谷关时,望着紧闭的关门,气得把手中的玄鸟纹戟砸在地上。他刚在新安坑杀了秦降卒,满心想着入关后好好显摆一番,没想到被刘邦抢先一步。“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曹无伤的密报像把火,彻底点燃了他的暴脾气。范增在旁边冷声道:“沛公居山东时贪财好色,入关中却秋毫无犯,此其志不在小,若不早除,必成大患。”

但项羽没听见范增的话,他盯着咸阳方向的浓烟,想起当年破秦宫时的豪情,现在却像被人扇了耳光 —— 他不知道,自己即将在鸿门宴上做出改变命运的选择,更不知道,那个在沛县混酒喝的亭长,早已不是当年的手下败将。

项伯摸着黑钻进张良的营帐时,怀里还揣着刘邦送的玉璧。这个项羽的叔叔,心里惦记的却是当年张良救他的恩情。“赶紧走吧,明天项王就要发兵了!” 他拽着张良的袖子,却被反问:“沛公对我有恩,我若逃走,便是不义。”

刘邦见到项伯时,立刻摆出沛县老大哥的架势:“老哥,我守函谷关,纯粹是防贼啊,哪敢和项王作对?明天我亲自去谢罪,咱都是楚人,有事好商量!” 说着把一对玉璧塞给项伯,又加了句:“我连子婴都没杀,库房都封着,就等项王来清点呢。” 项伯点点头,觉得这沛公确实没野心,却不知这是刘邦最擅长的 “装孙子” 战术。

当刘邦带着百骑走进项羽大营,看见帐中寒光闪闪的戟尖,后背的冷汗浸透了中衣。项羽斜倚在主位上,盯着他的眼神像刀子:“沛公可知,你左司马说你想称王关中?” 刘邦立刻跪下:“臣与将军共击秦,臣侥幸先入关,日夜盼将军来,怎敢有异心?都是曹无伤造谣!”

范增急得直摔玉珏,项庄舞剑时,他恨不得亲自上手。但项羽却突然笑了:“罢了,沛公也是有功之人。” 这一笑,让范增心寒 —— 他知道,眼前这个不可一世的霸王,终究输给了自己的傲慢。刘邦趁机溜出营帐,对着樊哙的耳朵低吼:“快走,再不走就成烤肉了!” 马蹄声惊起寒鸦,他回头望着项羽大营的火光,攥紧了张良塞给他的保命符 —— 这一仗,他输了场面,却赢了生机。

项羽分封诸侯时,咸阳宫的炭火正旺。他大笔一挥,把刘邦赶到巴蜀之地,美其名曰 “汉王”,却不知道巴蜀在秦人眼中就是 “流放犯人的苦寒之地”。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秦将被封在关中,像三颗钉子钉在刘邦家门口,他以为这样就能困住刘邦,却忘了 “狗急了还跳墙”。

更绝的是,他把楚怀王赶到郴县,说什么 “古之帝者居上游”,实则是嫌弃这个傀儡碍事。田荣、陈馀这些老兄弟没得到封地,心里早就在骂娘,只有彭越还在梁地打野战,等着看笑话。范增看着项羽乱点鸳鸯谱,忍不住叹气:“竖子不足与谋,分封诸侯,便是把天下切成了十八块蛋糕,迟早要被人一块块抢走。”

当刘邦带着三万人马走进蜀地,看着陡峭的栈道,突然想起韩信说的 “东归之计”。他咬咬牙:“烧!把栈道全烧了!” 熊熊大火映红了秦岭,项羽在彭城收到战报,冷笑一声:“刘邦这是认怂了,这辈子别想出来了。” 却不知,刘邦正和韩信在汉中清点粮草,萧何从巴蜀运来的粮车络绎不绝,士兵们虽然唱着思乡曲,却在韩信的训练下成了铁军。

最绝的是,刘邦把秦地降卒编进军队,让他们喊着 “打回关中,收复家园” 的口号,这些被项羽坑杀兄弟的秦人,此刻成了刘邦最锋利的刀刃。韩信摸着佩剑笑了:“项王分封不公,诸侯离心,咱们只要撕开函谷关,天下就是咱的了。”

《史记?项羽本纪》里,司马迁用 “沐猴而冠” 形容项羽屠咸阳的举动,用 “放逐义帝” 点明他的失德。对比刘邦 “还军霸上,约法三章”,字里行间都是惋惜 —— 项羽输的不是兵力,是人心。宋代司马光更直接:“羽之亡,始于背约屠秦,终于放逐义帝,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项羽的十八路诸侯分封,其实是战国贵族政治的回光返照。他以为靠武力就能让诸侯臣服,却忘了秦灭六国后,郡县制才是历史潮流。刘邦后来 “郡国并行”,其实是吸取了项羽的教训 —— 纯分封会乱,纯郡县不稳,玩的就是折中主义。

韩信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成了军事教科书的经典战例。后世诸葛亮北伐、桓温伐蜀,都想复制这条路线,却再难有刘邦的天时地利 —— 项羽的暴虐让秦地百姓盼着汉军来解放,这才是暗度陈仓成功的真正原因。

鸿门宴的酒还没凉,项羽的分封令已经传遍天下。刘邦在汉中啃着巴蜀的糙米,项羽在彭城抱着秦宫的珍宝,两个曾经的兄弟,从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个靠 “忍” 字诀攒人品,一个靠 “暴” 字诀失人心。

当韩信在汉中训练骑兵,当萧何把巴蜀变成粮仓,当张良在帐中绘制天下舆图,刘邦集团正在完成从 “草台班子” 到 “正规军” 的蜕变。而项羽,还在为田荣的反叛头疼,为义帝的追杀烦心,为诸侯的背叛发火 —— 他不知道,那个在鸿门宴上向他赔笑脸的沛公,早已不是当年的沛县亭长,而是一只藏起利爪的赤龙,正等着时机成熟,一飞冲天。

历史的吊诡在于,最讲规则的刘邦,最终打破了项羽定下的分封规则;最任性的项羽,反而被自己创造的规则反噬。鸿门迷局,不过是楚汉分野的开始,真正的精彩,还在后头 —— 当刘邦还定三秦,当项羽陷入齐地泥潭,当韩信背水一战,那个曾经在沛县赊酒的混子,终将证明:在乱世中,能忍人所不能忍,能人所不能能,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