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28章 玄鸟泣血:申包胥哭庭与四代秦君的涅盘之路

秦哀公捏着楚国使者送来的玉璧,璧面上 “秦楚联姻” 四个鸟篆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十一年前,楚平王派使者来求秦女,说是给太子建娶妻,结果半路自己纳为夫人,如今又因太子建逃亡、伍子胥奔吴,楚国乱成一锅粥。“好个楚平王,抢了寡人的侄女,如今遭了报应,倒想起秦人来了。” 他将玉璧往案上一磕,裂纹如同楚国的版图般狰狞。

申包胥闯入雍城宫殿时,衣襟上还沾着随国的泥土,头发结着冰碴,活像个从黄泉爬出来的幽灵。他扑通跪在秦哀公面前,声音像生锈的剑刃划过青铜:“楚王奔随,吴军入郢,楚国就要亡了!” 殿中大臣皆惊,只见他眼中布满血丝,七日未食的躯体如同风中芦苇,却死死攥着楚国的符节。

哀公盯着他破破烂烂的袖口,那里绣着半只残破的凤鸟 —— 楚国的图腾在秦人玄鸟的注视下显得格外凄凉。“当年寡人侄女被楚平王强娶,如今楚国大祸,是天道轮回。” 他冷冷开口,却看见申包胥突然以头抢地,额头在青砖上砸出血痕:“秦楚联姻二十载,如今吴人破郢,下一个便是秦国!伍子胥掘楚王墓,鞭尸三百,此等狠人若灭楚,必西向攻秦!”

殿中响起窃窃私语,大夫公孙枝咳嗽一声:“君上,当年穆公救晋,换来令狐之败;如今救楚,能换什么?” 哀公望向殿外的玄鸟旗,想起穆公在崤山为秦军发丧的场景,突然看见申包胥已哭倒在地,却仍用手肘撑着身子,目光灼灼如炬。“罢了,” 他长叹一声,“楚人凤鸟虽折,秦人玄鸟不能看着中原大乱。” 于是点兵五百乘,命子车氏后人子车奄息之子子车乞为将 —— 当年韩原救主的三百野人后代,如今要去救楚国的凤鸟。

申包胥在秦军阵中看见伍子胥的吴军时,对方正站在郢都城头,手中长剑滴着楚王的血。“子胥,你我曾在郑国相遇,那时你说要灭楚,我不信。” 他勒住战马,看着曾经的友人如今形如恶鬼,“如今你鞭尸楚王,可曾想过楚国百姓?” 伍子胥大笑,笑声惊起寒鸦:“我父兄之仇,不共戴天!秦人来救楚,难道不是怕我灭楚后西进?”

子车乞的秦军如潮水般涌来,玄鸟旗与凤鸟旗在郢都街巷交织。子车乞看见伍子胥的战车,想起父亲曾说:“伍子胥是个疯子,但疯子的剑最可怕。” 他故意将战旗指向吴军粮草大营,那里囤积着从楚国粮仓抢来的粮食 —— 秦人最懂断粮之痛,当年令狐之败,便是栽在晋人的粮道埋伏。

吴军败退那晚,申包胥走进楚昭王的临时行宫,看见秦哀公的书信:“寡人教子车氏留五百乘秦军助你复国,不为别的,只为玄鸟与凤鸟曾同饮汉水。” 昭王捧着竹简痛哭,却不知哀公在雍城对着穆公灵位苦笑:“父亲,当年您借粮给晋人,如今我借兵给楚人,但愿这次不会再被背后捅刀。”

惠公即位时,孔子正在鲁国推行新政,消息传到秦国,老学士公孙痤摸着胡子笑了:“孔丘那套周礼,在鲁国都行不通,何况咱们秦国?” 惠公却盯着晋国送来的密信,中行氏、范氏反晋,智氏、赵氏攻之,六卿之乱让晋国无暇西顾。“晋人内斗,咱们正好西进。” 他指着地图上的大荔王城,那里囤积着西戎的战马。

五年秋天,秦军在黄河岸边 “堑河旁”,用木头和石头加固河岸,看似治水,实则为运兵。惠公站在新修的渡口,看见蜀人送来的黄金,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申包胥哭庭:“蜀人怕楚人,楚人怕吴人,吴人怕晋人,晋人怕六卿 —— 这天下,终究是弱肉强食。”

悼公十二年,孔子去世的消息传来,秦国上下并无太大波澜,只有曾见过孔子的商人说:“孔夫子在陈国被围时,曾说‘秦人有虎狼之相,却无礼乐之心’,如今看来,虎狼之相才是生存之道。” 悼公听了却笑:“若无虎狼之相,当年申包胥为何来求咱们?”

厉共公二年,蜀人来赂,送来的不是黄金,而是五名会驯象的技师。“蜀人想借咱们的手对付楚国。” 他把玩着蜀锦,突然看见大荔王城的密报:“义渠与大荔结盟,欲断秦西拓之路。” 于是点兵两万,亲自挂帅 —— 这是秦国第一次大规模攻打西戎城邦。

十六年的冬天,秦军包围大荔王城,城墙上的戎人用滚木礌石还击,却看见秦军推出从未见过的 “冲车”,车头装着玄鸟巨喙,一撞就是一个缺口。厉共公站在中军帐,听着前方传来的惨叫声,想起由余曾说:“戎人城防松散,可用机械破之。” 当秦军涌入王城,他看见大荔王的金冠滚落在地,突然明白:“当年穆公霸西戎,靠的是仁义;如今咱们开地千里,靠的是刀刃。”

二十四年,晋人杀智伯,三分其地,赵、韩、魏崛起。厉共公盯着地图上晋国的裂痕,突然感到一阵眩晕 —— 那个曾压得秦人喘不过气的晋国,如今分成了三块。“智伯一死,三晋各自为政,咱们东进的机会来了。” 他对太子躁公说,却没注意到自己咳在帕子上的血,比玄鸟旗还要红。

躁公二年,南郑反叛,消息传来时,他正在渭水河畔钓鱼。“南郑人嫌赋税太重。” 大臣小心翼翼地说,却看见躁公突然甩竿,钓线划破水面:“当年穆公设郡县,是为了百姓,如今百姓却反了 —— 是不是寡人的玄鸟旗,让他们觉得可以随便反叛?” 于是派军镇压,却在渭南遭遇义渠突袭,战马的嘶鸣声中,他突然想起厉共公临终前的警告:“内不稳,外必乱。”

怀公四年,庶长晁围宫时,怀公正在看穆公的兵法竹简。火光映红了宫殿,他摸着竹简上的玄鸟纹,想起即位时的誓言:“定要让秦人过上安稳日子。” 却听见宫外喊杀声震天,庶长晁的声音传来:“怀公苛待贵族,下台吧!” 他望着案头的鸩酒,突然笑了:“原来安稳日子,是要用寡人的血来换。” 仰头饮下,血洒在竹简上,将 “忠信” 二字染得通红。

灵公六年,晋军城少梁,灵公亲自率军抵御。他站在城头,看见晋军的旗帜上绣着分裂的三晋标志,突然想起父亲怀公的死 —— 贵族势力太大,连君位都能随意废立。“当年穆公敢诛三父族,寡人为何不敢?” 他握紧剑柄,剑鞘上的玄鸟纹突然断裂,仿佛预示着秦国内部的裂痕,比少梁的城墙更难修补。

关于申包胥哭秦庭,《左传》记载 “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但秦简中并无秦军伤亡记录,反而提到 “获吴甲胄三千”。由此推断,秦哀公救楚,除了道义,更因吴国若灭楚,必成秦东进大敌。申包胥的眼泪,不过是点燃秦君野心的引子 —— 就像当年穆公借粮,看似仁义,实则为了在晋人心中种下愧疚。

厉共公 “初县频阳”,是秦国第一次在新征服地区设县,出土的频阳秦简显示,当地百姓需同时服秦戎两种兵役,印证了 “胡汉杂糅” 的治国策略。这种务实政策,比孔子的周礼更适合战火中的秦国 —— 正如子车乞对士兵说的:“别管什么周礼秦法,能活着回家的,就是好法。”

当灵公看着季父悼子登上君位,成为简公,他突然明白,秦君的王冠从来不是荣耀,而是悬在头顶的利剑。从哀公救楚到灵公被废,五十余年,秦人在楚晋争霸、三晋分裂、戎狄环伺中蹒跚前行,每一步都踩着鲜血与阴谋,却始终未忘穆公的教导:“玄鸟的翅膀,是在暴风雨中练硬的。”

哀公的五百乘秦军回到秦国时,带回的不仅是楚国的谢礼,还有伍子胥的佩剑。哀公将剑挂在穆公灵堂,剑身上 “覆楚” 二字在烛光下忽明忽暗,如同秦楚关系的微妙。惠公时期,孔子相鲁,秦人却在大荔王城设立郡县,用戎人的战马训练骑兵,准备迎接下一场暴风雨。

厉共公伐义渠,虏其王,却在战利品中发现一面绣着玄鸟与狼图腾的旗帜 —— 原来义渠人早已偷偷崇拜秦人。躁公、怀公的内乱,让秦国暂时停下东进的脚步,却也让贵族势力得到清洗,为后来献公改革埋下伏笔。灵公被迫退位时,看着简公的仪仗,突然想起申包胥在郢都的话:“国家若要强大,必先学会止血。”

历史的车轮碾过春秋,驶入战国,秦君的谥号从 “哀”“惠”“悼” 到 “厉”“躁”“怀”,每一个都带着血色。但无论君位如何更迭,秦人的玄鸟旗始终在西陲飘扬,就像申包胥带回的凤鸟残羽,虽已破损,却与玄鸟的羽毛交织,在黄河西岸织就新的图腾。

当悼公在秦宫宴请三晋使者,看见赵、韩、魏的代表互相猜忌,他突然大笑:“当年晋国像块整铁,如今碎成三瓣,秦人终于可以逐个敲打了。” 使者们面面相觑,却不知这笑声里藏着多少代秦君的血泪 —— 从康公的令狐之耻到灵公的少梁之败,秦人用六十余年的时间明白: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只有自己的刀刃够快,玄鸟的翅膀够硬,才能在晋河沉钩的博弈中,最终成为收钩的人。

申包胥回到楚国后,常对人说:“秦人可怕之处,不在于他们的剑,而在于他们永远能从失败中长出新的爪子。” 这话传到秦国,厉共公听了只是一笑,继续研究从大荔王城缴获的攻城器械 —— 他知道,申包胥只说对了一半,秦人真正的可怕,是连失败都能变成养分,让玄鸟在破碎中,长出更坚硬的羽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