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3章 太康和少康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第3章 太康和少康

作者:带帽衣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12:19:05 来源:小说旗

启在涂山大会扛着青铜爵敬酒时,总忍不住用眼角余光扫向太子太康。这孩子十岁了,却总把木箭绑在战鹰腿上,追着鹿群跑遍山丘。\"过来!\"启把爵杯往石桌上一磕,太康的战鹰正掠过他头顶,爪子上还抓着半片鹿皮。 \"爹,你看这箭法!\"太康举着自制的骨箭,箭头还沾着鹿血。启盯着儿子晒黑的脸,突然想起自己当年在甘之战前磨戈的夜晚——那时他眼里只有权力,而太康眼里只有猎物。\"明天随我去看河渠。\"启把玉璜塞回腰间,那是大禹传给他的信物,如今被太康摸得发亮。

当战鹰带着燃烧的麻布扑向敌营时,启突然看见太康骑着小马在阵后观望,手里还攥着战鹰的哨子。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打下的江山,终将交给这个爱打猎胜过爱朝堂的儿子。\"别让战鹰伤了百姓。\"他对身边的伯益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启四十九岁那年,腰间的玉璜已经裂了三道缝。他躺在竹席上,看太康把鹿头骨摆在案头当摆件,突然咳嗽着说:\"你该学学怎么看水利图了。\"太康正给战鹰梳理羽毛,头也不抬:\"爹,有伯益叔叔在,看什么图?\"启盯着屋顶漏下的月光,想起大禹临终前的话:\"世袭制是条险路,得让子孙长出利齿。\"

启让太康跟着伯益学治国,这哥们儿却把朝堂当猎场。有次审议河渠维修方案,太康突然指着地图上的河道:\"这儿像不像鹿回头的曲线?\"伯益气得摔了竹简:\"太子,这是泄洪渠!\"太康却笑着吹起鹰哨:\"泄洪渠旁正好设猎场。\" 启把太康关在祖庙,让他对着大禹的木耒反省。太康摸着木耒上的刻痕,想起爷爷治水时三过家门不入的故事,突然觉得那木耒像根拴住他的绳子。深夜,他翻墙而出,战鹰在枝头等着他——比起祖庙里的规矩,还是山林里的风更自由。

大臣关龙逢跪在启的病榻前:\"陛下,太康王子......\"启摆摆手,盯着窗外太康追逐野兔的身影:\"他像我,又不像我。\"关龙逢欲言又止——启当年为继位血流成河,而太康却在猎物面前忘了王权的重量。 启临终前,把太康的手按在九州台上:\"这土台,是天下人的土,也是咱们禹家的根。\"太康盯着父亲逐渐冰冷的手,突然想起十岁那年,父亲在甘之战前对他说的话:\"儿子,咱们的旗号,是老祖宗的耒耜换的。\"如今耒耜还在,父亲的温度却没了。

太康继位那天,把大禹的木耒供在祖庙最显眼的位置,却在转身就把治国竹简塞进了鹿皮袋。他摸着腰间的玉璜,突然觉得这信物比战鹰的爪子重百倍——原来父亲当年的威严,不是来自青铜戈,而是来自每一道河渠的走向。

太康的早朝总在猎鹰的啼叫中开始。他举着刚猎到的白狐皮,对大臣们说:\"孤猎到这畜生时,它正喝着洛水——你们说,要不要在洛水边建个猎宫?\"关龙逢捧着河渠淤塞的报告,看着太康脚边打盹的战鹰,突然想起启临终前的无奈:\"龙逢啊,若太康实在不是治国的料,就让他当个自在的猎人吧。\"

后羿第一次拜见太康时,带着两只训练有素的猎犬。太康眼睛一亮:\"你驯兽的本事,比伯益如何?\"后羿跪下时,看见太康腰间的玉璜挂反了——那是大禹传下的信物,如今成了猎场上的装饰。\"臣的猎犬,能追着麋鹿跑三天三夜。\"后羿说这话时,目光扫过殿外的士兵,他们的戈矛上还沾着打猎的草屑。 当后羿的军队开进都城时,太康正在洛水畔布置猎网。他看着远处的烟尘,突然想起父亲启在甘之战前的眼神——那时的父亲像尊青铜像,而他此刻像只被追猎的鹿。\"天子要猎的,从来不是野兽。\"后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太康摸着胸前的玉璜,突然发现刻痕里还卡着父亲当年的血痂。

少康在有仍氏部落听舅舅讲太康失国的故事时,正用木棍在地上画猎场地图。舅舅突然用木耒敲他的头:\"别画这些歪歪扭扭的鹿颈,看看你太康伯伯的下场!\"陶片上的鹿头被敲出裂痕,少康摸着发烫的额头,听见母亲在灶台边叹气:\"太康继位那年,把洛水的泄洪渠改成了猎宫,现在河渠里全是鹿蹄印。\"

夜里,母亲缝补着大禹传下的粗布衣,月光透过草席照在少康脸上:\"你太康伯伯啊,把战鹰的爪子对准了百姓的粮仓,却让寒浞的戈矛对准了自己的后背。\"少康摸着布衣上的补丁,突然发现针脚走的是河道走向——原来母亲一直把复国的心思,藏在每一道针脚里。

少康第一次见到太康的战鹰,是在有虞氏部落的祭天仪式上。那只鹰蹲在虞思的肩头,爪子上还拴着半片鹿皮,正是太康当年在洛水猎宫的信物。\"这鹰能记住鹿群的踪迹,却记不住河道的走向。\"虞思摸着鹰羽叹气,少康却盯着鹰爪上的铜环——那分明是用大禹时期的青铜爵熔铸的。 他偷偷用木耒削了个鹰形船桨,把战鹰的尖喙改成疏导水流的弧度。舅舅看见后笑骂:\"你这是要让战鹰帮你挖河?\"少康把船桨放进溪水,看着它顺着水流稳稳前行:\"太康伯伯让战鹰烧了自己的粮仓,我让战鹰帮百姓引来源头活水。\"

少康站在纶邑城头,看着寒浞的士兵在河边巡逻,突然想起太康失国前的荒唐诏书:\"天下水患已平,河渠无需维修。\"他摸着腰间的木耒模型,那是用太康废弃的猎弓改制的——弓身刻着洛水的走向,弓弦换成了测量水位的准绳。 \"报!东夷部落答应借兵,但要十倍海盐。\"伯靡的汇报打断了回忆,少康却笑了:\"太康伯伯把海盐当猎场的赏赐,我拿海盐做复国的钥匙。\"他展开兽皮地图,上面用战鹰的羽毛标出寒浞的粮仓位置:\"当年太康在这儿建猎宫,现在咱们在这儿挖河道——让洪水冲垮他的荒唐。\"

少康的军队开进都城那天,太康的战鹰正蹲在祖庙的屋檐上。它盯着少康腰间的玉璜,突然发出一声哀鸣——那是当年启在甘之战时训练的信号,如今却成了亡国的挽歌。少康停住脚步,对着战鹰拱手:\"对不起,禹家的战鹰不该守着空荡的祖庙。\" 他走进祖庙,看见大禹的木耒歪在墙角,太康的鹿头骨摆件滚落在地。当双手握住木耒的瞬间,少康突然泪流满面——这是太康从未触碰过的重量,是启临终前想传给儿子却没能传递的责任。他带着木耒走向九州台,身后跟着捧着海盐、扛着耒耜的百姓,战鹰突然展翅,掠过他的头顶,飞向远方的河渠。

少康在修复洛水泄洪渠时,挖到了太康当年丢弃的猎箭。箭头的鹿纹已经被泥沙磨平,却意外地适合作为测量水深的标尺。他把箭杆插在渠边,对身边的匠人说:\"太康伯伯的猎箭,现在能测水了。\" 深夜,他对着星空举起太康的玉璜,月光穿过裂痕,在地上投出河渠的影子。\"伯伯,你把玉璜戴反了十七年。\"少康轻声说,\"其实玉璜的刻痕,从来不是猎场的边界,而是河道的走向啊。\"远处传来战鹰的啼叫,这次不是捕猎的信号,而是河渠通水的欢呼。

太史公云:当耒耜遇见猎弓 太康和少康,像是禹家的两面镜子:一个把耒耜供在祖庙,却在猎场上丢了天下;一个把猎弓改成耒耜,在废墟上重建家国。他们的故事说穿了很简单:当权力变成猎鹰的爪子,就会抓不住民心;当责任化作耒耜的木柄,才能插进土地里生根。 少康的聪明,在于看懂了太康的失败——世袭制不是血统的护身符,而是耒耜的接力赛。他从太康的鹿头骨里挖出治国的道理,在战鹰的翅膀下找到疏导的方向,最终让禹家的血脉,从荒唐的猎场回归到踏实的河渠。这大概就是历史的真相:真正的传承,从来不在玉璜的刻痕里,而在每个子孙握起耒耜时,手掌心的温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