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32章 玄鸟终章 吕不韦权谋与始皇帝加冕的帝国挽歌

庄襄王握着大赦令的竹简,指尖划过 “施德厚骨肉” 的朱砂字,案头的玄鸟灯台正将影子投在《商君书》的残页上。元年的春日,他站在咸阳宫的飞檐下,望着吕不韦率军归来的尘土 —— 那是去讨伐谋秦的东周君,车舆上载着周室的祭器,却独独留着阳人地的封地。“相国这是要学穆公留晋惠公?” 他问身边的蒙骜,老将军的铠甲还沾着巩邑的泥土:“周室若灭,天下必谓秦无义,相国这步棋,妙在留一线香火。”

吕不韦踏入阳人地时,东周君正在废墟上修补残破的周鼎,青铜碎片映着他佝偻的背影。“天子九鼎,秦已得八,” 吕不韦的玉笏敲在断鼎上,惊飞了栖息的寒鸦,“留您守着最后一鼎,不是怕天谴,是让天下看看,秦人比周室更懂天命。” 东周君抬头,看见吕不韦腰间的玄鸟纹玉珏 —— 那是庄襄王亲赐的相国印信,突然想起三十年前,这个人还是邯郸城里倒腾玉器的商人,如今却握着六国的生死簿。

蒙骜的大军压境成皋时,韩桓惠王正在太庙祷告,手中的龟甲裂成三瓣。“秦人要的不是土地,” 他对着祖先牌位苦笑,“是打通三川郡的咽喉。” 当韩使捧着地图跪迎秦军,蒙骜却盯着地图上的鸿沟水系:“当年魏惠王挖这鸿沟,想阻我秦军,如今却成了韩魏的分界 —— 告诉韩王,秦人修路,比你们挖沟更快。” 三川郡设立那日,庄襄王亲自在地图上画下玄鸟图腾,笔尖在 “大梁” 二字上停顿 —— 那里曾是魏惠王的都城,如今成了秦人的东大门。

二年的太原城头,蒙骜看着赵军的炊烟在晋阳故地升起,想起四十年前跟着白起攻赵的场景。“那时武安君说,赵人硬骨,需用文火慢煨,” 他摸着剑柄上的凹痕 —— 那是长平之战被赵括军砍中的印记,“如今咱们改煨为炖,定要让太原变成秦人马场。” 三万秦军像玄鸟掠过吕梁山脉,赵军的胡服骑射在秦弩面前折翼,蒙骜站在晋祠废墟,看着赵人丢弃的弓箭,突然长叹:“赵武灵王若在,何至如此?”

三年的河外之战,魏无忌的五国联军像黑云压境。蒙骜的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他望着联军中飘扬的齐楚燕赵魏五色彩旗,突然笑了:“当年张仪破合纵,靠的是连横;如今咱们破合纵,靠的是玄鸟的爪子。” 可惜弩箭终究挡不住联军的潮水,当秦军且战且退,蒙骜看见魏无忌的战车逼近,突然想起庄襄王的密旨:“若败,必保三川郡不失。” 他亲自断后,铠甲上的箭簇比玄鸟的羽毛还密,却始终没让联军跨过黄河半步。

庄襄王临终前,握着嬴政的手放在玄鸟旗上,旗角的焦痕还是去年五国联军火攻留下的。“不韦相国说,你生时有异象,” 他盯着儿子眼中倒映的烛火,“但记住,玄鸟能飞,不是靠天命,是靠每片羽毛的硬骨。” 十三岁的嬴政摸着父亲遗留的玉珏,上面新刻了 “始皇帝” 三字,突然听见窗外传来吕不韦的车辇声 —— 那个永远带着商人气息的相国,正捧着周室最后的祭器,准备为新君铺就登基的玉阶。

二十六年的咸阳宫,嬴政看着丞相王绾捧来的三十六郡图,突然抽出鹿卢剑,在 “陇西郡” 旁刻下自己的姓氏。“朕是赵氏,更是嬴姓,” 他的剑尖划过 “秦氏” 二字,“从今天起,天下只有秦郡,没有嬴赵。” 九鼎陈列在咸阳宫时,他亲自用玄鸟纹覆盖了鼎身的饕餮,工匠们发现,始皇帝刻刀下的玄鸟,翅膀比穆公时期的更宽,喙部比昭襄王时期的更利 —— 那是吞噬八荒的姿态。

胡亥握着赵高递来的诏书,墨迹未干的 “赐死扶苏” 四字像条毒蛇。他望着窗外的玄鸟旗,突然想起始皇帝东巡时,自己趴在车架上看见的东海日出 —— 那时的玄鸟旗在船头猎猎作响,父亲说那是 “天命所归”。“丞相说,扶苏若立,必改商法,”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可商法是秦人骨,改了骨,玄鸟还能飞吗?” 赵高低头,袖中藏着始皇帝未发的遗诏,玉笏上的玄鸟纹被他的冷汗浸得模糊。

子婴坐在咸阳城头,看着刘邦的军队逼近,手中的降表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摸着腰间的玄鸟玉佩 —— 那是庄襄王时期的旧物,突然想起吕不韦当年在阳人地说的话:“留一线香火,便是留一线生机。” 可惜秦人没等来生机,却等来了项羽的烈火。当阿房宫的火光映红天际,子婴望着火中若隐若现的玄鸟影子,突然明白:始皇帝用铁血铸的帝国,终究毁在了铁血太过 —— 玄鸟能吞日,却忘了给天下留一丝晨光。

司马迁握着狼毫,看着案头的《秦本纪》残稿,竹简上的 “赵氏” 二字被墨汁晕染。他想起在咸阳采访时,老秦人指着玄鸟旗说:“我们是嬴姓,更是秦人。” 当年造父封赵城,嬴姓分支无数,可最终让 “秦” 字响彻天下的,却是被视为戎狄的西陲一支。“秦之先,伯益佐禹,” 他对着烛火喃喃,“伯益若知后世子孙吞**、焚诗书,会否后悔教秦人驯马?”

历史的尘埃落定,庄襄王的大赦令早已泛黄,吕不韦的阳谋成了史书上的几行小字,始皇帝的九鼎在战火中失落。但每当秋风掠过咸阳原,仍能听见玄鸟的悲鸣 —— 那是庄襄王临终前的叹息,是蒙骜河外之战的怒吼,是子婴投降时的无奈。秦人用五百年织就的玄鸟图腾,最终在始皇帝的加冕中达到巅峰,又在胡亥的昏庸中迅速陨落,就像那盏陪伴庄襄王的玄鸟灯台,油尽灯枯时,却照亮了整个帝国的黎明与黄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