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7章 少康之后的故事

少康凭借非凡的智慧与坚韧的毅力,成功复兴夏朝,为这个古老的王朝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他的统治宛如明亮的火种,在历经太康失国与寒浞之乱的黑暗后,重新点燃了夏朝繁荣的希望。然而,历史的车轮无情地滚滚向前,少康的时代虽辉煌,却也只是漫长历史中的一段篇章。

少康在位期间,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国家的重建与发展。 随着岁月的流逝,少康步入暮年。他深知,自己的身体已大不如前,挑选合适的继承人成为当务之急。他的几个儿子中,长子忠厚老实,但缺乏果敢决断的能力;次子聪慧机灵,却有些心浮气躁。

少康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他多次召集伯靡、老匠人等心腹商议,众人也各执一词。最终,少康考虑到王朝的稳定与发展,选择了性格沉稳、对农业和水利事务较为上心的次子继承王位,期望他能延续自己的中兴事业。在传位仪式上,少康紧紧握着次子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儿啊,这夏朝的江山来之不易,是无数百姓的心血铸就。你要记住,少康的耒耜精神不能丢,要让这土地继续为百姓带来福祉。” 次子含泪点头,暗暗发誓要守护好这份基业。

仲康登上王位时,少康留下的繁荣景象仍在延续,但也面临着诸多潜在的挑战。他深知父亲少康的中兴之路充满艰辛,自己肩负着守护这份基业的重任。仲康延续了少康时期的诸多政策,继续大力支持河渠的维护与修缮。他时常与伯靡一同巡查河渠,伯靡指着一处渠段说道:“陛下,此处泥沙淤积,虽未影响水流,但长久以往,恐生隐患。” 仲康眉头紧锁,当即下令增派人手,加快清淤进度。在他的重视下,河渠系统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有一年,临近汛期,伯靡忧心忡忡地向仲康报告:“陛下,今年雨水似乎比往年多,河渠多处都有淤积,怕是难以承受汛期的水量。” 仲康听闻,立刻亲自前往各段河渠查看。他不顾泥泞,沿着渠堤一路走,一路仔细观察,看到淤积严重的地方,就当场与随行官员商讨解决方案。回到都城后,他迅速组织了大规模的清淤行动,还亲自到工地给百姓们鼓劲:“大家加把劲,把河渠清理干净,咱们今年的收成才有保障。这河渠可是少康先王留给咱们的宝贝,不能在咱们手里出问题。” 在仲康的带领下,百姓们齐心协力,赶在汛期前完成了清淤工作,成功抵御了洪水的侵袭。

在商业方面,仲康积极与东夷保持密切往来,进一步巩固盐道贸易。玄甲前来朝见时,带来了东夷最新的潮汐历法,并献上改良后的贝壳币,背面不仅刻有少康渠的走向,还增添了一些东夷独特的图案。仲康大喜,对玄甲说道:“东夷与我夏朝向来亲如一家,如今这贝壳币更具特色,定能促进双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他鼓励国内的商人积极参与贸易活动,使得夏朝的商业愈发繁荣,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有个年轻的商人,原本家境贫寒,靠着仲康鼓励商业的政策,做起了海盐生意。他从玄甲的贝壳船上进货,再到各地集市售卖。一开始,他不懂经营,亏了不少钱,但仲康得知后,派人教他如何辨别海盐的品质、如何与买家谈判。在仲康的帮助下,这个商人逐渐走上正轨,生意越做越大,还带动了周边许多人一起参与商业活动。他感激地说:“要不是陛下的好政策,我哪有今天的好日子。这夏朝在陛下的治理下,肯定会越来越兴旺。”

然而,仲康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在朝堂之上,一些旧贵族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他们对少康时期兴起的以民生为导向的新政心存不满,认为这些政策削弱了他们的特权。他们暗中勾结,试图恢复旧制,一时间,朝堂上暗流涌动。仲康察觉到这一情况后,果断采取措施,他召集贵族们进宫,严肃地说道:“少康先王历经磨难,才让夏朝重焕生机。如今的政策皆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和百姓的福祉,谁若妄图破坏,定将严惩不贷。” 在仲康的强势打压下,旧贵族的阴谋暂时未能得逞,但这也为夏朝未来的统治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

有个叫敖伯的旧贵族,心中对新政极为不满,他私下联络了几个志同道合的贵族,商议如何推翻新政。他们计划在一次朝会上,集体向仲康发难,要求恢复旧有的土地分配制度和税收政策。然而,他们的计划被仲康安插在贵族中的眼线得知,仲康提前做好了准备。朝会上,敖伯等人刚提出诉求,仲康便严厉斥责:“你们这些人,只想着自己的私利,不顾国家和百姓。少康先王为了夏朝的复兴,付出了多少心血,你们却要将这一切毁掉。来人,将敖伯等人拿下,关入大牢!” 经此一役,旧贵族们暂时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但他们心中的怨恨却更深了。

仲康在位期间,虽兢兢业业,努力维持着夏朝的繁荣,但长期的操劳与复杂的政治斗争,让他身心俱疲。最终,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后,仲康遗憾离世,他的儿子相继位,而此时的夏朝,正悄然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等待着新的挑战与变革。

仲康临终前,拉着相的手,气息微弱地说:“儿啊,一定要守护好夏朝,那些旧贵族不安分,你要小心应对。记住,少康先王的路不能走偏……” 话未说完,便闭上了双眼,相悲痛万分,发誓要继承父亲的遗志,让夏朝继续繁荣下去。

相继位时,夏朝的内部矛盾已逐渐显现,外部也面临着一些部落的不安分。相自幼接受严格的王室教育,对少康时期的中兴历史耳熟能详,心中满怀对先祖的敬仰与对国家的责任感。他继位后,决心继承少康与仲康的遗志,进一步发展夏朝。 相大力推动农业技术的改进,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扩大农田面积。他亲自到田间地头,向百姓传授新的种植方法,还设立了农业奖励制度,对那些粮食产量高、土地管理好的农户给予奖励。在他的带动下,夏朝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粮食储备日益充足。

有一年秋收,相前往丰收的农田视察,看到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农户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心中满是欣慰。他对身边的官员说:“百姓能有这样的收成,是他们勤劳的结果,也是我们朝廷政策得当。要继续鼓励大家,让这丰收的景象年年都有。” 他当场奖励了几位丰收大户,为他们颁发了精美的农具和粮食补贴,激励更多百姓用心耕种。

然而,内部旧贵族势力的问题却愈发严重。他们为了恢复往日的特权,不仅在朝堂上与支持新政的官员激烈争论,还在民间散布谣言,扰乱民心。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旧贵族抵制新政、拒绝缴纳赋税的情况。相对此深感忧虑,他多次召开朝会,试图调解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但收效甚微。 有一次朝会上,旧贵族代表与新政官员就土地政策展开了激烈争论。旧贵族代表说道:“先王时期的土地分配制度才是合理的,如今这些新政,让土地都被那些平民占了去,我们贵族的利益何在?” 新政官员则反驳:“少康先王的政策是为了让土地得到充分利用,让百姓都能吃饱饭。你们只想着自己的私利,不顾国家的发展。”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上一片混乱。相坐在王位上,看着这一幕,心中无奈又焦急。他大声说道:“大家都别吵了!夏朝的发展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不是为了某一方的利益。我们要以国家和百姓为重,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但旧贵族们早已被私利蒙蔽了双眼,根本听不进相的话。

与此同时,外部的东夷部落中,部分势力因对盐道贸易的利益分配产生不满,开始蠢蠢欲动。他们频繁在边境地区进行骚扰,抢夺夏朝百姓的财物,破坏边境的安宁。相得知后,立即调派军队前往边境驻守,并与东夷首领进行多次谈判。在一次谈判中,相义正言辞地对东夷首领说道:“少康先王与玄鸟首领签订的盐道契约,让双方都受益良多。如今你们无端挑起争端,破坏和平,是何道理?” 东夷首领虽表面上表示歉意,但暗中仍在积蓄力量,双方关系愈发紧张。 边境的百姓深受其扰,纷纷向相哭诉。

有个边境村庄的村长来到都城,跪在相的面前:“陛下,东夷人太过分了,他们抢我们的粮食,烧我们的房子,百姓们苦不堪言啊。请陛下为我们做主。” 相看着村长满脸的疲惫与悲伤,心中一阵刺痛。他安慰村长:“你放心,朕定会让边境恢复安宁。” 他一方面加强边境的军事防御,组织百姓修筑防御工事;另一方面,继续与东夷进行外交斡旋,试图化解矛盾。然而,东夷部落中的激进势力并不愿意轻易罢手,战争的阴云逐渐笼罩在夏朝的边境。 在应对内忧外患的过程中,相逐渐感到力不从心。

长期的压力让他身心疲惫,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在一次外出巡查边境时,相不幸感染疾病,尽管随行的太医全力救治,但他还是没能战胜病魔,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相的离世,让夏朝陷入了更加动荡的局面,而此时,一个对夏朝命运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孔甲,即将登上历史的舞台。

相临终前,望着夏朝的天空,心中满是不甘:“夏朝啊夏朝,我虽努力守护,却还是未能让你摆脱困境。希望后来者能重振夏朝,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夏朝未来的担忧与期望。

孔甲是相的侄子,他自幼便对神权之事充满浓厚兴趣。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祖庙中被供上神坛、闪耀着金粉的耒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他却错误地认为泥土是耒耜的耻辱,是低贱的象征。在他的内心深处,对少康时期那种务实、亲力亲为的治国方式并不认同,反而对寒浞时期的猎鹰图腾和神权统治有着一种莫名的向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