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88章 种地皇帝的硬核日常:刘秀的乱世扫尾计划

建武三年的冬天,洛阳城飘着细雪。刘秀坐在南宫却非殿里,看着案头堆积的军报直皱眉 —— 邓奉在堵乡造反,铜马余贼又立了个叫孙登的天子,最麻烦的是赤眉军还在关中折腾。他搓了搓冻僵的手,对身边的岑彭说:\"当年在河北收编铜马军,没见这么多幺蛾子,看来这天下啊,就像咱老家的麦田,总有些顽固的杂草得拔掉。\" 殿外的宫灯在风雪中摇晃,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像极了当年在舂陵田间挥锄头的模样。

邓禹在回溪被赤眉军打败的消息传来时,刘秀正在吃午饭。他筷子一抖,差点把热汤泼在诏书上:\"邓禹这小子,当年昆阳之战多机灵,怎么现在跟赤眉硬碰硬?\" 当即派冯异去接手西线,临走前特意叮嘱:\"赤眉军拖家带口几十万人,老弱妇幼占了一半,缺的是粮食,咱跟他玩 ' 饥饿游戏 ',别硬刚。你看他们一路抢不到吃的,军心早乱了。\"

冯异领命而去,在崤底设下埋伏。他让士兵把旗帜插满山头,又在山谷里囤了些发霉的粮食,赤眉军果然上当,追着 \"粮草\" 钻进了包围圈。建武三年闰月,冯异一声令下,滚木礌石齐下,赤眉军死伤惨重。刘秀听说残兵往宜阳跑,亲自带着六军去 \"围堵\",路上还跟将士们开玩笑:\"当年收编铜马军,咱们靠的是 ' 推心置腹 ',这次对付赤眉,得让他们看看咱汉军的阵仗。\"

到了宜阳,刘秀让士兵把战马排成方阵,盔甲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战鼓敲得地动山摇。赤眉军首领刘盆子隔着老远看见,手里的玉玺差点掉在地上:\"早听说铜马帝的军队像铁桶,没想到比王莽的新军还唬人!\" 他身边的谢禄哆哆嗦嗦地说:\"要不咱降了吧,跟着您混,至少能吃饱饭。\" 于是刘盆子带着十万大军,抬着传国玉玺跪在路上。刘秀看着跪在雪地里的赤眉君臣,想起当年在河北收编铜马军时,那些降兵也是这般狼狈,叹了口气:\"你们啊,跟铜马军一样,都是被乱世逼的。把兵器交了,粮食管够。\" 他特意给刘盆子安排了个 \"赵王郎中\" 的闲职,每月领一石米,刘盆子感动得直磕头:\"早知道陛下这么仁义,咱何苦跟着赤眉瞎折腾?\"

长安百姓听说赤眉军投降,偷偷跑到宜阳围观。有个叫王老汉的百姓,家里祖坟被赤眉军挖了,此刻却抹着泪说:\"刘皇帝真是咱的救星,赤眉军在长安烧杀抢掠,现在可算盼来官军了。\" 刘秀听说后,专门派了一支千人队去长安修复皇陵,还下诏:\"敢动百姓祖坟者,斩!\"

彭宠在渔阳自称燕王时,刘秀正在舂陵老家祭祖。他捧着酒杯祭拜哥哥刘演,听说彭宠造反,气得把酒杯摔在地上:\"当年帮他守幽州,借他三千突骑、两万石粮食,现在翅膀硬了就翻脸?\" 但到底念旧情,先派了个能言善辩的使者去劝降:\"你跟着我打天下,以后封侯拜相少不了,何必学王莽瞎折腾?\" 彭宠却把使者的耳朵割了送回来,刘秀一拍桌子:\"给脸不要脸,那就打!\"

派去平叛的吴汉刚到渔阳,就听说彭宠被自家仆人子密杀了。子密拎着彭宠的人头来投降,刘秀看着那颗血淋淋的头颅,叹了口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他封子密为 \"不义侯\",却私下对身边人说:\"背叛主公的人,赏他爵位只是权宜之计,以后谁还敢用这种人?\" 渔阳百姓听说彭宠伏诛,家家户户放鞭炮,有个老猎户特意送了张虎皮给刘秀:\"陛下,这是咱猎户的心意,当年彭宠抢了我们的猎物,现在终于能安心打猎了。\"

对付张步就没这么轻松了。这个在齐地称王的家伙,不仅杀了刘秀的使者伏隆,还把齐地折腾得民不聊生。刘秀派耿弇去收拾他,临走前拍着耿弇的肩膀说:\"当年你跟着我打邯郸,现在打张步,可别让他跑了。听说他手下有个叫苏茂的猛将,你得多加小心。\" 耿弇果然不负众望,在临淄摆下 \"长蛇阵\",把张步的军队切成几段。张步走投无路,砍了苏茂的头来投降,跪在刘秀面前直哆嗦:\"陛下,我瞎了眼,不该杀伏隆,您就饶了我吧。\" 刘秀看着他狼狈的样子,摆摆手:\"罢了,齐地百姓经不起折腾,你就留在临淄当个平民吧,再敢闹事,定斩不饶。\" 齐地百姓听说张步投降,奔走相告:\"以后不用交重税了,刘皇帝的军队来了,咱能安心种桑养蚕了。\"

十二月的诏书一下,洛阳的宗正寺炸开了锅 —— 王莽废的列侯都要恢复爵位。有个叫刘显的宗室子弟,当年被王莽抄家,如今住在破庙里,接到诏书时以为是骗局,直到宗正寺的官员亲自来认亲:\"您是舂陵侯的后裔,陛下让我们接您回封地。\" 刘显抱着族谱哭成泪人:\"三十年了,终于能给祖宗上柱香了。\" 刘秀特意交代宗正卿:\"别光看族谱,得查清楚血脉,别让那些冒牌货混进来。当年王莽乱政,多少宗室子弟流落在外,咱老刘家不能让他们寒心。\"

最让百姓称奇的是 \"野谷旅生\" 的奇观。王莽末年,黄金一斤才能换一斛粟,现在漫山遍野长满了野谷,麻豆没人种却长得格外旺盛,野蚕结的茧子铺满山阜。洛阳的老猎户王大爷说:\"这是老天爷给刘皇帝的祥瑞,当年铜马帝收编百万大军,现在连野谷都来帮忙了。\" 刘秀却很清醒,下诏让百姓趁机开荒:\"野谷不能吃一辈子,把荒地开出来,种上正经粮食,心里才踏实。各郡县派人教百姓开垦,缺少农具的,官府给补贴。\" 于是各地掀起了开荒热潮,不少流民趁机安定下来,开垦出成片的良田。

建武三年的大赦令,让洛阳监狱空了一半。刘秀特意加了条新规:八十岁以上、十岁以下,还有妇女,只要不是谋反大罪,别动不动就关起来。有个叫李阿婆的老太太,儿子因为偷了地主家一捆柴被牵连入狱,按新规被放回家,她逢人就说:\"刘皇帝的诏书,比当年王莽的苛法暖人心多了。以前衙门随便抓人,现在好了,咱老百姓终于能喘口气了。\"

更绝的是 \"女徒雇山\" 政策,女囚犯可以花钱回家,每天只要三百钱。长安的绣娘小莲,因为给起义军绣过旗帜被判刑,现在能花钱赎罪,她算了笔账:\"在监狱里做绣活,一天才赚二百钱,现在回家接活,一天能赚五百,还能照顾孩子。\" 这政策一出台,民间反响热烈,不少家庭凑钱赎回女眷,社会生产力一下子提高了。刘秀听说后,笑着对皇后阴丽华说:\"女人在家,家里才像个家,这政策算是给天下男人松了个大绑。\"

建武四年回舂陵,刘秀特意避开仪仗,带着几个亲随穿得像普通百姓,住在老房子里。当年的小伙伴刘大叔听说后,拎着一筐鸡蛋就来了:\"文叔啊,没想到你真成了皇帝,当年你在我家借过耕牛,还记得不?\" 刘秀拉着刘大叔的手不放:\"咋不记得?那年我种的粟米没收成,要不是您借我耕牛,我连种子都赔进去了。\" 乡亲们听说皇帝回来了,纷纷抱着自家的土特产来探望,刘秀让人摆开流水席,跟大家边吃边聊:\"当年我在这儿种地,叔父总说我没出息,现在回来,总算没给老刘家丢脸。大家有啥难处,尽管说,咱能解决的一定解决。\" 有个胆大的后生说:\"陛下,咱村的水渠年久失修,浇水得跑十里地。\" 刘秀当场拍板:\"明天就派工匠来,咱按当年修昆阳渠的法子,挖一条直通田间的水渠。\" 乡亲们感动得直抹泪,没想到当年的种地少年,当了皇帝还惦记着老家的水渠。

在太学的那次巡视,刘秀看见太学生们穿得单薄,书本破破烂烂,直接下令:\"给每个学生赐布帛二匹,课本全换成新的。\" 有个学生趁机提建议:\"陛下,太学的房子漏雨,冬天冻得握不住笔。\" 刘秀大笑:\"早给你们修了,开春就能住新房,要是还漏雨,你们直接来宫里找我。\" 儒生们激动得不行,有人当场写了篇《刘秀尊师赋》,把刘秀比作孔子再世,这事很快传遍天下,各地学子纷纷投奔洛阳太学。

大司徒伏湛被免官时,满朝震惊。伏湛是名儒,为人刚正不阿,因为反对刘秀封赏功臣过多,触怒了权贵。刘秀私下对他说:\"老伏啊,你太刚正了,现在天下初定,需要更灵活的人来调和各方。你先回家养老,等局势稳了,再请你回来。\" 转头任命侯霸为大司徒,还特意给伏湛送了一车珍宝和一本亲手批注的《尚书》:\"回家多读书,少操心朝堂事。\" 这种 \"软着陆\" 的方式,让功臣们心里踏实 —— 跟着陛下干,就算退休也能善终,不像更始帝那样卸磨杀驴。

对待降将更是讲究。朱鲔投降后,刘秀真的让他当了扶沟侯,有人不服,在朝堂上弹劾:\"朱鲔当年杀了陛下的哥哥,怎么能封候?\" 刘秀却严肃地说:\"当年他反对我,是各为其主,现在投降了,就是咱汉军的人。再说了,要是连降将都容不下,以后谁还敢归附?\" 后来朱鲔跟着吴汉打匈奴,每次冲锋都冲在最前面,逢人就说:\"陛下以德报怨,咱要是不卖命,良心过不去。\" 在一次战斗中,朱鲔为保护吴汉受了重伤,刘秀亲自去探望,感动得朱鲔热泪盈眶:\"陛下,我这条命,以后就是您的了。\"

建武五年大旱,洛阳周边的麦田都卷了叶,蝗虫遮天蔽日。刘秀没去求神拜佛,而是下了道诏书:\"查!看看哪个官吏苛酷,哪个监狱有冤情。天气不好,十有**是咱们没把百姓的事办好。\" 他派专员下去巡查,果然查出几个贪腐的县令,有的克扣赈灾粮,有的滥用私刑。刘秀大怒,当场斩了两个县令,罢免了十几个官员,百姓拍手称快:\"陛下这招比求雨管用,贪官少了,老天爷都跟着省心。\"

对待匈奴和西州,他更是务实。隗嚣在陇右拥兵自重,派儿子隗恂来洛阳当人质,刘秀表面高兴,私下对邓禹说:\"西州天高皇帝远,咱暂时管不了,先稳住隗嚣,别让他跟公孙述勾结。\" 窦融在河西归附,刘秀立马赏赐珍宝:\"只要你不添乱,河西的事你说了算,每年给朝廷交点特产就行。\" 这种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的策略,让边境百姓得了实惠 —— 至少不用打仗,能安心种地放牧,河西的商人还能跟中原互通有无。

随着残寇扫平,刘秀把重心转到种地。他下令丈量土地,打击豪强,南阳的老地主们慌了神,暗中抵制:\"当年陛下种地时,就看不得别人占良田,现在当了皇帝,更容不下咱们了。\" 但刘秀铁了心:\"天下土地,该是百姓的就是百姓的,谁也不能多占!\" 他派大司徒侯霸亲自督办,遇到 resistance,就派军队去震慑。有个叫李霸的豪强,占了几百顷良田,侯霸带人去丈量,他竟纠集家丁反抗,刘秀听说后,直接派吴汉去平叛:\"敢跟朝廷对着干,杀无赦!\" 从此,丈量土地顺利推进,不少佃户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地,干劲十足,南阳的粮食产量当年就翻了一番。

最让人称道的是 \"释放奴婢\" 政策。有个叫阿翠的奴婢,从小被主人虐待,按新规恢复自由,她跪在洛阳城门口哭了三天:\"终于能给自己活了,以后我要开个绣坊,再也不当别人的奴才。\" 这政策一推行,全国释放奴婢数以万计,劳动力多了,田里的庄稼长得更旺,手工业也兴盛起来。刘秀还下令:\"禁止虐杀奴婢,违者严惩。\" 有个地主打死了奴婢,被刘秀亲自过问,判了五年徒刑,从此没人敢虐待奴婢了。

洛阳的老吏王老头,在宗正寺工作了三十年,见证了刘秀给宗室续家谱的全过程:\"好些宗室子弟,流落在民间当乞丐,陛下让人四处寻访,只要流着老刘家的血,不管多远都接回来。有个叫刘平的,在颍川当樵夫,突然被认出是舂陵侯的后代,陛下封他为侯,他跪在地上直说 ' 做梦都没想到 '。\"

长安的乞儿小黑,现在成了卖炊饼的小老板:\"当年赤眉军来了,抢光了我的饼摊,我差点饿死。现在刘皇帝来了,派兵保护我们,还免税三年。我现在每天能卖几百个炊饼,攒钱娶了媳妇,过上了好日子。\" 他的炊饼摊前,总贴着张红纸,上面写着 \"皇帝万岁\",逢人就说:\"这是咱老百姓自己的万岁,不为别的,就为能吃饱饭、睡安稳觉。\"

渔阳的猎户老张,至今记得彭宠造反时的恐怖:\"那家伙把咱们的猎物都充军粮,谁敢反抗就杀谁。现在好了,刘皇帝的军队来了,给我们发猎具,还划了保护区,说 ' 靠山吃山,别学彭宠瞎折腾 '。现在我每天能打两只野兔,日子过得甭提多滋润了。\"

建武五年的冬天,刘秀站在洛阳城头,看着万家灯火,想起当年在河北收编铜马军的场景。从舂陵的种田郎到天下之主,他走了整整十年。这十年,他打了无数仗,收编过百万降军,也被背叛过、算计过,但始终没忘记当年的初心 —— 让天下百姓能安心种地。

他摸摸腰间的玉佩,那是哥哥刘演留下的,喃喃自语:\"伯升哥,咱老刘家的天下,总算是稳了。现在百姓能吃饱饭,能睡安稳觉,咱当年的血没白流。\"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还有婴儿的啼哭、妇人的呵斥,这些烟火气,比任何祥瑞都让他心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