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人间风华 > 第102章 太白有意匡社稷,摩诘灰心入空门

人间风华 第102章 太白有意匡社稷,摩诘灰心入空门

作者:邀月酌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7 13:00:01 来源:小说旗

“咳咳……”

李白从昏迷中悠悠醒来,捂住嘴巴轻声咳了两声,鲜血从手指间溢出。

毕竟,昨天消耗过度外加跌境,对李白的肉身来说也是不小的损耗。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李白看到床上熟睡的杨诚眉头舒展,嘴角含笑。

在这将来的半年里,李白所有修得的新生灵气都会投入太虚梦境之中,维持整个太虚梦境的运转,这也是司马承祯为什么说李白会白白耗费半年光阴的理由。

李白运起只恢复了一些的修为将手中的鲜血抹除,以免滴落到地上留下痕迹,而后起身向着屋外走去。

因为杨诚的病需要静养,他们便留在了张大夫的家中。

这也是小童的委托,毕竟小童打算为张大夫守陵三年以报救命之恩,便让李白二人暂住此地,也算是替他守住这间小院。

更何况,杨诚是张大夫此生之中最后一个病人,小童虽然对杨诚极其不喜,认为他就是害死张大夫的间接凶手,但是也不想让张大夫的名声毁在自己手上。

所以,杨诚在死之前,小童是不会主动驱逐李白二人的。

李白走出屋子,天才蒙蒙亮,门外响起了小贩的吆喝声。

普通人在为生活奔波,起早贪黑已经变成了他们生活的常态,却从没有抱怨过一声累。

或许在他们看来,能够每天吃上饱饭,不用忍饥挨饿,在过年的时候能够吃上一尾嫩鱼,能够为全家人都置办一身新衣裳,这就是真正的盛世了。

李白站在这烟火气之外静静看着,只觉得这个场景有些温暖。

没有来地他想起了幺妹儿与幺妹儿的娘亲,他还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跟着父亲母亲一起赈灾发粮的场景。

或许是心血来潮,亦或许是道心不稳,崇尚归隐山林,逍遥自在的李白萌生了入朝为官,守护好世间太平的想法。

要知道,入朝为官对于一个修士来说没有半点好处,李白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只是,他不想有更多“幺妹儿式”的悲剧出现了。

李白抬头望去,炊烟袅袅入云霄,那是家家户户的幸福。

他曾与师父赵蕤学习过数年的帝王术与纵横术,自信能够辅佐君王成就万世基业,正如青史之中的那些国之栋梁一般。

既然要做,以李白的傲气,他自然是要做到极致。

不为帝王师,便做朝中相。

“为天下苍生计……吗?”

李白轻声呓语,他突然有些能够理解父亲与大哥的选择了。

只是要他去巴结官员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若是对方值得尊重的话那便罢了,李白自然愿意以礼相待,可是小时候读书厌学那件事还历历在目,这让李白对大唐的官员天然抱有一些偏见。

若非大唐律法规定他身为商人之后无法走科举的路子,以李白的才华也无需为此感到头疼。

如果李白想要入仕的话,只有推举这唯一一条路子可以走。

而推荐便要去拜访有话语权的人,还需要有足够大的名气。

李白自然不担心自己的名气不够大,如今整个剑南道谁不知道李白的名号?

李白只是不知道该如何找到一位属于他的伯乐,若是说大唐那么多达官贵人他全部都瞧不上那也不尽然,就比如说官拜礼部侍郎的贺知章。

只不过,二人素未谋面,李白直接上门请求对方荐举那就未免太过不要面皮了点。

李白轻轻吐出一口气,将这个新目标放到了心底。

守望社稷的官员他要做,天下第一的修士他也要做,只有凡人才做选择,而他李白会靠自己把想要的牢牢抓在手中……

远在济州之地,与立志做大官的李白不同的是前不久被贬的王维。

是的,就是那位与李白并列天骄版的王维。

他二十一岁那年便中了进士,任太乐丞,负责音乐、舞蹈等教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之用。

只不过供职仅数月,就因属下伶人舞黄狮子而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黄狮子舞是专供皇帝享用的,故伶人私自作舞为不敬,累及王维得罪贬官。

长安官场之中有传言,这个黄狮子舞事件是有人嫉妒王维小小年纪就能够进士为官,特地给他下的绊子。

王维赴济州途中作《宿郑州》等诗,对官场的险恶以及同僚的两面三刀感到了有些失望,在济州担任司仓参军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在大荐福寺之中,有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正在与王维聊着天,二人虽然年纪差距极大,但是以平辈论交。

“施主,若是那位大唐的皇帝知道自己随手将一位天骄榜修士贬谪,他会不会后悔?”

“道光禅师说笑了,先不提原本我只是一个负责音乐、舞蹈教习的官员完全用不到本身的修为,况且陛下身边能人异士云集,也不缺我这么一个所谓的天骄榜第三。”

王维无奈地耸了耸肩,对着开玩笑的道光禅师开口。

“呵呵,施主过谦了,天骄榜的重量可不轻,单就战力而言,老衲我修炼这么多年也是拍马不及。”

道光禅师笑着摇了摇头,人与人之间天赋的差距有的时候真的会让人感到绝望。

“禅师才是过谦了,禅师乃是顿悟一派的扛鼎者,佛法精湛,摩诘自愧不如。”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顿悟一派,老衲算不得什么扛鼎之人,唯有慧能大师之徒神会禅师能够称得上如此盛赞。”

道光禅师摇了摇头,眼睛微眯,神情有些怅然。

自从慧能大师圆寂之后,禅宗便分为了南北两派,南顿北渐,即是顿悟与渐悟何为佛法真正大道之争。

慧能大师若是还在,身为禅宗六祖的他还能够以一己之力统合分裂,求同存异。

六祖入灭后二十年间,曹溪之顿旨沈废,两京之间皆宗神秀,由普寂等续树法幢。

神会禅师身为慧能大师的关门弟子,于而立之年宣扬顿悟佛法,为南派争得了一口气,欲振六祖之风。

只是,南北之争远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