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乡村中医到女性之友 > 第129章 民俗传承大高潮

从乡村中医到女性之友 第129章 民俗传承大高潮

作者:元骨大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7 14:24:03 来源:小说旗

青玉手环在腕间灼烧的温度尚未消退,顾长哥已经抓起粉笔在祠堂黑板上画出芒种倒计时。

石灰粉末簌簌落在青砖地面,与晒药场飘来的艾草香气混作一团。

\"三日后要复原整套《考工记》里的水钟联动装置。\"他指尖敲击着黑板上的节气歌谣图,青玉手环磕在木纹开裂的讲台边沿,震得王老艺人刚修复的机关傀儡眼珠滴溜溜转,\"但咱们的草药斗笠能配合傀儡戏演出——这才是活着的民俗。\"

晒药场的阳光斜射进雕花木窗,在顾长哥侧脸镀上金边。

李女青年望着他划重点时虎口暴起的青筋,忽然想起昨夜在药庐帮他碾药时,那些《天工开物》记载的老茧如何擦过自己手背。

\"怕什么!\"杀猪匠张老三突然拍案而起,震得青铜鼎里的药渣簌簌作响,\"当年瘟疫时顾大夫能配出九蒸九晒的避瘟散,还怕隔壁村那些绣花枕头?\"

这话激起晒药场外晾蓑草的媳妇们一阵哄笑。

顾长哥却盯着黑板上水钟与傀儡的联动图示,忽然抓起王老艺人搁在供桌上的枣木拐杖,杖头傩戏面具的眼眶正巧对准檐角铜铃。

叮——

青铜鼎内残留的雨水突然蒸腾成雾,在半空凝出《农政全书》记载的芒种三候。

年轻的药农们惊叫着躲开穿过祠堂的螳螂虚影,李女青年却看见顾长哥耳后沁出的汗珠,正沿着颈线滑进青布衫领口。

第二日天未亮,晒药场就炸开了锅。

几个去邻村打探消息的后生带回消息:赵家村请来非遗传承人复原了全套《东京梦华录》灯彩,钱家屯更是挖出明朝的织机要表演天女散花。

\"要不咱们给傀儡加个喷火机关?\"张老三握着杀猪刀比划,刀刃寒光映着王老艺人颤抖的白须,\"当年我太爷爷...\"

\"咱们有更好的。\"顾长哥突然掀开药庐角落的草帘,几十个浸着草药的斗笠正散发着安神香气,\"《本草纲目》写得分明,芒种佩兰可驱五毒——这些斗笠每个都编进了二十四节气药草。\"

李女青年看着他被蓑草割破的手指,忽然将连夜誊写的《文心雕龙》批注拍在案上:\"文书我来润色!

你只管教大家怎么让傀儡配合药雾演出。\"

最后那夜,青玉手环的裂纹完全愈合时,顾长哥正将最后一把艾草塞进傀儡腹腔。

王老艺人雕刻的机关齿突然咬合,带着药香的蒸汽从傀儡七窍喷涌而出,在月光下凝成《黄帝内经》的经络图。

\"成了!\"晒药场爆发的欢呼惊飞夜枭。

顾长哥回头看见李女青年倚着门框打盹,晨露在她发梢结成的晶莹,恰似那日斗笠上的朝露。

芒种当日的竞标会,顾长哥的青铜鼎甫一亮相就镇住了全场。

当二十四尊药草傀儡踩着《考工记》水钟的滴答声登场时,评委席传来茶杯翻倒的脆响。

\"快看!\"随着张老三一声吼,傀儡们突然张口吐出混着金粉的药雾。

隔壁村带来的明朝织机碰到药雾,竟自发织出带着《千金方》药符的锦缎。

评委们纷纷离座追逐空中凝结的《茶经》篆字,李女青年趁机将顾长哥推进展示台中央。

\"这不是戏法。\"顾长哥举起仍在蒸腾药雾的青铜鼎,青玉手环在阳光下流转着奇异纹路,\"是老祖宗说'药食同源'时,早给民俗文化埋下的活扣儿。\"

最后一声铜锣敲响时,晒药场的媳妇们突然扬手抛出百顶药草斗笠。

评委们接住的瞬间,斗笠自动渗出提神醒脑的佩兰香——这精巧的设计让竞争对手们颓然跌坐在明朝织机旁,眼睁睁看着顾长哥接过烫金证书。

欢呼声中,李女青年的拥抱来得猝不及防。

顾长哥颈间突然一凉,才发现她藏在衣襟里的枣木傩面项链,正贴着自己狂跳的脉搏。

晒药场的辛香被风卷着掠过颁奖台,将两人交织的影子投在青铜鼎上,恍若某种古老契约的印记。

暮色降临时,顾长哥独自留在空荡荡的展示台。

他摩挲着青铜鼎兽耳处新增的裂痕,忽然发现鼎内残余药渣竟凝成《周易》的卦象。

青玉手环毫无征兆地发出蜂鸣,鼎中卦象突然投射到星空,在北斗七星的位置组成陌生的星图。

远处传来张老三醉醺醺的吆喝,顾长哥迅速用蓑草盖住青铜鼎。

他没看见身后的傀儡们突然眨了眨镶嵌药草的眼睛,更没发现评委席最暗处的阴影里,有个戴傩面的身影正用朱砂笔在证书背面勾画着什么。

暮色中的青铜鼎泛着幽光,顾长哥望着鼎内凝结的卦象尚未回神,晒药场外突然炸开震天的铜锣声。

二十四盏药草灯笼依次亮起,将整个村庄照得如同浸在琥珀蜜蜡里——这是他们赢得传承项目后,上头特批的民俗文化示范村亮化工程。

“顾大夫!”张老三拎着酒坛撞开篱笆门,腰间新别着的非遗传承人铜牌叮当作响,“快看村口!”

青石板路上蒸腾着艾草熏烟,七十个药农踩着根据《考工记》复原的节气鼓点,将二十四节气药草编成斗笠舞。

更绝的是王老艺人新制的傀儡戏台——八台贴着金箔的机关傀儡正在演绎《黄帝内经》里的五行相生,每当木傀儡吐出混着佩兰香的雾气,台下孩童就举着糯米纸追着接那些凝成《千金方》字迹的露珠。

“您给看看!”王老艺人攥着雕刀从人堆里挤出来,山羊须上还沾着朱砂,“省里非遗中心说要给咱开专项传承班,这些后生……”他身后跟着十几个穿着潮牌卫衣的年轻人,个个捧着榫卯模型,有个染蓝发的姑娘正用手机直播傀儡腹腔里的草药机关。

顾长哥刚要开口,腕间青玉手环突然发烫。

他转头望见李女青年抱着文书从祠堂跑来,月白色改良汉服的下摆沾着新晒的蓑草。

她发间那串枣木傩面项链随步伐轻轻晃动,在灯笼映照下竟与青铜鼎上的纹路暗合。

“省台要来拍纪录片!”她喘着气将红头文件拍在顾长哥胸口,指尖残留着连夜批注《农政全书》的墨香,“文旅局特批了二十亩地建民俗体验园,还要复原《天工开物》里的水转翻车……”

话未说完,晒药场突然传来欢呼。

二十四尊药草傀儡集体转向他们,镶嵌着决明子的眼睛突然眨动,从口中喷出混着金箔的雾气。

那些雾气在空中凝结成《周易》卦象,又幻化成两人在颁奖台相拥的剪影。

张老三带头吹起口哨,晒蓑草的媳妇们笑着将药草香囊抛向这对璧人。

“咳,王老说要加个互动环节。”李女青年耳尖泛红,却把顾长哥的手攥得更紧。

她腕间新戴的青铜铃铛手串,正是用竞标会那尊鼎的边角料熔铸的。

夜色渐深时,顾长哥独自走上新建的观星台。

这是用非遗补助款建的,台基上刻着《甘石星经》的星图。

脚下村庄灯火通明,药庐改造成的传承中心里,年轻人正围着王老艺人学雕傩戏面具;晒药场变成了民俗大舞台,省剧团的演员们在排练根据他事迹改编的《悬壶济世》傩戏。

他摸出青玉手环对着星光端详,那些奇异纹路里似乎流动着青铜鼎投射的星图。

暖风送来山间梯田的稻花香,却裹挟着一丝不寻常的苦涩——是后山那片因申报生态村而荒废的草药田。

“顾大夫!”李女青年的声音混在夜风里,她提着药草灯笼拾级而上,改良汉服的广袖被风吹得鼓荡如帆,“文旅局领导说要把咱村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顾长哥转身时,灯笼暖光正好映亮她发间新别着的佩兰花。

那些在《本草纲目》里驱五毒的白瓣黄蕊,此刻却让他想起昨夜查看药田时,发现土壤板结的裂痕形状竟与鼎内卦象相似。

“你看。”他指向山下璀璨灯海,二十四节气灯笼在稻田里连成蜿蜒光带,“那些种灯笼杆的坑洞,是不是很像我们埋药渣的穴位图?”

李女青年笑着倚在他肩头,没察觉对方目光越过她的发顶,正凝视着黑暗中某片梯田。

那里有他偷偷保留的原始草药圃,昨夜巡视时发现几株《救荒本草》记载的野决明,叶片上莫名出现了青铜鼎纹路。

晒药场传来《文心雕龙》诵读声,年轻人们在新装的LEd灯下排练非遗节目。

王老艺人带着徒弟们调试巨型机关傀儡,说要让它在纪录片开机仪式上表演“神农尝百草”。

顾长哥突然握紧青玉手环。

当李女青年指着天上无人机组成的药草图案欢呼时,他分明看见西南方山谷腾起熟悉的药雾——那是他们为竞标会研制的金粉药雾,本该在三个月前就用完了。

“明天该去巡诊了。”他低头嗅了嗅她发间的佩兰香,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青铜铃铛上的《茶经》刻字。

山下传来张老三醉醺醺的吆喝,震得观星台护栏上几只夜蛾扑棱棱飞起,在灯影里划出类似星图的轨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