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的几天,是难得的放松期。
陈斌和苏晚晴虽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但眉宇间还是带着一丝对高考成绩的忐忑。毕竟,那是决定他们未来数年人生走向的关键一役。
唯有林风,像个没事人一样,一头扎进了“未来智能科技”的初创事务中。他忙着指挥装修公司布置新办公室,忙着和陈斌、苏晚晴讨论“考试助手”的升级方案和未来产品线的规划,甚至还在抽空研究下一步的投资方向(毕竟手握近两千万巨款)。
这天,在崭新但还略显空旷的办公室里,三人讨论完一个技术细节后,陈斌忍不住问道:“林风,高考成绩差不多快出来了吧?你……好像一点都不紧张啊?”
苏晚晴也好奇地看向林风。确实,从考完到现在,她就没在林风脸上看到过一丝一毫对成绩的担忧,那种笃定和从容,简直不像个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
林风闻言,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笑了笑:“紧张什么?该做的都做了,结果早已注定。”
“话是这么说,但万一……”陈斌还是有些不放心,“高考命题可是绝密,谁也说不准会考什么偏题怪题。”
“是吗?”林风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对别人来说或许是绝密,但对我来说……未必。”
陈斌和苏晚晴都愣住了:“什么意思?”
林风靠在椅背上,十指交叉,语气平淡地说道:“高考前,我花了点时间,用我自创的一套数据分析方法,对过去十年全国及本省的高考真题、教学大纲、重点中学模拟题、甚至是一些关键命题老师的公开论文和讲座内容,都进行了深度的交叉分析和模式识别。”
数据分析?模式识别?
陈斌这个技术宅隐约听懂了一些,但还是觉得匪夷所思。高考也能用数据分析来预测?
苏晚晴更是秀眉微蹙,她感觉林风说的东西,已经超出了她的理解范畴。
林风没有理会他们的惊讶,继续说道:“通过分析,我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规律。比如,语文作文的命题趋势,近几年越来越侧重于思辨性和时代性,而且往往会和当年的社会热点或重要的纪念节点(比如08奥运)隐晦关联。所以我考前就判断,今年的作文主题,大概率离不开‘和谐’、‘发展’或者‘传承’这几个关键词。”
苏晚晴和陈斌回忆了一下今年的作文题,好像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顿时目瞪口呆!
这……这预测也太准了吧?!简直就是押题!
“还有数学,”林风轻描淡写地继续,“我分析了近五年本省的数学卷,发现立体几何部分,用向量法求解的题目比重逐年增加,而且特别喜欢考查空间点到平面的距离问题。所以,我在复习时就特别强化了这方面的训练。”
陈斌倒吸一口凉气!他记得很清楚,今年的数学最后一道大题,就是一道极其复杂的向量法求解点面距离的题目,难倒了一大片人!
“物理也是,通过分析出题老师的偏好和近期的学术热点,我预测到电磁学部分会加大对‘洛伦兹力在非均匀磁场中的应用’的考查力度……”
林风不紧不慢地,将自己考前通过AI系统分析得出的“预测”结果,以“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的名义,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
他每说一条,陈斌和苏晚晴的眼睛就瞪大一分。
因为林风提到的这些预测点,几乎百分之百地命中了今年的高考真题!无论是作文主题、数学压轴题的类型、还是物理的难点侧重……全都说中了!
“林……林风……”陈斌结结巴巴地问道,看林风的眼神已经像是在看神仙,“你……你这哪里是数据分析,你这简直是开了天眼啊!你……你是不是提前搞到试卷了?”
也难怪他会这么想,这种精准度,已经超出了正常“押题”的范畴,更像是……作弊!
苏晚晴也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林风。她不相信林风会作弊,但眼前的事实又让她无法解释。
林风失笑地摇摇头:“我要是能搞到高考试卷,还用得着坐在这里跟你们分析?这纯粹是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和逻辑推演的结果。只能说,高考命题虽然力求创新,但终究还是有迹可循的。命题组的老师们,也是人,他们的思维习惯、知识背景、关注热点,都会在题目中留下痕迹。”
他顿了顿,看着已经被惊得说不出话的两人,补充了一句:“所以,对我来说,今年的高考,不是我去适应题目,而是题目……主动来适应我的准备范围。”
“这不叫预测考题,这叫……碾压命题组。”
碾压命题组!
这句话,如同平地惊雷,炸响在陈斌和苏晚晴耳边!
他们看着林风那云淡风轻却又自信满满的样子,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妖孽!真正的妖孽!
跟林风一比,他们这些所谓的学霸、技术宅,简直就是凡人!
苏晚晴看着林风,心中那份悸动再次不受控制地蔓延开来。这个男生,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她的认知,让她感到越来越……深不可测,也越来越……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