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交通大脑”的初步方案完成,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如何将这份凝聚了AI智慧和团队心血的报告,递交到真正能拍板决策的市政府领导面前,并说服他们采纳,才是真正的挑战。
林风很清楚,对于一个刚刚成立、创始人还是个刚高中毕业的毛头小子的科技公司,想要直接和市政府高层对话,难度极大。
但他也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省状元的身份、千万美金的融资背景、以及“智学星”App带来的日益增长的社会知名度。
他首先让公司的行政人员,以“未来智能科技”的名义,向市交通管理局递交了一份关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城市交通效率”的合作研究申请,并附上了部分脱敏的分析数据和初步构想。
同时,他也通过一些媒体渠道(他现在是媒体眼中的红人),在几次采访中“不经意”地透露出,未来智能科技正在利用AI技术,探索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社会性难题的可能性。
几番运作之下,再加上之前与公交集团的初步良好合作基础,以及可能有市里领导对这位“明星状元”的好奇,事情竟然出乎意料地顺利。
一周后,未来智能科技收到了市交通管理局的正式回复:局领导对他们的研究很感兴趣,邀请他们就“AI技术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做一次专题汇报。更让林风惊喜的是,听说分管科技与交通的副市长也会拨冗出席!
这绝对是一个极高规格的机会!
林风立刻带领团队,对原有的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打磨和优化。AI系统生成了更加精美、更具说服力的数据可视化图表和仿真动画;苏晚晴则反复演练汇报流程,确保表达清晰、重点突出;陈斌和王靖也准备好了随时进行技术细节的解答。
汇报当天。
市政府某间庄重、肃穆的大型会议室里。
林风、苏晚晴代表未来智能科技,坐在长条会议桌的一侧。
对面,是市交通管理局的局长、总工程师,以及几位相关处室的负责人。主位上,则坐着一位面容儒雅、不怒自威的中年领导,正是分管交通的李副市长。
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严肃,几位领导看着林风和苏晚晴这两个年轻得过分的“公司代表”,眼神中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
“小林总是吧?状元郎,久仰大名啊。”李副市长语气温和,但目光锐利,“听说你们公司在用AI技术研究解决我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想法很好,不过,这可不是个小工程啊。”
言下之意,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但别是纸上谈兵。
林风微微一笑,并不怯场:“李市长,各位领导,我们正是知道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才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力量。我们不敢说能彻底解决拥堵,但我们相信,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AI技术的应用,一定能找到有效的改善途径。”
没有过多寒暄,林风直接切入正题,苏晚晴则熟练地操作电脑,将精心准备的ppt投射到大屏幕上。
林风的声音沉稳而自信,他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简洁、最直观的方式,展示着他们的研究成果:
触目惊心的拥堵数据热力图,清晰地标示出城市交通的“痛点”; 基于海量数据(包括部分公交集团提供的脱敏数据)的AI诊断报告,精准剖析了拥堵的核心成因; “AI交通大脑”的整体构想,以及智能信号灯配时、公交线路优化、智能诱导分流等具体解决方案; 最后,也是最震撼的——优化前后的交通流动态仿真对比!
当看到大屏幕上,原本代表着拥堵的深红色区域,在AI系统的调度下,逐渐变成畅通的绿色,预测的平均通勤时间大幅缩短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低低的惊叹声!
坐在对面的领导们,脸上的表情,已经从最初的平静、审视,逐渐变成了惊讶、专注,最后是难以掩饰的震撼!
尤其是交通管理局的那几位技术专家,更是看得两眼放光!他们深知交通数据分析和优化的难度,林风团队展示出的这套方案,无论是数据处理的深度、模型构建的复杂度、还是解决方案的创新性,都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这……真的是一家成立才几个月的初创公司能搞出来的东西?!
“这个……信号灯智能配时,你们具体是用什么算法模型?实时性如何保证?”交通局总工程师忍不住提问。
“公交线路优化,你们考虑过实际的道路承载能力和乘客换乘需求吗?”局长也抛出了实际问题。
李副市长则更关心宏观层面:“这套‘AI交通大脑’,如果真的要落地,初步的投入成本大概是多少?数据安全和**问题如何保障?”
面对领导和专家们一连串犀利而专业的问题,林风对答如流。
他不仅详细解释了背后(经过AI“包装”的)算法原理和技术细节,还展示了关于成本效益分析、数据脱敏方案、以及参照国内外(主要是未来)标准的《AI伦理与**保护内部准则》(苏晚晴小组的初步成果)。
他的回答,既有技术深度,又有现实考量,更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完全不像一个刚离开高中校园的年轻人,倒像是一位深耕智慧交通领域多年的资深专家!
整个汇报过程,未来智能科技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技术实力,彻底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汇报结束,李副市长带头鼓起了掌。
“精彩!非常精彩!”李副市长看着林风,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小林同志,你们未来智能科技,真是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这份报告,数据详实,分析透彻,方案创新,而且考虑得非常周全!”他转向交通管理局的负责人,“交通局的同志们,我看这个‘AI交通大脑’的构想,非常有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且……大胆尝试!”
他看向林风:“你们提出的那个,在城南拥堵区域搞一个试点项目的建议,我看……原则上可以考虑!具体的技术对接和方案细化,交通局这边要全力配合!”
得到主管副市长的明确表态,这几乎等同于给项目开了绿灯!
“谢谢李市长!谢谢各位领导的信任!”林风心中一喜,但面上依旧保持着谦逊,“我们未来智能一定全力以赴,把试点项目做好,用实际效果来回报市委市政府的信任!”
会议结束,李副市长特意走过来,和林风握了握手:“小林同志,好好干!我看好你,也看好未来智能!希望你们能为我们东海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这份来自市政府高层的肯定和期许,分量十足!
未来智能科技,凭借着AI技术的硬实力,成功敲开了政企合作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