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智能科技高速发展,商业版图急速扩张的同时,林风并没有忘记自己当初的承诺和对AI技术发展的深层思考。
他关于“AI威胁论”和“负责任发展AI”的演讲,虽然引来了不少争议,但也为未来智能科技树立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有温度、有担当的企业形象。
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是不够的。林风认为,公司必须拿出实际行动,证明他们不仅仅是在追求商业利益,更是在用AI技术,为这个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
这个想法,与苏晚晴不谋而合。
作为公司名义上的coo和AI伦理小组的负责人,苏晚晴在研究了大量国内外关于技术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案例后,也深感科技向善的重要性。她主动找到了林风,提出了一个建议。
“林风,我觉得,我们公司除了商业项目,是不是也应该专门成立一个部门或者基金会,利用我们的AI技术,去做一些纯粹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项目?”苏晚晴认真地说道,“这既能体现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也能让我们的技术,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英雄所见略同。”林风赞赏地看着苏晚晴,为她的成长和格局感到欣慰,“我正有此意。这个‘AI公益’部门,或者说‘AI for Good’计划,就由你来全权负责主导,人手、预算,公司全力支持!”
得到林风的全力支持,苏晚晴备受鼓舞,立刻开始着手调研和策划。
经过一番筛选和讨论,她将第一个公益项目的目标,锁定在了——寻找走失儿童。
这是一个让无数家庭心碎的社会难题。每年,都有大量的儿童因为各种原因走失或被拐卖,传统的寻找方式如同大海捞针,效率低下,成功率不高。
“晚晴,这个方向选得很好。”林风肯定了苏晚晴的选择,“利用AI,我们确实有可能在这方面做出一些突破。”
苏晚晴激动地阐述了她的初步构想:“我们可以利用公司在人脸识别(林风之前协助警方破案的技术已经内部迭代)和图像处理方面的技术积累,开发一个‘团圆AI’智能平台。”
“这个平台,一方面可以对接公安部打拐系统、民政部门、以及像‘宝贝回家’这样的公益寻亲网站(虚构或化名),获取全国走失儿童的照片和信息数据(在严格遵守**和安全协议的前提下)。”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开发一个简单易用的App或网页入口,让家长可以上传走失儿童的照片和信息,也可以让社会公众匿名上传疑似被拐或走失儿童的照片、视频线索。”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AI系统,可以在后台,利用人脸识别技术,7x24小时不间断地,将失踪儿童照片库,与各地警方提供的海量监控视频数据(需合作获取)、以及公众上传的线索照片进行高速、精准的比对!”
“同时,”苏晚晴补充道,显然是做了深入思考,“我们还可以利用AI分析儿童走失案件的地理位置、时间、环境等信息,结合犯罪心理学模型(可与专家合作),对潜在的藏匿地点或转移路径进行预测,为警方提供搜索建议。”
林风听完,眼中异彩连连。苏晚晴的这个构想,不仅技术上可行(依托未来智能现有的技术储备和AI系统的强大能力),而且考虑得非常周全,社会价值巨大!
“非常好!”林风拍板道,“这个项目,我命名为‘团圆’计划!公司将首期投入一千万人民币作为项目启动资金!技术团队全力配合!你放手去做!”
在林风的鼎力支持下,苏晚晴迅速组建了“团圆”计划项目组,并开始积极与公安部打拐办、民政部以及相关的公益组织进行接触和洽谈。
起初,对方对于一家商业科技公司提出的这种合作,都持谨慎甚至怀疑的态度。但在苏晚晴(以及未来智能法务团队)展示了详尽的技术方案、严格的数据安全与**保护措施、以及承诺项目完全免费、不附加任何商业目的的诚意后,终于有部分地方公安部门和公益组织,被打动了,同意进行初步的合作试点,向“团圆AI”平台有限度地开放部分(脱敏处理的)数据接口。
未来智能的技术团队,也在陈薇博士和王靖的带领下,针对性地优化了人脸识别算法,使其能够更好地处理低质量、跨年龄段(AI可以进行初步的年龄模拟变化比对)的人脸匹配。
不久之后,“团圆AI”寻亲公益平台(网站及内部测试版App)低调上线,并与首批合作单位完成了数据对接。
虽然没有进行任何商业宣传,但未来智能科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利用尖端AI技术帮助寻找走失儿童的消息,还是通过一些渠道传播了出去,引来了媒体和公众的一片赞誉!
“良心企业啊!用这么牛的技术做公益!” “希望‘团圆AI’能成功!让更多破碎的家庭能够团圆!” “未来智能科技,不只是技术牛,更有温度!”
公司的品牌形象,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而苏晚晴,作为这个意义非凡的公益项目的负责人,也第一次真正地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以一种独立、自信、充满人文关怀的姿态,展现着她的智慧和领导力。
林风看着这一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科技,最终的目标,应该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未来智能,正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迈出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