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隋烽 > 第153章 千夫所指

隋烽 第153章 千夫所指

作者:漠北小小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22:09:50 来源:小说旗

文武百官都知道今天的重头戏是论功行赏,至于前面的事,除了三省六部的官员举着笏板高谈阔论,其他人并不关心。

今天并不是大朝会,没有第一次那般人山人海,虽然来了不少的功勋老臣,但与大朝会相比还是空旷了不少。

萧邢百无聊赖,经过昨夜的一番深思熟虑,他对封赏之事已没有什么期望,只希望今天能稳度过便是谢天谢地。

想到昨日的经历,不由暗暗叹气,上面坐的那位和这满堂的朝臣,哪有一个省油的灯?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地,往后还是要千般小心才是上策。

左仆射高颎被免,现在这一职位被门下省纳言苏威暂时兼任,右仆射杨素成了实际上的朝中第一人。

站在前面的大佬要么年老体弱,要么位高权重,都有赐座议事的特权,他们在前面与隋文帝吐沫横飞地谈着国家大事,并不觉得累,后面的人也懒得听他们谈些什么,纷纷闭目养神。

议了足足有一个时辰,前面的嗡嗡声消失,萧邢才猛然惊醒,正准备伸个懒腰解解乏,刚张开双臂才想起这是在朝堂之上,将伸到一半的手臂收了回来。

萧邢往前一看,通事舍人正弯着腰凑在隋文帝案前飞快地在册上记录着,不多时记录完毕便站到御阶前大喝一声:

“杨广、杨素、宇文述 、长孙晟、史万岁、贺若弼、马光、吴新知上前听封!其余诸将士封赏着兵部、户部依次下发。

晋王杨广总领淮南行台,赐九旒玄冕一顶、紫绶金印一方,加授扬州总管,食邑增至八千户。另赐《禹贡地域图》副本,望继大禹疏浚之志……

杨素进上柱国,领尚书右仆射,赐白玉蹀躞带一围、波斯良驹十匹。增食邑三千七百户,许建家庙三楹……

宇文述迁右翊卫大将军,封许国公,赐麟趾金五十铤。特许剑履上殿,着工部造三脊矛立于府门……

长孙晟封武阳侯,领鸿胪寺少卿,赐蜀锦三百匹、和田玉符一枚。加授云麾将军,许乘象辂入宫……

史万岁授柱国,封太平县公,赐明光铠一副、西域宝刀两口。准荫二子入国子学……

贺若弼赐东园秘器一副、珊瑚树两株,加授子嗣世袭国公……

马光封开国县伯,赐《齐民要术》金线本,赐永业田八百亩,许用朱轮牛车……

吴新知赐獬豸冠一顶、鱼符银袋一对。加朝散大夫,准随驾议政……”

正在萧邢感叹通事舍人这活难干之时,名单终于被读完。

此外还单独下旨加封了太师李穆,最让人意料的是还追封了在大苏吉为救汉王跳下去的哥舒沮,这不禁让萧邢对汉王刮目相看。

萧邢不懂这里面的门门道道,但见在场的每个功勋老臣都是喜笑颜开,想来应该是各方面都有照顾到。

别看隋文帝座在上面威风八面,私下里也不得不考虑世族豪强的意见,得罪一家两家也许问题不大,可若是把整个世家都推到了对立面,他的政令想出大兴城都困难。

这不禁让萧邢想到了后世的议会制,和眼前的景象倒也有几分相似,大家都是互相制衡,并没有哪一方的势力大到无人撼动。

双方都在彼此划定的圈子里游走,你若是越过界,你的地盘大了,相对的,别人的盘子就小了,这时候矛盾便显现出来了。

汉王在下面急得抓耳挠腮,他对奖赏这些倒不是很上心,但他要脸啊,合着出去忙了几个月,连马光这种打酱油的都得了赏,他却屁都没捞着一个,心里当然不服。

好不容易等通事舍人读完封赏的昭令,他正当上前找隋文帝理论,忽听殿中一人出列,声音正气宏亮:“臣有事奏。”

汉王伸出去的一只脚又悄悄收了回来,一脸不耐烦直呼晦气,台上的隋文帝只是轻轻一扫,汉王赶紧乖乖站定,乖巧无比。

隋文帝微微点了点头,通事舍人大喊一声:“准上前奏告。”

众人纷纷侧目,出列之人身着绯色朝服,昂首挺胸,踏着四方步,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在场的知他是上前奏对,不知的还以为是刑场就义。

“臣御史台侍御史裴肃,劾汉王谅矫诏。”

裴肃躬身启奏,语气不急不徐。

萧邢偷眼瞧去,隋文帝还是稳稳坐在上面,双眼微阖,等了良久才从唇间蹦出一个“讲”字。

“今岁阳月己亥,汉王私铸“皇帝行玺”于五原,伪作圣旨,使持节至军中宣司隶台别驾萧邢为辅国公。

《周礼》有言: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今汉王私颁伪诏,是窃人主之威。

昔刘昉、郑译矫诏谋逆,高祖戮之于市;今汉王以金枝玉叶之躯,行乱臣贼子之事,若不严惩,恐诸藩效尤,国本动摇。

按《开皇律》:诸伪造皇帝八宝者,斩;伪写官文书印者,流二千里,

臣职司风宪,不敢顾惜皇亲。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孝景斩晁错而七国息。今存亡之秋,惟圣断速决,以正朝纲。”

抛开事实不谈,这御史的活真不是一般人可以胜任的,首先得有视死如归的气节,再要有这一口气吐字清晰蹦出几百字的肺活量,最后还得有引经据典的才学。

正当萧邢还在感叹裴肃气节刚烈,直接要诛杀汉王此獠以正朝纲时,礼部尚书韦世康出列道:“臣有本奏。”

“准!”

“汉王矫旨确需严惩以儆效尤,但同行的司隶台别驾萧邢知矫旨而不阻止,反而助纣为虐,臣以为当罪加一等。”

“门下省刘行本附议……”

“左翊卫元旻附议……”

“左骁骑卫贺娄远附议”

“右屯卫杜彦附议……”

“大理寺卢安附议……”

“卫尉寺范阳成附议……”

“工部……”

最后出来的是汉王身后的一个皮肤黝黑的胖子,他抖了抖新穿的官服,躬身道:“司农寺赵轨附议。”

汉王被气得七窍生烟,指着最后出来的司农寺赵轨怒道:“本王矫旨又碍着你司农寺什么事了?”

赵轨嘿嘿一笑小声道:“朝中除了三省六部的几位尚书,其它的都站出来了,臣……臣不站出来怕是不合群……”

汉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