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隋烽 > 第41章 求求你快点打我

隋烽 第41章 求求你快点打我

作者:漠北小小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22:09:50 来源:小说旗

大兴城文武百官最忌惮的是司隶台,因为司隶台是皇帝的耳目,享有封事急奏的特权,意思就是有事可以不经过三省六部,直达天听。

最憎恨的是御史台的喷子,他们有风闻奏事的特权,反正就是喷天喷地喷空气,而且是不需要任何证据,看谁不爽就喷谁。

最讨嫌的却是这谒者台,因为他们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每次上朝时监督百官的仪表、行止。

这种事情没有硬性的标准,合不合规完全看谒者台当值人的喜好,他说你不合格就不合格,朝中上至国公,下至九品小官哪个不在他们手中吃过亏?

这周太杰在谒者台中更是以刁钻闻名。

隋文帝去年准备东征高句丽,没想到整朝文官个个反对,御史台的人更是追着隋文帝喷。

隋文帝是谁啊?那可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马上皇帝,岂能被你们这群臣子欺负,于是眼珠一转计上心头,把这周太杰弄进宫里负责风宪,摆明了就是呕气。

只是今天萧邢倒霉,一进皇宫就遇到这位。

萧邢入宫当差纯属半路出家,别人入宫当值至少都要接受一个月左右的宫廷礼仪学习,萧邢是一天也没学过,仅有的一点知识还是裴蕴交待了几句。

今天眼见太子杨勇已经上早朝,他做为太子的贴身侍卫肯定是要在殿外候命的,心想着跑几步把这早朝应付过去,哪想到这一跑就坏了宫里的规矩。

两个纠查风纪的校尉扑过来一把挟住了他,萧邢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急忙解释道:“你们干什么,我是东宫侍卫,陪太子来上早朝的……”

周太杰管宫廷风纪有些时日了,这老家伙是六亲不认的主儿,他此时已年近六旬,想再升官已经不可能,想来也是因此有点心理变态,一听萧邢的话,他嘿嘿一笑道:

“可以啊,身为东宫的侍卫,大朝会也敢迟到?居然还在宫中奔跑,还有没有把皇城内的规矩放在眼里,还有没有把陛下放在眼里?”

萧邢人都傻眼了,自己只不过是跑了几步,怎么就没把皇帝放在眼里了?这帽子扣的也太大了吧!

谒者台的恶名他是早有耳闻,眼下赶紧去殿外等候太子下朝才是正事,当下准备服个软。

“下官因家中有事耽误了,还请监察大人宽恕一二,下官改日必定当面谢过!”

此话一出,岂料周太杰顿时跳得老高,怒声道:“还敢当面向本官行贿,好大的胆子,我恕你的罪,那本官岂不是犯了罪?”

他把脸一板,转身向后方一名谒者台的仪礼官喝道:“你告诉他都犯了哪些规矩?!”

身后的仪礼官立即向前一步,倒背如流般开始背诵:“朝服混乱,语笑喧哗,执笏不端,行立迟慢,立班不正,趋拜失仪,无故离位,穿班闯仗,廊下饮食,行坐失仪者,有罪,风宪官可即下令擒拿,给予惩治!”

等仪礼官背完,周太杰一脸神气地道:“你可听清楚了?管你是当朝一品还是王侯公卿,犯了宫中的规矩,本官都有权拿下。

你先是殿前失仪,打五板子,意图贿赂官员,再加五板子,先将他拖到一边,待百官下朝时再打,本官今天要杀一儆百!”

两名校尉听令不管三七二十一,拖着萧邢来到门边,将他的裤子往下一拉,按在地下。

萧邢一看这阵势也是急了,眼见现在天色不早,百官要不了多久即将下朝,挨打事小,但光着屁股被按在宫门前这确实有点难为情。

于是急切问道:“敢问大人是名讳?”

周太杰一脸正气喝道:“怎么?你还想威胁本官不成,本官读圣贤书,忠君爱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岂会怕你,老夫行不更名,座不改姓,姓周名太杰。”

萧邢恨得牙痒痒,自己只是问了一句,这老匹夫居然还挺会加戏,但眼下形势比人强,还是先过了这一关再慢慢计较。

“周大人,下官无意冒犯,确实是家中有急事耽误了上朝,我甘愿受罚,要不您现在就打吧,下官心服口服!“

萧邢只求早点打完提起裤子,这要是被文武百官看见了以后还怎么出去见人。

周太杰呸了一口,道:“你在教本官做事?”

萧邢见周太杰这副嘴脸,气的七窍生烟,这老家伙也太不是个东西了,自己与他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现在求他快点打都不行?

“周大人,是我唐突了,要不您现在就打吧,下官奉陛下的旨意去东宫任职,这样……这样有负圣恩,您宽容下官这一次……”

萧邢见实在说不通,只能搬出隋文帝,希望周太杰能通融一下,赶快打完板子放自己离去。

他万万没想到他这本是求饶的一番话,恰恰触发了像周太杰这群谏官的爽点,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司隶台、御史台、谒者台三台的文官被统称为谏官。

这就是一群专门挑刺的人,就像宿管阿姨一样不讲情面,一旦屁股没擦干净被逮到,谏官的种族天赋——弹劾就会立即被触发。

弹劾不是背后打个小报告就完了,而是在朝上当着全体同事的面,中气十足地向皇上大声报告:“今天,我要弹劾.......”

如果一旦觉得皇帝的行为出格了,那他们就更兴奋了,因为给皇帝添堵极有可能被施以“廷杖”(当众打板子)。

一旦皇帝敢拿谏官开刀,史书就会记录下哪位皇帝,在某年某月某日打了谁的板子,对皇帝的形象大大不妙,但谏官们却能名留青史,这不就是读书人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吗?

后来的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就因为打掉谏官两颗牙还一直被挂在史书上。

周太杰此时听到萧邢搬出隋文帝的大名,顿时双眼放光,名垂青史的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运气真好!周太杰心中暗叹。

萧邢哪曾料到眼前周大人的心思,露在风中的屁股只感一阵寒意散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