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七五之年代红利 > 第97章 工分制度

重生七五之年代红利 第97章 工分制度

作者:阿南小说狂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8 00:40:53 来源:小说旗

李安回到家里之后,跟几个哥哥和嫂子们,说起明天去打猎的事情。

“村长的意思,是让我们家里的人,都无需去上工,到时候每天按照70个工分计算,让我们家用猎物或者钱,买下这一些工分。”

李平听完之后,皱了皱眉头,叹了一口气,开口道。

“以前我们家里没出事的时候,这一天70个工分,我们还能够承受,现如今,家里就剩下你一个人在忙碌,70个工分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大哥,村子里的人,这些年以来,都已经习惯了我们家,以这样的方式补贴村里,哪怕现如今我们家里出事了,他们的心中,依旧希望我们家,能像往年一样,拿出这么多东西来补贴。”

“我的想法是,我不想让村长和大队长他们为难,都是一个村的人,能够多帮衬,我们就多帮衬一点,老爸这么多年打下来的名声,我不想因为到我这里被断送掉。”

听到李安的话,陈大强皱了皱眉头,有点担心的开口道。

“小弟,按照去年的价格,一个工分是一毛钱,一天70个工分,可就七块钱了,我们村子里拥有五个月的集体劳动时间,这算下来的话,将近1000块钱了。”

“也就是说,我们家在秋收之前,要拿出价值1000块钱的猎物或者现金,才能在秋收过后,分到集体劳动所得到的粮食。”

“你现在虽然已经在林场那边转正了,可是你一个月的工资也就37块,你有信心填上这个窟窿吗?”

“二哥,你放心吧,我心中有数,价值1000块钱的猎物或者是现金,在五个月之内,我肯定能够完成任务。”

“这1000块钱看着挺多,但是,秋收之后,村里是要按照我们的工分,来给我们分配粮食和其他作物。”

“我们上交的是七个男性壮劳力的工分,到时候给我们分的,也同样是七个壮劳力的份额。”

“如果村长和大队长,以及其他队长同意的话,我都想让小妹和侄子们的工分,也一块算上去。”

“要知道,我这段时间虽然赚了不少钱,但是我手中,却没有足够的粮票去购买粮食,唯一能得到粮食的地方,就是我用打到的猎物和一些钱,从村里换回来。”

听到李安的话,三哥陈建国也是满脸的担忧。

“小弟,今年的天气,都说粮食会减产,到时候有可能,村子里分到我们手上的粮食,会出现倒挂,哪怕我们将所有的猎物和钱交上去,也分不到足够我们一家13口人,食用的粮食。”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到时候我会让林场那边,给我开一张介绍信,我直接去县城那边的鸽子市,看看能不能买到更多的粮食。”

“现在这个时候,政策就是这个样子,粮票都是按照计划发下来的,哪怕我们手中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太多的粮票。”

“如果是在大城市还好一点,到处都有人省吃俭用,将粮票拿出来售卖,可是我们这个地方是偏远地区,流通的粮票就那么多,谁都不会傻到将粮票拿出来售卖。”

“你们不用担心,我会安排好一切,绝不会让我们一家人饿肚子,我现在的所有计划,都是按照最恶劣的情况下去考虑。”

“如果今年再次出现大雪封山,增加上山打猎的危险,让我减少上山打猎的次数,我同样也能保证我们一家人,不会饿肚子。”

在1975年的黑龙江农村,工分制度是分配劳动成果的核心方式,具体的工分价值折合成金额,是受到地区以及生产队经济水平,劳动强度等因素影响。

一个成年男性壮劳力,一天的工分是10到12分,成年女性的工分,一天是7到9个工分,老人和青少年,一天是4到6个工分。

但是在大兴安岭这个地方的生产队又分成两种,一种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队,一种是以林业为主的生产队。

以农业为主的生产队,工分价值比较低,一个工分在一毛钱左右。

以林业为主的生产队,他们的工分价值比较高,毕竟他们所从事的是重体力劳动,一个工分大概在两毛钱左右。

工分的收入,统一都会在年底进行结算,需要先扣除口粮,物资费用,交公粮的数量,剩余部分以现金或实物进行分配。

这当中有一个让人很难以接受的现实,如果生产队当年的收成非常好,一个家庭劳动了一整年,除掉费用和交公粮之后,按照工分所分配到手上的粮食,足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

要是碰见收成不好的时候,一个工分的价值,直接就跌到了三分钱,所分到手上的口粮,根本无法支撑一家人一年的生活。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收成少了,除了费用开支以外,上交了公粮,剩余的粮食总数,就摆放在那里,工分的价值,是按照剩余粮食的数量上下浮动的。

所以在这个年代,并不是说你一年到头在地里面忙活,赚到了很多的工分,就能够让一家人吃饱,同样也是要看地里的粮食,是否是丰收季节,如果粮食减产,分到每家每户的粮食,自然而然就会减少。

碰到这种粮食欠收,倒挂的年景,村里是可以向公社上报,由公社报到县里边,请求上级的一些补贴,或者是减免公粮缴收的数额。

但是在东北的偏远地区,基本上是得不到上面的补贴,或者说是上面的补贴批示了下来,但却没有直接落到农民的手上。

所以在六几年的大饥荒,才会死伤那么多人,家里揭不开锅,一家人饿得面黄肌瘦,哪怕明知道山里边危险,自己没有任何打猎的经验,都毅然决然的进入原始森林当中去打猎。

所出现的后果,就是有很多人,进入到原始森林当中去狩猎,最终成为了猎物的口粮。

所以,李安按照今年确定粮食会欠收,会出现倒挂的这种情况,他必须想办法,从其他地方弄来更多的粮食。

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应该是可以顺利的度过今年的难关,但是村子里的很多人,就不一定能够度过今年的难关。

还有生产大队其他村子的人,今年的难关,将会更加难以度过,所以他想着自己有那个渠道和门路,能够多帮一个人,就多帮一个人。

这也是他们几兄弟,从小跟着他老爸一块长大,所受到的教育,根本无法做到袖手旁观,在自己家能够渡过难关的同时,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想要购买到更多的粮食,由于手中没有粮票,就只能花高价去鸽子市购买,利用他林场收购员的正式身份,可以去供销社,多花一点钱,将粮食买下来。

但是如果他所购买的粮食过多,供销社那边,也不会轻易的再将粮食卖给他,毕竟任何一个供销社的粮食,都是有定量的。

比如讲塔河县有5000人,除去务农的人之外,有2000人是需要用粮票来购买口粮,那么,黑龙江省那边的粮食总局,就会按照2000人的口粮发放粮票。

这2000人,有些人省吃俭用,有些人有其他的食物,用不到粮票,这一些粮票省下来,他们就可以拿出来卖出去。

但是粮食总局那边,所给出的粮票和粮食是固定的,如果全部都能用钱买到的话,那么别人就不用吃了。

所以在这个工分制度年代,钱虽然很重要,但是各种票证也是非常的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