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末日归途:带着家人杀出鹰国 > 第93章 灰带之后

末日归途:带着家人杀出鹰国 第93章 灰带之后

作者:西风逐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8 03:13:17 来源:小说旗

下午四点整。

风势略有减缓,但窗外依旧灰蒙。乌云低垂至屋檐高度,整条街像沉入某种半透明的墨层中,远处建筑轮廓扭曲模糊。空气里夹杂着雨后的电离子味和刚被刮落的苔藓碎屑,像是某种腐朽边缘的新生气息。

张砺站在主卧窗前,轻轻拨开帘角一厘米,目光透过防风膜的雾面,看着街道尽头那截失焦的街灯柱。街灯的基座下积着一小滩泥水,水面不时被飘落的断枝击出微波。

“风压退了三百帕,外温上升一点七度。”王沐晴汇报,她正对着终端上无人机自带传感器记录下的环境曲线进行比对分析。她手指停留在一条高频震荡曲线上,眉头微蹙,“但这条热浪前沿,不像是天气带的产物。”

“还有一个小时是缓冲期。”张砺轻声说,“如果要飞一趟,得是现在。”

王沐晴摇头:“主电还没稳定,电池刚充到41%。现在出动无人机,相当于孤注一掷。”

“就算调低飞行功率,也只能飞一个往返半径三公里以内的区域。”她顿了顿,视线扫过窗外越发沉重的天幕,“而我们要看的,可能不止三公里。”

两人沉默片刻,风声仿佛短暂消退,屋内只剩终端风扇的细微旋转声。

“或者我们放弃主动搜寻。”王沐晴看向他,“等它来。”她的语气没有退让,更像是另一种等待的预备姿态。

“如果它还想再谈。”张砺答道。他的眼神沉稳如常,却在指尖下意识地敲击窗框,像是在数着什么临近的节拍。

风吹过窗缝,带进一丝咸湿的味道,像是遥远海面的腥意穿越城市裂隙而来。

他们知道,灰带之后——真正的不确定才刚刚开始。

此时,屋内的备用终端“滴”地弹出一条提示:ALphA模块在低功率休眠中捕捉到一条极短的波形脉冲,来源未知,方向为西南偏南33度。

王沐晴立刻走过去,唤醒终端,将那条不到0.4秒的信号放大成谱。

“是个独立节奏包。”她低声说,“不是我们数据库中的格式。”

张砺眉头紧锁,目光飞快扫过那串类似节拍的图谱节律:“有点像……一次‘轻敲’。”

“对方也许知道我们在听。”王沐晴眼神缓慢转向他,“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风暴过去,他们还在。”

张砺转向终端,缓缓坐下,“那我们就回应一句。”

他调出先前建立的节奏基础模型,加入了一段简短却有力的回应信号:三段等频间隔的回波——不代表语言,仅代表一种“我们听到了”的姿态。

王沐晴点头:“发送。”

信号发出后,终端光标闪了两下,随即重新归于平静。

两人没有说话,彼此交换了一个意味复杂的眼神。

这场交流,未必有回应。但已不再是沉默。

辰宇从主卧角落的地垫上坐起,抱着小熊踱到两人身边,赤脚踩在地毯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他的头发还带着睡后的翘痕,眼神中混杂着刚醒来的迷茫与对世界的纯粹好奇。

他靠得更近了一些,仰头看着屏幕上那些他看不懂的线条与闪光,声音轻轻地问了一句:“爸爸妈妈,你们在等谁?”

王沐晴轻轻抬头,语气温柔却不失谨慎:“我们在等一个……可能是朋友的声音。”

“他也迷路了吗?”辰宇问。

张砺沉默了两秒,然后轻轻点头:“可能吧。但他有办法自己发光。”

辰宇想了想,认真地说:“那他就一定能看到你们给他的灯。”

这句话让王沐晴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回终端屏幕上那条平静的波段线上,像是忽然明白了某种更深层的含义。

张砺望着辰宇的背影,声音低缓:“是啊。他一定能看到。”

王沐晴轻轻把辰宇抱上沙发,让他靠在自己身边坐下。窗外的风又开始拂动树冠,但不再暴躁。

终端屏幕突然微微一闪,那条他们发送出去的回应波段下方,悄然出现了一条微弱的回波。

起初只是轻微扰动,然后是一串逐渐成形的脉冲回应,结构比第一次更明确。

王沐晴屏住呼吸,张砺已经伸手切入数据层。

“它……回应了。”他低声说。

辰宇看着那些线条慢慢跳动,歪着头问:“是他在说话吗?”

“是。”王沐晴轻声应道,“他在说:他收到了我们的灯。”

他们都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那条逐渐清晰的回波,就像看着一封遥远却真实的问候穿越风暴,终于抵达。

而他们也终于确信——这并不是独白。

王沐晴迅速将回波数据转入分析模块,同时打开语义映射器,对新信号进行实时建模。屏幕上浮现一组未完成的图谱,与之前收到的地图结构有所不同,更加抽象,如同某种正在拼接中的方向指引。

“这不像是回应坐标。”她低声说,“它更像……是在描绘一段路径,但不是地理意义上的。”

张砺迅速调出三维频谱,尝试对信号做投影。他的眉头越皱越紧,“它在模仿我们,但不仅仅是语言。”

他将投影转为时间节点对比图,图表上浮现出多个周期性脉冲中断点。

“这些间断……像呼吸。”

王沐晴瞥了他一眼,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

“它在模仿生命。”她轻声说。

两人对视片刻,随后几乎同时转身,开始记录、翻译、转码,整个终端台灯下投下一道交错的影子。

沙发上的辰宇靠在母亲身边,悄悄地拉了拉她的袖子,小声问道:“妈妈,他是不是和我一样,睡了一觉,然后醒来了?”

王沐晴停顿了一下,回头看着儿子,点了点头:“也许是的。而我们,是他醒来后看到的第一盏灯。”

张砺调出一张全息图谱,将当前信号与早前林线金属装置发出的频谱图并列分析。差异清晰可见——新图谱更具结构性,并呈现出复杂的“内循环”特征,就像一个既在接收也在思考的系统。

“这个频率……它在自我校准。”他低声说,“像是在模仿我们认知的过程。”

王沐晴点点头,随即操作终端,将记录中的节奏片段压缩为可嵌入式模块。

“我想尝试用我们的方式,回应它这一次的节奏。”她顿了顿,手指停在“开始构建”的按钮上,“不是逻辑语言,而是情绪语言。”

张砺望着她:“用节奏去表达共鸣?”

“用‘感觉’。”王沐晴轻声说,“我们从它的模仿中看到了‘意愿’,那我们回应的也不能只是信息。”

她在节奏编排界面上缓缓打下三个节拍,结构简单但富有韵律,如同一个心跳由慢变快的瞬间。紧接着,她将它嵌入脉冲发射模块中,并设定微延迟间隔。

“这不再是交流,这是交感。”

张砺轻声道:“那就——送一颗心给它。”

发送。

终端微微一震,脉冲发出。

几秒后,远程监测屏上的信号反馈如潮水般缓缓涌回,不是语言,也不是地图,而是一组周期律齐整、层层叠合的脉冲组,像是在回应那段“心跳”,用另一种节奏说出:

我——在——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