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还是觉得不应该:
“害人也总该有个缘故,你那姑妈在西府出了名的心慈手软。老太太还说她是个木头人儿!”
王熙凤冷哼一声,只反问:
“二房那边,元春妹妹进宫备选,却只当了个女史,珠大哥哥,阴差阳错,连考场都没进就没了。这两个缘故够不够?她如今就剩一个身娇体弱的宝玉,一个她看不上的庶子环儿。可二爷你,娶了妻接着就是生子,没几年这孩子长大了,荣国府还有她那宝玉什么事!”
此话一出,贾琏动容。
“她想搅黄了这门亲事?”
“岂止,我这姑妈胃口不小。这个回头再跟你说,你先去找人悄悄儿盯着柴房。看有什么人来过,等人牙子领走之后,你也找人盯着,看有没有人再把她们买了去。”
王熙凤心中冷笑,暗道王夫人何止想搅了这门亲事,只是这话不是现在说。
记忆里,王熙凤年幼时,王夫人对她很好,经常接她上贾家玩,甚至住在贾家。
可到头来跟她一起玩的人不是王夫人所出的贾珠跟元春,而是贾琏还有东府那年长许多的大哥哥贾珍,略大她一些的侄子贾蓉。
她最记得她姑妈一再说她珠大哥哥是个爱读书的,轻易不许扰他。
于是她跟贾珠几乎没打过交道,连着珠大嫂子李纨也没有多少交集。
老太太爱她伶俐,后来林妹妹住的那个碧纱橱她也是住过的,跟元春一起。
元春比她小一岁,亲表姐妹,又是同龄人,按理说应该很亲密。
可元春每日里做不完的功课,偶尔有空跟她说两句话都是抽空,也并不热络。
王夫人只说元春性格孤僻,让她不要介意,只自己玩好便是。
她再聪明再厉害,说到底还只是个小姑娘,没品出王夫人的无形阻拦跟嫌弃。
贾琏曾养在老太太屋里,即便挪出去外院也常来老太太跟前腻歪,便与她经常遇见。
一来二去的,她便傻乎乎的跟贾琏青梅竹马的长大,成天欢喜冤家一般。
最早那会,她做男装打扮,贾琏便带着她混男人的圈子,招猫逗狗,甚至去听曲子看杂耍,被贾珍大妹妹大妹妹的叫着。
略大几岁,她情窦初开,便对贾琏生出了情愫。
所有人都乐见其成,王夫人也一样。
两家开始议亲那会,是王夫人忙乎着张罗,私底下王二太太跟王熙凤说过,她姑妈打理贾家有点力不从心,大儿媳妇李纨帮不上忙,就指望着王熙凤嫁过去以后能帮她一把。
王熙凤反正是信了的。
两家大概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把提亲,议亲,定亲等全部走完,婚期定在这一年的三月。
三月之前,贾府还有两件喜事,十四岁的元春备选跟十九岁的贾珠备考。
无论元春即将成为宫中娘娘,还是贾珠可能考中进士。
这两件单拿出一件都是天大的喜事跟荣耀。
且都是二房的大事。
她姑妈胜券在握,二房崛起在望,便对大房贾琏娶王熙凤这事并不在意,多一个亲侄女来分担家里琐事,她求不得。
可结果,好事一个没有,坏事接踵而来。
元春被选做女史服侍太妃,而贾珠则在考前一命呜呼。
王熙凤不顾自己是待嫁之身不宜去有丧之家,急忙求王二太太带她过贾府安慰姑妈。
王夫人冷淡至极。
再之后,王夫人就像变了一个人一般,天天就是拜菩萨,念佛经,把贾琏的亲事也推给了大房太太邢夫人操办。
她那会便一心盼着早点成亲,到时候承欢膝下,能开解她姑妈一二。
现在看来,贾珠死了以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她这位好姑妈脑子转了八百个圈谋划。
大房二房因着爵位跟爵产分离,两家之间一直都是一笔烂账。
元春跟贾珠的事让二房的原本的优势荡然无存。
二房嫡出的如今只剩一个宝玉,才五岁。
离长成十年,离有所成就未知。
而贾琏却即将成亲,娶的还是王熙凤。
将来王子腾权衡利弊以后转而扶持贾琏,二房基本废了。
所以她姑妈破局的办法便是釜底抽薪——抽掉王熙凤这薪。
通过毁掉王熙凤来毁掉贾琏这个大房已经长成的嫡子,为她那个“衔玉而生”却没有了兄姐帮扶的幼子宝玉继承整个荣国府铺路。
这玩得很高明。
王熙凤要是死在成亲前,贾琏克妻的名声必然远扬,婚事总要再拖几年甚至难成。
王熙凤要是死在成亲后,贾琏成了鳏夫,再娶就是继妻,但凡有头有脸的人家都不会把女儿嫁给别人做续弦。
王熙凤要是没死,贾琏却不愿意娶,薄情寡义的帽子扣上,贾琏的名声雪上加霜。
王熙凤要是嫁给了贾琏还侥幸没死,她还可以通过陪嫁丫头暗中下手,只要王熙凤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大房就等于绝嗣。
往哪个方向,贾琏都在局中,大房也在局中。
王熙凤便是那最好使好用的棋子。
只要这局成了,二房必然可以继续在荣国府一家独大。
待得宝玉长成再娶个高门贵女,贾琏能不能袭爵都是个问题。
高得很!!!
王熙凤相当佩服。
她前世栽得不冤。
只是她为求一个答案,盗用仙器,私自下凡,条条都是薄命司重罪,永远回不去,只能在这地界老死。
且因强行重来,原本的那些道行被雷劈了个精光,如今的她不过是困于内宅的妇人。
要想报仇,要过得好,就要把身边能用的人用起来。
贾琏就是第一个可用之人。
无论她的来历,还是内宅里这些个弯弯绕绕,贾琏听了也未必信,她须得想个法子让贾琏知道贾家将来必然败落之后,再这些事摊开来说。
她沉默不语间。
贾琏已做了决断,只拉着王熙凤的手说:
“盯着丫头这我能办。可其他人呢?会不会也有你姑妈的人?”
王熙凤让贾琏附耳过来:
“我也不知道,总共五十几个,真要劳烦二爷找信得过的人去盯着看看。害我的人,不管是不是我姑妈,能害一次就能害二次,不清理干净,我这心里不安。”
贾琏点头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