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凤起路营业部的玻璃门在陈默的踹击下轰然碎裂,警报声刺破夜空。值班保安老张从泛黄的《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抬起头,老花镜滑到鼻尖,露出眼底的红血丝。他夹着的烟头明灭间,烟草味混着河南口音飘来:“小伙子,三年前在肯德基劝你别用十倍杠杆,还记得不?”镜片反光里,二楼的监控探头正缓缓转向这个不速之客。
陈默的运动鞋碾过碎玻璃渣,将牡丹花纹芯片拍在大理石前台,二十几张交割单如雪花般散落——St天业的退市公告、深城交的龙虎榜、蓝盾转债的强赎通知,每张纸张上的日期都像伤疤般刺眼。老张慢悠悠站起身,军绿色制服的袖口滑落,露出小臂上的烫伤疤痕——那是1995年327国债事件中,因交易大厅爆仓引发的火灾留下的纪念。“找王总?”他指了指旋转楼梯,“他等你三小时了。”
VIp室的中央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雪茄烟雾在落地窗前凝成淡灰色的雾。王总坐在真皮大班椅上,手指摩挲着牡丹芯片的纹路,突然冷笑:“知道为什么打板战法必死吗?”他按下遥控器,大屏幕亮起深交所2023年数据:“70%的连板股在开板后30天内腰斩,追涨资金平均亏损42%。”光标划过深城交10月20日的盘口记录,“你看这买一挂单,撤单率98%,典型的‘钓鱼单’诱多。”
陈默的手机在裤兜震动,雪球App的私信提示音像密集的鼓点。他凌晨发布的《打板战法的终极悖论》已有10万 阅读,置顶评论引用卡尼曼的前景理论截图:“损失厌恶让散户在跌停时持仓时间比涨停时多3.2倍,这就是量化模型收割的底层逻辑。”
“科学?”王总将芯片插入读卡器,1995年327国债的原始代码如数据流般倾泻,“中金所去年修复的漏洞,现在成了我们的收割工具。比如你买的沪硅产业,大股东减持前三天,我们通过国债期货空单对冲,锁定了43%的套利空间。”屏幕切换至陈默的家庭账户曲线,与2023年10月27日国债期货分时图完全重合,每个追涨割肉的拐点都精准对应着量化模型的训练数据。
林晓燕的电话第19次响起,来电显示“朵朵班主任”。陈默盯着同花顺F10页面,沪硅产业的大股东减持公告弹出,相关案例显示奥普光电遭减持后次日跌停概率78%。他摸出女儿的幼儿园缴费单,31.72%的账户余额刚好是半年学费——这个数字,也曾是父亲当年在中车股票上的亏损比例。
“现在你们用算法对倒!”陈默抓起骨瓷茶杯砸向屏幕,2023年10月27日的K线图应声碎裂。老张冲进来时,他正疯狂点击“全部卖出”,成交提示音如丧钟般连续响起:“您卖出沪硅产业股,成交价格31.72元。”数字在屏幕上跳动,像极了女儿病历本上的体温编号。
王总捡起芯片,指尖划过读卡器接口:“从你在St天业营业部扫码注册开始,你的每笔交易数据就进入了量化模型。知道为什么你总能买到‘即将重组’的股票吗?那是算法在筛选‘损失厌恶型’散户。”
深夜的地铁末班车里,陈默缩在角落,手机屏幕照亮他发青的脸。雪球私信箱里,Id“退学炒股”的消息弹出:“兄弟,我2022年在深城交亏掉婚房首付,现在每天开滴滴路过凤起路,看见‘中信证券’四个字就恶心。”附带的交割单截图上,亏损比例、割肉时间与他如出一辙,连手续费的小数点后两位都完全相同。
手机突然跳转至匿名论坛,那个揭秘327漏洞的帖子更新了:“10月27日,科创板代码688***将现‘国债级’暴跌,量化模型已锁定3万散户账户。”陈默想起王总桌上的日程表,10月27日用红笔圈着“国债期货交割日”,旁边标注着“收割完成度97%”。车窗外,“中信证券”的广告牌闪烁着“家庭财富管家”的字样,与他账户里的31.72%形成刺眼对比。
他打开同花顺,手指悬在“注销账户”键上,弹窗警告:“确定清空三年交易记录?该操作不可恢复,涉及178笔交易,累计亏损83.6万元。”屏幕反光中,他看见自己眼底的血丝,像极了K线图上的长阴线。
晨光透过纱窗,在女儿朵朵的涂鸦本上投下斑驳光影。陈默将《股票作手回忆录》摊开,钢笔尖在“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处停顿,墨水在纸页晕染出牡丹花纹,与芯片上的图案一模一样。楼下豆浆车的气喇叭声响起,与手机里国债期货开盘的提示音奇妙重合。
“爸爸,蚂蚁搬家!”朵朵指着窗台,一行工蚁正搬运面包屑,队伍蜿蜒如K线图。陈默摸向床头的手机支架——过去三年,这里每天都粘着炒股用的平板,此刻却空荡荡的,像个愈合的伤口。
书房传来轻微的纸张摩擦声,老张不知何时站在门口,镊子夹着牡丹芯片:“这玩意我收了,抵你在肯德基摔的那个搪瓷缸。”他留下一本1995年版《证券分析》,扉页上用红笔写着“管金生囚号:”,正是327事件的日期。
陈默翻开书,一张泛黄的交割单飘落——1995年2月23日,老张在327国债事件中爆仓的记录,亏损金额与他父亲当年的抚恤金完全一致。窗外,奶茶店的促销单随风飘来:“第二杯半价”。他撕碎传单,折成纸飞机,看着它的航线与中信证券凤起路营业部的LoGo完美重叠,仿佛命运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