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 > 第36章 百炼精钢,嬴轩展科技新篇

嬴政开口道:“九江的问题交由大军处理,你只需负责平息咸阳及各地的谣言。”

嬴轩稍作思考后答道:“此谣言有两种应对之法。一是直接强硬压制,同时释放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

他解释道:“可以同时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消息,例如南征大军势如破竹,百越已然溃败;或者大军全军覆没,数十万将士尽丧,大秦即将倾覆。只要这些消息足够荒诞离奇,人们自然会对谣言产生怀疑。”

随后嬴轩补充道:“最后由朝廷公开双方兵力对比,无需多言,只需列出百越的人口、兵力以及武器与我军的数据,张贴天下。”

说完后,蒙毅恍然大悟,眼神明亮:“这样一来,百姓会认为朝廷信心十足,连解释都不屑于多做,不出一日,谣言自会成为笑谈。”

李斯也附和道:“不错!若是我听到种种谣言,再看到朝廷发布的公告,面对四十万大军、百万箭镞对上装备简陋的数万蛮越人的情况,谣言必然显得荒谬至极。”

嬴政此时怒气渐消,他对第一种方法颇为满意,但对第二种更加好奇,难道有更好的办法?

“那么,第二种是什么?”

提起第二种办法,嬴轩迟疑了一瞬。

直到脑海中那隐约的想法逐渐明朗,他才郑重地说道:

“第一种方式仅能暂时解决问题,若对方各地有人相互勾结,仍有机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而这第二种则无需担心这类问题,且一劳永逸,日后无论何时谣言出现,都能轻松化解。”

嬴政从未见过嬴轩这般认真,不禁正襟危坐,耐心等待嬴轩接下来的话。

赵高眯着眼睛,经历了律刑司的事情后,他已经彻底打消了对嬴轩的恶意。

嬴政的偏爱,百姓的拥戴,再加上嬴轩年纪轻轻却心思深沉如妖,你又能如何与之抗衡?

既然无法反抗,那就只能服从。

即便如此,面对嬴轩的大话,他依然半信半疑。

但他并不认为这是嬴轩的过错,毕竟自小在宫中长大,嬴轩根本不懂真正的底层生活是什么样。

他不知道有些人一辈子都未曾走出过一个村庄。

他不了解,在许多百姓心中,对于郡县和国家的大小并无明确的概念。

他们整年忙碌,唯一关心的就是自家的余粮,哪怕在可以多采集些野菜的时节也会感到喜悦。

他们所能接触到的最高层次的消息,不过是富人家进城后回来炫耀几句在城门口看到的公告。

又或者是在官府征收粮草或**时给出的理由。

有时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

稍微年长一些的人,用粮食或肉食引诱,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讲几句话,描绘美好前景。

把当前的困苦全部归咎于敌人,他们就会信以为真,拼命向前。

他们没有自己的主见,仅仅是一群勉强生存下来的人罢了。

赵高深知这一点,因为他自己便是从这样的生活中挣扎出来的。

所以他拼尽全力往上攀爬,抓住每一个机会,因为他再也不想回到那种迷茫混乱的日子。

在他看来,这个时代想要彻底根除谣言,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

与他有相同感受的还有李斯。

在得到嬴政的认可后,他意识到嬴政有意栽培嬴轩。

他也听说了屈氏事件,尽管更像是在为嬴轩造势,但不可否认,效果确实显着。

在他眼中,此事本无需多议。按惯例,嬴政怒气发作后,颁布禁令惩治造谣者,再调动大军平定叛乱,驻军一段时日,谣言自然消散。

这次的小朝会,更像是嬴政在等待嬴轩现身,好让他当众阐述治国理念。

虽然第一个提议让他略感意外,但他并不相信会有长久之策。

说出这话的人简直愚昧无知。

李斯自认聪慧,若嬴轩接下来讲些不切实际的话,这场小朝会就偏离了嬴政的初衷,不但嬴政尴尬,众人也会难堪,因此他急切地想要打断。

“陛下,臣以为,公子的第一条计策已臻完美,其结果可预见,只要过程控制得当,微臣有信心将其付诸实践!”

一旁的蒙毅不明所以,他还盼着公子的第二个绝妙策略呢,为何李斯要转移话题?

赵高此时也随声附和。

“微臣亦认为,公子的第一条计策足以平息目前的流言,还大秦一片清明。”

嬴政微微一怔,这两个家伙是耳聋了吗?胆子这般大!难道没听见他想听的内容?

随即明白二人的心思,不禁莞尔。

他们仍将嬴轩视为孩童啊!嬴政无奈地摆了摆手道:

“无妨,继续说!朕很想听听一劳永逸的办法!”

嬴轩眯起眼睛,首次严肃地走上前说道:

“儿臣想创立邸报,广布天下!”

此言一出,气氛瞬间凝固。

嬴政问道:

“何谓邸报?”

嬴轩认真解答:

“朝廷每日发布的政令,国家的重大事件,关乎民生民情的决策,邻国的动态,整理成文并标注日期,实时更新推广至全国,这就是邸报!”

嬴政听罢皱眉,这岂不是让天下人都能议论朝政?

今后朝廷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稍有差错便会被载入史册,且极有可能留下恶名!

李斯暗暗叹息,终究未能阻止。

“公子万万不可啊!这样一来,天下百姓岂不都能参与朝政,随意评论,稍有不公便会失掉民心,将来又怎能治理天下。”

嬴轩未作回应,而是紧张地注视着嬴政,这个时代,做任何事只需得到一人认可即可!

赵高依然不明白邸报有何用途。

蒙毅已然察觉这般行事的优势,激动地说道:

“邸报不仅能平息流言,更能加速政令的传播。”

“彻底化解如今政令传达受阻的困境。”

“地方官吏虚与委蛇,或地方豪族遮掩隐瞒,致使政令难以施行。”

“日后无需朝廷插手,明了**的民众自会让这些人陷入唾弃之中!”

“有了每日源源不断的外界资讯,百姓不会再因当地权贵几句闲话便对朝廷生出敌意。”

“他们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

“朝廷好坏,他们心中自有定论。”

李斯却持反对意见。

“但这同样伴随着巨大隐患。”

“自此以后,百姓知晓朝廷状况,无论雪中送炭还是落井下石,全在一念之间。”

“六国刚平定,各地暗藏的遗党仍存异心,一旦有变故,这些小人极可能趁势作乱。”

“人怕不均,不怕少;怕不安,不怕穷。”

“此举近乎全民启蒙,届时治理天下恐怕会不如现在这般顺遂。”

赵高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若真如此,将来若有战事,岂不是要先向天下说明缘由?否则众人定会怀疑,确实会束缚手脚。”

蒙毅与李斯争论得不可开交。

嬴轩则静静注视着嬴政,静待他的裁决。

这也是他对始皇的一次试探,试探历史上焚书坑儒是否仅为控制思想。

若嬴政确有此意,邸报之事定然不会答应。

但若是历史有所偏差呢?

或许历经千年,史实已被后人改动,稍显偏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