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23章 朝堂交锋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第23章 朝堂交锋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09:20:47 来源:小说旗

正德二年二月十八,卯时的雪尚未停,文华殿檐角挂着尺许长的冰棱,在晨光中如利剑倒悬。杨廷和踩着积雪入宫,紫霞帔帛扫过丹陛上的「工」字火漆印,鞋底碾碎薄冰,发出细碎的脆响。他怀中揣着长子杨慎昨夜密报,袖中「守正」玉佩硌着肋骨——这枚弘治帝亲赐的玉佩刻着「正己率属」四字,是他三十载宦海的立身之本。

「杨首辅早。」刘瑾的尖细嗓音从身后传来,蟒纹曳撒蹭过雪地,带出一道暗黄痕迹。他左颊的疤痕在雪光中格外狰狞,袖口赤金袖扣泛着冷光,「听说尚工监昨夜走水,烧了半间铸铜坊?陛下待匠人如子,可匠人却连炉火都看不住。」

杨廷和转身,见刘瑾身后的谷大用抱着朱漆匣子,铜锁上的狰狞纹饰与去年山西铸铜坊的门环如出一辙。「刘公公消息灵通,」他捋须轻笑,玉佩在袖中轻晃,「不过据老夫所知,走水时库房的「十」字废铜倒是完好无损——刘公公说怪不怪?」

刘瑾瞳孔骤缩,面上却堆起笑:「杨首辅说笑了,咱家只管内廷,外朝的废铜嘛……」他故意拖长声音,谷大用适时打开匣子,露出半块刻「十」字的废铜锭,牛油凝结在刻痕里,泛着恶心的光泽,「倒是这玩意,在蒙古人的火门枪里见着不少,杨首辅说巧不巧?」

杨廷和盯着废铜锭,想起杨慎密报里的边市账本:「废铜一斤换战马半匹,获利十倍」。袖中密报被掌心汗湿,他却不动声色:「此等废铜,竟能铸枪?刘公公该查查工部的「夹砂率」,莫不是有人收了蒙古人的好处,故意放行?」

※※※

辰时三刻,奉天殿内烛火通明。朱厚照坐在龙椅上,听着周洪谟弹劾「匠人干政」,目光却落在杨廷和腰间的「守正」玉佩上——那是弘治朝老臣的象征,与豹房匠人的粗粝形成鲜明对比。

「陛下!」周洪谟叩首,声如洪钟,「尚工局让女子参与火器图绘,此乃牝鸡司晨!」他偷瞄刘娘娘,见她今日未戴赤金炮坠,只别了枚寻常银簪,心中一凛。

「周大人可知,」杨廷和出列,笏板轻击金砖,「王巧儿改良的燧发装置,雨天可连发五次?你手中的快枪,能做到么?」他展开杨慎绘制的弹道图,图角沾着松烟墨,「这是匠人用《九章算术》推演出的仰角公式,比《武经总要》精确三分。」

刘瑾在旁冷笑:「仰角?不过是匠人妖言惑众!陛下,火德星君托梦说,女子碰火器,必遭天谴——」

「够了!」朱厚照拍案,震得御案上的火漆印模跳起,「朕只问你们,蒙古的火门枪一日比一日多,你们是打算用唾沫退敌,还是用「星君托梦」铸炮?杨首辅,匠户考成条例,可曾拟好?」

杨廷和向前半步,从袖中取出卷轴:「回陛下,条例已拟好。军匠免世袭,可考成进阶;民匠纳银代役,岁银五钱,三分归匠……」

「岁银五钱?」刘瑾打断他,「这不是断了地方官的活路?」

「地方官若再克扣,」朱厚照直视刘瑾,「便按贪墨军饷论处!刘公公该知道,去年山西布政使贪墨匠银,已被张永的神机营拿了。」

殿内骤冷。刘瑾盯着朱厚照眼中的锋芒,忽然想起昨夜刘娘娘的警告:「陛下最近常翻《明实录》里的「洪武铜禁」,刘公公好自为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