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11章 再论匠法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第11章 再论匠法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09:20:47 来源:小说旗

正德元年腊月初七,卯时三刻,奉天殿铜钟撞响,冰棱坠地有声。朱厚照抚着御案上的「神枢小火铳」,看杨廷和捧着《匠户考成条例》上前,紫霞帔帛扫过金砖上的龙纹,腰间「守正」玉佩映着晨光。

「陛下,匠户改制宜循「旧籍新章」,」杨廷和长揖,白须垂至笏板,「保留匠籍之名,许纳银代役,年役银五钱,免其赴役。」他瞥向火铳,「至于尚工监……」

「换汤不换药!」朱厚照叩击御案,「匠人仍是奴婢,代役银不过养肥贪官!」他翻开《明实录》,「太祖设匠籍,是让匠人精技艺,不是让他们饿死!」

殿内死寂。周洪谟缩在队列里,袖口织金缎子泛着心虚的光。刘娘娘头戴九翚四凤冠,赤金翟鸟耳坠轻颤,忽然开口:「陛下,可将匠户分「军匠」「民匠」:军匠隶尚工监,民匠纳银自营,既存祖制,又收实效。」

杨廷和暗惊——这女子竟能在一日内想到「分籍而治」。他昨夜细思王叔文之败,知不可硬抗,遂接话:「娘娘所言极是。军匠月粮增至五斗,代役银三分归匠,七分入库。」

朱厚照望向殿外融雪,忽忆《南明史》中「匠户逃亡」记载,指尖摩挲火铳握把:「准奏。但军匠免世袭,可考成进阶;尚工监直属朕躬,无需经工部。」

杨廷和一震,这两条直击匠籍根本。他欲争辩,却见朱厚照递来《天工开物》,内夹山西匠户血书:「上月有二十七人饿死!朕宁背骂名,不做亡国君!」

刘娘娘轻咳一声,取下耳坠放御案:「此坠抵十户代役银,臣妾愿为天下先。」

杨廷和望着翟鸟耳坠,忽忆弘治帝托孤之言,握紧笏板:「老臣请任尚工监提调官,必使匠作有条。」

朱厚照挑眉,与刘娘娘对视——老狐狸终于让步。「准卿所请,」他指火铳,「即日起,尚工监挂牌,王祯任左侍郎,铁锚会匠户可直接奏事。」

「陛下!」周洪谟出列,「岂可让女子参与匠作?」

朱厚照冷笑:「王巧儿改良燧发装置,让火铳雨天可发,你可会?」他掷出燧发铜盒,「今后火器刻匠人之名,出错连坐——包括朕!」言罢看向殿角,王巧儿身着青布棉裙,正低头整理《天工开物》抄本,铜制铁锚发簪隐在鬓边,如同一枚等待破土的种子。

早朝散去,杨廷和摸着袖中条例,新批「考成进阶」烫着指尖。刘娘娘走过御道,见王巧儿在廊下核对算筹,腰间新挂尚工监出入牌。「巧儿,」她轻笑,「火器局缺个记档的,可愿来本宫宫中?」

王巧儿福身,算珠在掌心轻响:「谢娘娘美意,民女更愿在废窑厂铸炮。」

刘娘娘挑眉,替她拂去肩头雪花:「铸炮是大事,可这宫里……」她顿了顿,「更能让匠人扬名。」

王巧儿抬头,撞见刘娘娘眼中深意。远处尚工监匾额已挂起,匠人抬着铜料经过,算珠声与铜车轱辘声交响。她忽然明白,这深宫与窑厂,原是改革的一体两面。

朱厚照站在奉天殿檐下,看王巧儿的背影消失在雪雾中,袖中火铳模型的铁珠硌着掌心。刘娘娘递来貂裘,指尖划过他袖口:「陛下看她,倒像看一件未完成的火器。」

「她是火器的魂。」朱厚照低语,望着天际渐晴的云,「等神枢火铳成军那日,朕要让天下匠人,都知道她的名字。」

刘娘娘轻笑,翟衣火纹与雪光相映:「匠人扬名,总得有个由头。陛下不如先赐她「尚工女史」之名,也好在后宫走动。」

朱厚照转身,见她耳坠空位别着枚铜锚形步摇——那是昨夜她命人仿王巧儿发簪所制。他忽然轻笑:「听卿的。但火器未成之前,先让她安心铸炮。」

雪粒落在尚工监匾额上,「工」字最后一笔蜿蜒如锚,恰与王巧儿发簪纹路相合。这一日的早朝,终以「分籍而治」暂息争议,却在每个人心中埋下火种——有的要烧尽旧制,有的要熔铸新天,而王巧儿的火种,此刻正藏在废窑厂的炉火里,等着某一日,照亮整个大明的天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