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64章 江南匠商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第64章 江南匠商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09:20:47 来源:小说旗

正德八年夏,朱厚照展开《江南工器市舶图》,漕运路线上的红点如星子密布。青禾的「工禾」纹火漆印随船南下,在南京、苏州等地开枝散叶,却在扬州遇阻——漕运使王大人密报:「江南匠商私铸「十」字纹铁器,或涉民间私斗。」

卯时,扬州工器码头,青禾踩着漕船跳板,闻着空气中的松烟味皱眉。铁锚会江南分舵主孙三抱拳:「启禀女史,扬州匠商不肯用「锚稻共生」纹,反说咱京匠要抢生意。」她掀开货箱,见铁犁上刻着模糊的「十」字纹,针尖挑开墨层,底下竟无尚工局暗记。忽闻岸上吵嚷,一群匠户抬着「利国便民」的木牌围堵码头。为首的铁匠挥着铁锤:「咱们祖祖辈辈打制「扬州三把刀」,凭啥逼咱用北方纹?」青禾示意孙三捧出验铁针,当众刺入一把菜刀:「验铁针用精铁锻制,硬度九分。」刀刃应声而凹,「此刀含铅三成,硬度仅五分,遇硬必卷——」围观者窃窃私语。

巳时,南京守备府内,杨廷和的门生、江南布政使周大人拍案而起:「匠商乱制,必致礼崩乐坏!」他指着《匠商约法》竹简,「断指之刑太过严苛,有违孔孟之道。」青禾却展示民间私斗记录:「这些「十」字纹铁器,多流入江南豪族私兵,虽无通倭实据,却屡酿械斗。」窗外传来漕船卸货声,那是朱厚照特批的「官匠漕运队」,船头刻着显眼的「工禾」纹。周大人望着船上的「铁锚牌」代耕架,忽然放软语气:「若许江南匠商保留「苏工」字号,或许可息民间怨气。」

未时,青禾在扬州验铁所发现异常:送检的「苏记」铁器虽有火漆印,暗记针脚却比京师密三分。她连夜拆解器物,发现内藏改良犁铧弹簧——此簧用熟铁卷制,虽非火器零件,却擅自改良了尚工局标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攥着弹簧叹气,「江南匠商擅改器型,实因土壤黏重,北方犁具难用。」铁锚会眼线来报:「崇明岛私船载走二十箱「改良菜刀」,买家是浙东盐枭。」青禾翻出《天工开物·五金》,在「弹簧」条下注:「民间匠作常私改器具,虽违规却合实用,宜疏不宜堵。」

申时,永寿宫内,王巧儿将「锚稻共生」纹改良为「南北变体」:北方纹加麦穗纹,南方纹嵌水波符。「江南多水田,纹路可稍宽以防锈,」她将新纹拓片递给青禾,「再用密陀僧调墨,遇水显「工」字,既保防伪,又容地方特色。」朱厚照把玩着新制的「商匠勘合符」:「准江南匠商保留「苏工」「杭器」老字号,但需每年进贡改良器型。」他在符上刻下「农具改良,需报尚工局」,「敢私造违禁铁器者,罚没工坊三成铁器充公。」

酉时,长江水道上,青禾率漕军截住一艘可疑商船。船主慌忙凿沉铁箱,打捞后发现满箱「改良代耕架」。「小人罪该万死!」船主哭嚎,「这些犁具是给徽州府私田用的,听说比官制犁省牛力……」翻开架身,青禾发现改良之处:犁头弧度增三分,适配南方黏土。她望着远处的瓜洲渡,忽然明白:所谓「走私」,不过是民间对技术改良的渴求。

戌时,豹房内,朱厚照与青禾密谈:「江南士绅阻挠改革,根源在南北器用差异。」他铺开《工器南北考》,「朕欲设「江南工器局」,许本地匠人依水土改良农具,合格者赐「巧工牌」,免三年商税。」青禾眼底泛起泪光:「陛下可知,扬州匠人曾改良「曲辕十三折」犁,较官制犁增产两成?若能收录其法,反为朝廷所用。」她掏出牛二虎临终前刻的验铜痕,「匠人之心,本为利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