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99章 煤炭新用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第99章 煤炭新用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09:20:47 来源:小说旗

正德十八年冬,凛冽的北风卷着煤灰,将煤山(今北京景山)的矸石堆染成墨色。朱厚照踩着积雪,望着矿洞口渗出的青色火焰——这是匠人新发现的「石火」,比木炭更旺,却常引发呛咳。巧妃蹲在旁用验硫片检测煤粉,纸片瞬间泛黄:「含硫量两成,需用珊瑚滤层去毒。」

「火德星君在煤层显圣,」杨慎展开算珠帕,「按《周易》「地火明夷」卦象,此乃「火在地下,光明受损,却蓄势待发」之兆。」朱厚照点头,命人在矿洞上方修建临时火德神殿,将青色火焰封为「星君真火」,匠人需沐浴斋戒方可开采。

三日后的开矿祭礼上,七十二名匠户身着「火德避尘服」——巧妃用橡胶树皮制成面罩,内衬珊瑚碎屑滤层,青禾在面罩边缘绣上「工禾」纹暗记。当第一车煤粉运出时,杨慎的算盘已算出产量:「每日可出煤百吨,足供二十座熔炉。」

巧妃将煤粉与石灰石混合煅烧,炉中竟流出亮晶晶的金属液。「这是焦炭!」她想起《林夏笔记》「煤炭干馏」章节,「硫含量降至半成,可炼精铁。」朱厚照借机宣布:「星君赐下「火石精金」,从此大明铁器可敌西洋精钢。」

消息传到佛郎机使团耳中,阿方索望着手中的焦炭样品,指尖被染成黑色。他曾以为封锁硫矿便可遏制明军火器,却未料到煤炭的出现反而打破了技术瓶颈。使团密信中写道:「中国人竟能将黑色石头炼成星辰之火,其神权与技术的共生,实乃最可怕的对手。」

隆冬时节,尚工局的「燃煤蒸汽机」进入第三轮试验。巧妃改良的密封橡胶圈可承受十斤压强,朱载钧的弹道公式被用来计算蒸汽推力。当叶轮第一次稳定转动时,朱厚照命人在机器上雕刻火德星君驭龙图,龙身缠绕的不是云雾,而是煤炭燃烧的青烟。

「陛下,燃煤的硫含量波动难测,」青禾呈上三百份验硫报告,「需建立「看烟辨硫」标准。」朱厚照批准设立「煤质验查司」,由杨慎兼任司长,组织人用算盘记录每窑煤炭的硫含量、火焰颜色、爆音频率,形成《煤工开物》初稿。

某个雪夜,朱厚照微服来到煤山矿洞。他看见匠人用青禾设计的「浮沉验硫法」检测煤粉——将煤块投入盐水,含硫高的会下沉。火光映照着匠人们漆黑的脸庞,他们腰间的火德纹牌与杨慎的算珠同样闪亮。

「星君说,黑色的石头里藏着光明,」朱厚照对领头匠人说,「好好干,将来每座矿洞都要建星君庙。」匠人叩头时,朱厚照注意到他袖口露出的橡胶护腕——那是巧妃为防煤尘设计的,上面的锚链纹与自己的火德纹雷如出一辙。

开春时,第一支燃煤舰队启航。「玄武级」战舰的锅炉喷出青烟,船头的火德星君像手持煤锤与锚链。佛郎机人远远望见,惊恐地称其为「移动的火山」,却不知船上的验硫官正用青禾的「煤烟比色卡」检测硫含量,确保每一丝青烟都在星君「允许」的范围内。

朱厚照站在午门目送舰队,手中把玩着巧妃新制的「煤精火德纹雷」——外壳用焦炭粉末压制,内装低硫火药。他知道,当煤炭的火焰照亮七海时,大明的工器文明已完成了从硫矿到煤矿的跃迁,而火德星君的信仰,正如这黑色的燃料,在科学的熔炉中炼就了更坚韧的形态。

这场以信仰为炉、以科学为火的冶炼,终将锻造出超越时代的利器——不是因为星君的奇迹,而是因为有人懂得如何将石头里的能量,转化为照亮世界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