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121章 工器天子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第121章 工器天子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09:20:47 来源:小说旗

工器二年春,卯时,乾清宫内朱载钧咬着松饼翻看《工器籍》打孔纸卷,蒸汽钟在旁「滴答」报时。「陛下,左都御史又谏女匠科举!」小宦官递来奏疏,朱载钧嘴角还沾着饼屑:「王廷相昨儿不是说『女子验硫如妇人解牛』?今日又有何高论?」展开奏疏,果然满纸「牝鸡司晨」,他提笔批:「班昭能续《汉书》,妇人为何不能解硫?」辰时,尚工局内微服的朱载钧混在匠人中间,看李阿巧用拆分机录入数据。她的指尖在齿轮上跳跃,护腕的橡胶边缘磨得发白。「张师傅,您这火铳镗孔误差两厘!」她举着验硫片皱眉,阳光穿过她耳坠的微型齿轮,在拆分机上投下细碎光影。朱载钧忍不住开口:「试试用稻芒校准?」匠人斜睨他:「你懂个啥,这是尚工局新制的『触感验镗器』!」旁边学徒忽然喊:「快看,工器天子来啦!」众人这才发现龙袍角露出的工禾纹,纷纷拱手。朱载钧大笑:「朕来学手艺,诸位莫拘着!」

尚工局外,匠人排着长队用工器积分换雨靴。朱载钧蹲在地上帮老匠试穿:「大爷,这靴底的工禾纹防滑,雨天走琉璃瓦都不打滑!」老匠摸着橡胶纹路笑:「比俺家的木屐轻三斤,还能防蛇咬!」旁边匠人起哄:「陛下该给这靴赐个名!」朱载钧想了想:「就叫『踏浪靴』如何?」众人欢呼,有人即兴编歌:「踏浪靴,踏浪行,工器天子赐安平!」午门广场,士大夫与匠人擂台摆开。杨宗庆代表士大夫组,算珠在羊皮纸上沙沙作响;匠人组的盲人少年用触感操作拆分机,齿轮转动声如琴瑟和鸣。「火药配比,士大夫组算得七硝三硫,匠人组实测七硝二硫四炭!」朱载钧宣布结果,杨慎捻须:「为何有此偏差?」匠人组领队铁手李举起验硫片:「矿石含硫量不同,得看老天爷脸色!」朱载钧拍手:「好个『看老天爷脸色』!今后工器科举,实操与算学同考!」

西苑工器草堂内,朱厚照像老顽童般摆弄蒸汽钟:「钧儿,看这飞轮像不像星君的风火轮?」朱载钧无奈扶额:「父皇,这是离心调速器,非风火轮也。」朱厚照眨眼:「叫什么不重要,你看这钟摆,朕用橡胶绳吊的,走时准多了!」父子俩凑在图纸前争论齿轮配比,阳光穿过窗棂的工禾纹格栅,在满地零件上织出金色网格。朱厚照忽然感慨:「当年朕装神弄鬼,如今你实打实造器,甚好。」朱载钧握住父亲的手,触到掌心的老茧——那是当年铸炮留下的痕迹。坤宁宫内,刘太后将《女匠实务》递给朱载钧:「看看,阿巧的防铅护腕改良了七版,如今内衬用三层麻布浸石灰水,成本降了一半。」朱载钧翻着册页,见每页都画着工器图,配着工整小楷:「母后,这绘图比尚工局的还精细!」刘太后笑:「班昭能写书,哀家就不能编工器手册?明日女匠放榜,你可得来观礼。」朱载钧忙不迭点头,目光落在册页边缘的橡胶密封圈——那是巧妃特意为太后设计的防铅装置。

左顺门前,王廷相率领御史跪谏女匠科举,朱载钧不怒反笑:「诸位爱卿可知,太姜(周太王夫人)善织,太任(周文王母)能持家,此乃《列女传》所载。今女匠验硫防铅,护匠人安康,岂非『妇功』之典范?」他抬手展示袖口的防铅护腕,「此护腕乃女匠阿巧所制,朕每日都戴,诸位御史可愿一试?」言罢命小宦官分发护腕,御史们面面相觑,只得接过。朱载钧设「礼法与工器」擂台于午门,杨慎对阵王廷相。杨慎抚须:「《考工记》云『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女匠验硫,正是『巧者述之』。」王廷相反驳:「男女有别,岂可混淆!」李阿巧忽然站出,展示护腕内的《女戒》绣样:「小女子每道针脚都按《女戒》所绣,防铅护腕亦是妇德之体现。」朱载钧击节叫好:「善!妇德与妇功,如工禾纹与齿轮,缺一不可!」

元宵节,拆分机吐出灯谜纸卷,谜面如「松烟墨遇硫显紫(打一工器)」,谜底「验硫片」。朱载钧与民同乐,猜中谜底获赠橡胶风筝,风筝上工禾纹与凤鸟齐飞。刘太后举办「女匠绣工器」比赛,女匠们用丝线绣出火铳、拆分机等工器,朱载钧亲评「最巧思奖」给绣着橡胶树的围裙,笑称:「此乃朕的『工器山河图』!」朱厚照为蒸汽钟谱《击壤歌》旋律,每次报时都传出「日出而作,工器兴国」的唱喏,百姓笑称「钟声响,干活忙,日子赛蜜糖」。

朱载钧下旨各府县设「工器塾」,教匠人子弟算学与验硫,杨宗庆编《工器启蒙》教材,首课便是「算珠与齿轮是亲兄弟」。佛郎机使者求购橡胶技术,朱载钧大方赠「松烟硫化法」,换得《几何原本》译本,命杨宗庆译介,定名为《工器形学通解》。朱厚照将天工书包改造成「工器百宝箱」,赠给朱载钧的皇长子,箱内藏着蒸汽钟设计图与《林夏笔记》摘编(已去神秘化),附语:「工器之道,代代相传。」

「朕曾以为,工器改革如逆水行舟,需铁血手段。今方知,其如春日化雪,需润物无声。当匠人肯叫朕「工器天子」,当女匠能凭验硫片争得尊严,当算珠与齿轮共奏和谐之音——此乃朕所求之盛世。父皇造神以启民智,朕去魅以兴工器,路径虽异,初心相同。愿大明工器,如春日之苗,日盛一日;愿天下匠人,如工禾之穗,皆得饱暖。」——朱载钧《工器二年春·御笔札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